首頁 > 吳量

身處宦海 不慕榮華
2025-11-15

孫謙,字長遜,東莞郡莒縣人。小時候被親人趙伯符賞識。孫謙十七歲時,趙伯符當上豫州刺史,就引薦他當左軍行參軍,在職位上孫謙以能幹著稱。孫謙父親去世後,孫謙辭職,搬家到歷陽務農來養活弟妹,鄉里人都稱讚他們的親善和睦。南朝宋江夏王劉義恭聽說他的美名,就薦舉他當行參軍,孫謙先後在大司馬、...

文革中的童謠
2025-11-15

一我有兩個妹妹。文革時都念小學。那時,她們的書包里,除了毛主席語錄和作業本外,還有一根長長的皮筋,那是她們的至愛。每天一下課,她們就在教室外面和同學們跳;放學後就在院子裡和鄰居的女孩子們跳,樂此不疲,廢寢忘食。跳皮筋這種遊戲不受場地的限制,找一個相對空曠的地方,不會磕著碰著就行。...

不僅僅是故事
2025-11-14

一一代宗師吳宓,是當年留學美國的哈佛三傑之一,錢鍾書、季羨林皆出其門下。文革中吳宓慘遭批鬥,關進牛棚,雙目幾乎失明。有一次走在路上,有個年輕人走近前來叫他吳老師,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努力睜大昏花的眼睛問道:你在叫我嗎?青年頷首而答:是的。吳老師您這是在散步麼?吳宓頓時熱淚盈眶,摸索...

上海檔案里的「反革命」
2025-11-14

1951年4月27日夜間,鎮壓反革命高潮中的上海市組織了一次全市大逮捕,當晚抓捕8359人,以後數天間又捕獲600餘名漏網者,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加上此前已經逮捕的2萬餘人,上海一改在新中國成立初鎮壓反革命運動中的落後面目。全市大逮捕的同時,大規模的公開處決連番舉行。根據學者楊奎松...

【百年真相】朱厚澤為何成任期最短中宣部長?
2025-11-14

1949年中共篡政以來,共有14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其中任期最長的是陸定一,長達21年,而任期最短的只有18個月。這人就是朱厚澤。他的任期是從1985年8月到1987年1月。他的任期為什麼那麼短?提拔他擔任中宣部長的時候,他形容那是跳火坑。他為什麼這麼說?他主張不以言治罪,不扣...

崇明農場三年(4):工作篇
2025-11-13

保管組,顧名思義,就是保藏和管理,讓保管的東西不受損失或不發生變化。糧站每天處理的東西是糧食,因此保證糧食不變質是保管組的首要任務。稻穀進庫前,水分必須保持在14%以下,方能保質半年以上不發芽或發霉。進庫稻穀的乾燥,全靠太陽曬。而曬稻穀一靠場地,二靠時間,三靠天氣,是個很枯燥的活...

血海浮沉丁炘元
2025-11-13

1985年,內蒙古電管局調來了一位基建副局長,名叫丁炘元。他的經歷很快就傳遍了全局,因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丁肇中博士的本家叔叔。丁肇中,美國實驗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

毛澤東「大躍進」時期的「吹牛比賽」
2025-11-12

毛澤東大躍進時期在全國放衛星大吹牛的背景下,各地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大衛星、大牛皮。其類型大體上有如下幾種:思想要上天一九五八年全國流行著一首人要上天當玉皇的民歌: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一些人藐視自然規律,想當玉皇的願望同這首民...

散憶紀登奎: 未成「接班人」之謎
2025-11-12

當年,九號院裡多有議論,紀登奎曾經被毛澤東考慮為接班人。但是,我在與紀登奎相處的日子裡,從未直接問及此事。在我看來,這可能是紀登奎本人最為敏感的話題,如果問了會讓他難堪。而且,我也知道,問了也白問,他不會回答我,起碼不會直接回答我。現在,藉助紀登奎當年漫無邊際的閒談,也許可以有所...

【百年真相】王實味:一句真話 命丟延安
2025-11-12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投奔中共的知識分子的悲劇人生。他才華橫溢,被譽為天上的玉麒麟下凡;他精通英文,年紀輕輕就成為翻譯家;他滿懷理想,相信共產主義,卻因說出真話,成了毛澤東殺雞儆猴的頭號靶子,最終被秘密處決。他,就是王實味,中共文字獄的第一位犧牲者。這是一個用生命換來的警示故事,...

夜半抄家記
2025-11-07

毛澤東接見聶元梓(前排左二)等人公元1966年,8・18毛澤東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接見百萬紅衛兵之前的北京大學,雖然是文化大革命群眾造反運動的發源(不是策源)地,卻還沒有紅衛兵群眾組織。那是因為,以5・25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作者聶元梓為代表的北大左派團隊,在6月憑藉毛澤東直接...

崇明農場三年(3):糧站簡介篇
2025-11-07

長江農場糧站是眾多輔助單位之一。全站共有五個分庫,均勻分布在農場的四角和中心。三庫是總站所在地,三巨頭的黨支部書記們,均駐留在三庫。除大致類似的倉庫群外,三庫還有軋米廠、豬飼料粉碎車間、機修車間、扛運組、食堂、菜園、會計室、醫務室、保管組,大米,麵粉及豬飼料門市部等。所謂麻雀雖小...

崇明農場三年(2):農場簡介篇
2025-11-06

沿著崇明島北岸,一字排開,共有八個國營農場,每個農場都是一個準軍事化編制的獨立王國。其中之一的長江農場,位於八個農場的中部,東臨前進農場,西靠東風農場。全場員工三萬多人,編成100多個農業連隊和若干輔助單位。每個連隊有員工二百多人,配有連長、指導員等領導。除農業連隊外,輔助性單位...

周作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
2025-11-06

1945年12月6日,戴局長在北平東城北兵馬司胡同汪時璟家舉辦宴會,宴請汪偽政權在華北的高級漢奸。宴會結束時,戴笠拿出一份名單,將赴宴者照單逮捕,立即押送監獄。曾任汪偽教育總署督辦的周作人也在受邀之列,但他沒有出席當晚的這場鴻門宴。他是在八道灣家中被捕的。面對軍警的槍口,周作人只...

檔案中的王實味死因
2025-11-06

陳養山給康生、李克農的信1962年1月30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七千人大會)上說:還有個王實味,是個暗藏的國民黨探子。在延安的時候,他寫過一篇文章,題名《野百合花》,攻擊革命,誣衊共產黨,後頭把他抓起來,殺掉了。那是保全機關在行軍中間,自己殺的,不是中央的決定。對於這件...

權力爭奪,你死我活
2025-11-05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十一日,宋太祖將范質、王溥、魏仁浦三個後周時代遺留下來的宰相全部罷免,於兩天之後的正月十三日將自己的心腹趙普提拔為宰相。自此,北宋朝廷算是正式跟後周告別,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跟此前四年時間裡的三個宰相併列不一樣,趙普是獨相,可見宋太祖對他的器重。趙普...

飼養院
2025-11-05

一九五八年得勝堡成立人民公社,農戶的牲口都集中起來飼養,這就誕生了兩個名詞:圈牲口之地叫飼養院,餵養牲口之人叫飼養員。飼養員就住在飼養院裡,負責圈牛、拴馬、鏟圈、墊圈、打掃槽子、接羔、飲牲口。常言說:馬無夜草不肥,半夜裡必須起來餵草料,第二天要乾重活或者出遠門還需要加點精料;有時...

崇明農場三年(1):開場白
2025-11-05

1975年1月,逍遙四年的中學生活,終於結束。對走向社會,養活自己的成年禮,卻沒有太多的生理、心理以及經濟準備。九年前,1966年,如眾多黑幫家庭一樣,家裡有幸遭遇紅太陽的紅衛兵抄家洗劫,從此家徒四壁,艱難度日。正在長身體期間,由於缺乏營養,長得非常瘦弱,1米81的身高,體重不到...

姚登山與周恩來
2025-11-01

1965年9月印尼發生政變,蘇加諾和印尼共產黨合作綁架了包括陸軍司令在內的6名高級將領,並毆打和殺害。而此事是因為印尼軍方反對蘇加諾重用印尼共產黨總書記艾地引起。此舉引起軍方的強烈反彈,雅加達軍區司令蘇哈托率兵推翻了蘇加諾的統治。因為印尼共產黨是受中共扶持的,導致了印尼大規模排華...

記一個「右派分子」之死
2025-11-01

1958年被從北京送到黑龍江北大荒農場的右派分子雖然迫於國內外的強大壓力, 中共當局已於2013年12月28日通過了廢止勞教制度的決定,但根據此決定,勞教制度廢止前,當局所謂依法作出的勞教決定仍然有效;而在勞教制度廢止後,對正在被執行勞教的人員,也只是解除勞教,剩餘期限不再執行而...

我的文革記憶
2025-10-31

那是一段貧窮、飢餓、焦灼的歲月。自我記事起,看到的便是一幕幕暴力景象。周圍大都是一張張緊繃、發愁的臉,人們動輒吵成一團。在孩童眼裡,成人的世界令人不安。1968年,我五歲的時候,隨母親去新疆找尋父親,身為軍官的父親那時鐵心拋棄我們,另覓出身好的配偶。在烏魯木齊街頭,一輛輛滿載紅衛...

肥肉的誘惑
2025-10-31

毛澤東時代,豬肥肉的厚度,民間是用多少根手指的寬度來衡量的。一般有二指膘、三指膘和巴掌(整隻手掌)膘的說法。若能看見一頭巴掌膘的肥豬,會激動一整天。因為達到巴掌膘的一頭豬,其體重會在500斤以上。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人們多走幾步都冒虛汗的年代,500斤以上的豬算是個龐然大物了。那...

老來憶「牛棚」
2025-10-29

老來閒憶1966年夏天,北大的校園像開了鍋。自校長陸平起,直至各系主任、各班級主任等大小幹部,一夜之間統統變成反革命黑幫;各系科的名教授,統統變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他們被置於烈日之下,任由批鬥。校園鐘聲從此長歇不鳴,鬥爭會上的口號此伏彼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鑼鼓,從北大校園...

蒯大富和王光美——到底誰是反革命
2025-10-29

蒯大富可以是反革命,也可以不是反革命。王光美可以是反革命,也可以不是反革命。兩個人加起來有以下四種組合:(1)都不是反革命;(2)蒯大富是反革命,王光美不是反革命;(3)蒯大富不是反革命,王光美是反革命;(4)都是反革命。縱觀幾十年的歷史,這四種組合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出現過。文化...

社員幹部們如何製造了一顆小衛星?
2025-10-25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登載了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社5畝小麥平均畝產達到2105斤的報導,這可能是全國第一顆衛星。兩天後,1958年6月10日深夜,同一個衛星農業社的另一個生產隊韓樓生產隊,在靠近打麥場的兩畝九分地在突擊收割之後,又放出了一顆畝產3853斤小衛星,比第一顆...

清初發明家黃履莊
2025-10-24

清代初年,揚州出了一位非常有才華的青年發明家,黃履莊。他是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人。據他的姑表兄弟張潮記載,黃履莊從小聰明能幹,書讀一遍即能背誦,喜歡獨坐靜思。黃履莊七、八歲讀私塾時,他曾雕鑿了一個內含機巧的小木人,這個小木人放在桌子上,只要將桌子一邊抬高,它就能沿著斜面一步步走下來...

「陽謀」不是1957年才出現的
2025-10-24

陽謀一詞為世人所知,是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期間。1957年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撰寫的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此文對反右派鬥爭的基本策略作了說明,並稱之為陽謀:在一個期間內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見,對錯誤意見不作反批評,是錯了嗎?本報及一切黨報,在五月八日至六...

知青的貢獻是什麼?
2025-10-24

現在說知青,都一概而論,其實一樣的身份,有霄壤的差別。有人下去一年甚至數月,走馬觀花般轉上一圈,便又招工回城或參軍去了部隊。有人卻滯留數年乃至十年,年近三十仍不敢談婚論嫁。我下鄉第一年,即全程參與勞作,包括革命工分,掙了3000多分。我是9分一天,全勞動10分,這1分是體力與技能...

文革那一場噩夢
2025-10-23

從被打成右派算起,20年間我幾乎沒有發表論著。舊著《中國哲學大綱》可謂一個例外,早在1956年時,商務印書館曾找出過去已製版的紙型,決定將其付印。而到1957年秋,我因言獲罪,被打入另冊,有人認為不必印了;商務印書館負責同志仍決定付印,建議用筆名出版。當時王錦第已調到商務印書館工...

【百年真相】154起炸彈威脅中共末日瘋狂揭密
2025-10-23

從白宮到神韻劇院!154起炸彈威脅震動美國——中共在崩潰邊緣的恐怖表演。(《百年真相》提供)從2024年3月到2025年6月,一年多時間裡,針對法輪功、神韻藝術團、支持法輪功的美國國會議員和機構的匿名炸彈威脅事件,高達154起。這些威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她為何敢搗毀孔廟
2025-10-22

譚厚蘭在萬人討孔大會講話文革初期,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清華大學的蒯大富和北京大學的聶元梓、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統稱為北京高校造反派的五大領袖,他們組織、參與了文革初期的一系列造反活動。其中,譚厚蘭率領200多人的隊伍,遠征山東曲阜,對孔廟、孔府、孔林進...

語錄」軼事
2025-10-22

一文革剛開始時,呼和浩特的主要街口都有紅衛兵設路卡,如果不會說幾條毛主席語錄,就不讓過去。鄰居的李大媽在家裡呆不住,她學會了幾條毛主席語錄後,就抱著孫子上街了。街口站著紅衛兵,紅衛兵見了李大媽,先說:要鬥私批修。李大媽懷裡抱著孫子,一緊張就什麼也想不起來了,忙問紅衛兵:我該說啥呀...

灰飛湮滅一甲子
2025-10-18

一九六一年我家從杭州遷到北京,住進景山東街西頭的一個大雜院,名叫西齋,原先是京師大學堂、亦即後來北京大學的宿舍。隔街就是紫禁城後面的景山,舊稱煤山,有個左側門可進。於是天天放學之後,我都跟夥伴們到那裡面去,先找個石凳寫作業,然後環山追逐,或在山坡上打滾兒。這景山頂端,有個萬春亭,...

有人說他賄選
2025-10-18

曹錕幼年家貧,只上過四年私塾。後為生計,推車販布於津沽間。也有人說,他因無錢購置小推車,只能把布匹扛在肩上,沿街叫賣。光緒八年(1882年),曹錕投淮軍當兵,繼而進入李鴻章創辦的天津武備學堂學習。因成績優異,1890年畢業時,直隸總督李鴻章專門上奏朝廷,列舉曹錕等十餘名優等生請予...

斯文何以掃地
2025-10-17

從梁效說起今人提起梁效,予以貶斥是無爭議的。對於曾與之有關聯的幾位教授,那是不可磨滅的劣跡,甚至於被認為是中國知識分子軟骨頭的證明,其中名望最重的背負的罵名也最重。然而,認真追問一下,為什麼單單是梁效?不必查多少資料,只要翻閱從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在歷...

【百年真相】小官巨貪 羅亞平權錢交易獲極刑
2025-10-17

11本戶口簿、22套豪宅、3,500萬黑金,她一聲令下,誰都不敢違抗,羅亞平小官巨貪的驚悚一生。(《百年真相》提供)今天,我們要講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主角是一個被中紀委稱為三最的女貪官——羅亞平。這三最指的是級別最低、數額最大、手段最惡劣。說羅亞平級別最低...

文革中的興凱湖農場
2025-10-16

一,惡有惡報——北京市委被打成黑幫自從六四年、六五年報紙上陸續出現批判楊獻珍的合二而一、批判鬼戲李慧娘,發表毛澤東的談話資產階級的文藝路線專了我們的政、警惕那些睡在我們身邊的赫魯雪夫式的人物,到批判海瑞罷官,我預感到一場新的大規模的政治迫害恐怕又要開始了。...

父親「一九四九」走錯一步的代價
2025-10-16

一九四九這個特殊的名詞,最近在兩岸三地成為熱門話題,也掀起埋藏在我心頭數十年的隱痛,許許多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因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記憶墳墓的深處噴薄而出,長歌當哭,熱淚淘涌。本以為心中已無喜無悲,誰知歷史的傷口難以癒合。正是: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未歌先斂,欲笑還顰,最...

你可以選擇謠言,也可以選擇真相
2025-10-15

01在古代,中華帝國看世界,以自我為中心,我就是世界的中央,那些蠻夷國度,都在遙遠的海外。然而有趣的是,古代的歐洲國家,也以自我為中心,當時的歐洲人認為,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央,而那些不開化、半開化的國家,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你說他不開化,他說你不開化。歷史,就是這樣有趣。正是因為歐洲...

索密痛
2025-10-15

從我有記憶開始,姥姥就沒離開過索密痛。那時,母親從醫藥公司給姥姥買的索密痛是大瓶裝的,一瓶有1500片,夠用一年。只要姥姥身上感到不舒服時,她就會倒出兩片來用溫水送服。家裡沒熱水時,姥姥就含在嘴裡圪抿,慢慢地用唾液來融化,用不了多長時間,姥姥就臉色紅潤,身上變得舒坦起來。那些年,...

毛澤東重要歷史疑案考訂
2025-10-15

關於毛澤東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被捕的事,過去很少有人懷疑,更少人甚至不見有人提出過異議,其原因可能是歐美政黨出入十分自由,政治人物脫黨並不認為是名節大事,也可能是因為沒有資料引起人們對毛澤東被捕一事的懷疑,只能按毛澤東自己的交代去相信。何況這一交代被中共一致肯定,也無人敢去議論,黨...

江青對公安機關怨恨的由來
2025-10-11

據不完全統計,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江青先後在15個場合聲嘶力竭地提出砸爛公檢法,點了20多位公安機關領導的名字,這些被點名的人先後被抓進監獄。所以我在《炎黃春秋》2013年第10期發表的《毛澤東與砸爛公檢法》一文中說:文革初期江青那樣咬牙切齒痛恨公安機關,不能僅僅歸結為她的個人恩...

瞞產私分
2025-10-11

一剛下鄉當知青時,接連遭遇幾次實物分配,頗感新鮮。第一次是分魚。山邊上有塊大田,水很深,是生產隊的魚塘。我們剛設籍幾天,恰逢捕魚,人人面帶喜氣,我們三個知青也享受到平等待遇,一人分了一份。第二次分牛肉,事出意外。隊長家的耕牛,替生產隊養的。下午吃過飯後,隊長他妹妹趕牛到山上吃草。...

我在大躍進運動中的親身感受
2025-10-10

按:我們對曾經親歷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最初無不都是從自己親身經歷的感受中來的,這是認識上的原始材料。而後再經過了閱讀、閱歷與思考,原始的感覺或豐富或淡化了,或矯正或加深了。研究歷史事件時如有自己的親身感受,這是很好的基礎。這是當代人在說當代的事,較少隔膜之感,而能溶於歷史事件中。初...

我眼中的廣西文革
2025-10-10

1968年我曾做過派仗的俘虜,那年我只有11歲。一直期待著比我大的人來描述這段歷史,然而,轉眼四十年過去了,這段往事仍無人提起,忽然意識到,連我自己都到知天命之年,文革的親歷者肯定越來越少了,再不談,這些沉重的往事必成為輕飄飄的故事。1966年文革開始,我上小學二年級。只記得先批...

【百年真相】飛虎英雄周訓典一念之差成文革冤魂
2025-10-10

與飛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周訓典,能夠在烏雲密布能見度極低的惡劣氣象條件下,飛越崇山峻岭,卻無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度過政治風浪。1945年,南京上空,一架戰機護送國軍將領飛向日本投降儀式,機艙內,年輕的周訓典緊握操縱杆,胸前佩戴著美國總統羅斯福親授的飛行十字勳章。他的目光穿過雲層,仿...

晏子的故事
2025-10-09

晏嬰,字平仲,春秋時代的齊國大夫,夷維(今山東高密)人。他曾輔助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因他為人節儉,注重身體力行,受到齊國人尊敬。晏嬰擔任齊國宰相後,每次吃飯,不吃兩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貴重的錦帛。他在朝廷時,一旦國君和他說話,就正言以對;國君不與他說話時,就肅立在那裡。國家有...

無處不在的「敵情」
2025-10-09

文革時期,階級敵人越抓越多,階級敵對的情緒越來越嚴重。偉大領袖說: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一刻也不能放鬆。因為階級敵人,人還在,心不死,時時刻刻想變天。於是,人們階級鬥爭的這根弦繃得越來越緊,都快要繃斷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些人天天在尋找階級鬥爭的新動向,用放大鏡到...

老子裝偏癱,兒子裝癲癇
2025-10-08

宣和七年年底,金兵分兩路入侵,徽宗一看扛不住,擔心自己成為金兵的俘虜,於是就想南逃。徽宗是一國之君,如果他南逃了,朝廷必然大亂,天下士氣也會大受損傷。徽宗自己也覺得挺不好意思,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說:要不,我把政事交給太子趙桓,這樣朝廷也有人,我也能夠安安心心在南方休寒假,豈不是...

「大饑荒」年代的幾個省委書記
2025-10-08

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造成了以後三年的大饑荒。在三年大饑荒里到底死了多少人,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各家眾說紛紜。現有的大都是根據官方的人口年鑑推算的,由於推算時使用的方法不同,結論也不同,從一千萬到四千萬都有。所謂官方數字,其實也不是官方正式公布的數字,而是官方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