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3個證據 張藝謀回絕倫敦邀請是條假新聞

這幾天,各大媒體和網絡暴炒「張藝謀回絕倫敦邀請」的新聞。看來,光中國人說張藝謀好還不行,還要有洋人的聲音。下屆奧運會開幕式還要請張藝謀,再也找不到比這更有說服力的證明了。

我是先看了9月5日《北京晚報》「張藝謀回了倫敦橄欖枝」一報導,因為有預告,當晚又看了東方衛視《楊瀾訪談錄》。因為看了兩遍,所以思考了兩次,最後反應過來:這極有可能是一條假新聞。說得好聽點叫談資新聞或准新聞,只可口頭傳播,經不起多少推敲。

先看這條新聞是怎麼來的。楊瀾在對張藝謀一番胡夸亂捧之後,意猶未盡,突然來了一句:「雪梨奧運會後,開幕式創作人員被多國請去,現在有沒有人對你發出邀請?」張藝謀已經被捧得找不著北了,馬上說,有哇。倫敦那個叫不上來名字的常務官員,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回絕了,太累了,再說咱也不了解人家的文化。

我從三點證明這是假新聞。

首先從新聞學上說,它很可能是假的。如果把整個事件留下,把張藝謀三個字隱去,十家媒體九家不會採用,因為在新聞學上這叫孤證。新聞學要求,一個新聞至少有三個信息源才能成立。如果一個記者寫了一篇只有一個信息源的新聞,非挨罵不可。但是,因為是張藝謀說的,媒體連起碼的新聞常識都不要了。

其次,從生活常理上看,它是假的。張藝謀先問人家,開幕式導演定了沒有,人家說還沒有,你有沒有興趣。張藝謀說,沒有,沒有。這是典型的客氣話,生活中比比皆是。吃了嗎?沒有。到我家吃。不用,不用。怎麼能當真呢。

張藝謀已暗示,外國人不會請中國人做導演。因為外國人找不到三千個身高胖瘦一樣的演員,也花不起這個錢。張藝謀最得意的就是「人海戰術」:「把大量的人和多媒體放在一起是一個創舉」。可惜這種「創舉」在已開發國家很難找到市場,而且他也很謙虛地說,咱也不了解人家的文化。

第三,從新聞操作上看,它是假的。因為缺少必要的求證環節。就算張藝謀說的全是真的,就算他真的沒有記住那個什麼常務官員的名字,而且媒體又非用這條新聞不可,可以進行必要的求證。打個電話問問倫敦奧委會,他們的官員是不是像中國一樣,也有常務非常務之分?有沒有一個常務官員說過這樣的話?他代表個人還是代表倫敦奧委會?……

這麼簡單的事,大家都不去做,可見不是為了節約國際長途話費。這說明,大家壓根兒就沒當回事兒,就是聽後哈哈一樂,誰當真誰傻冒兒。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11/10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