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美院學生雕塑展 一塊肉一盆屎獲獎5000元

核心提示:四川美院雕塑近日舉行辦學生作品展,其中「一塊批判現實主義的豬肉」和「反映人性不同面的屎」獲得5000元大獎。

11月1日報導  每年這個時候,四川美院雕塑系都會舉辦學生作品展,對同學們這一年的藝術創作進行鼓勵與表彰。今年的展覽已經在重慶美術館開幕,三層樓的展廳陳列了上百件作品,是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張翔的《木·奇系列——No.1》、高蘇的《欲望與膨脹》、楊洪的《盆景》、王浩的《念》四個作品獲得年度獎,獎金5000 元,在現場也最搶眼球——因為把它們「翻譯」一下,就是兩把藤椅、一塊豬肉、一盆屎和五根牛骨頭。這些熟悉的日常物品,經雕塑的演繹,給觀者帶來了異於日常的感覺。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1月7日,免費對外開放。





《木·奇系列-NO.1》是兩把藤椅



《盆景》就是一坨屎



《欲望與膨脹》是一塊「豬肉」



《念》是五根牛骨

一塊批判現實主義的豬肉

「 這塊豬肉做得好像,就像是剛從豬身上割下來的!」現場一位中年女士看到高蘇的作品後,驚嘆道。這塊重約10公斤的「豬肉」由有機矽做成,貼上真的豬毛,那充滿血色、油膩膩的肉感,幾乎能以假亂真。高蘇告訴記者,他從大二便開始構思這個作品,去年豬肉十分「敏感」,刺激了他在今年花了半年時間將其完成,「學雕塑的,很多人都在忙於接業務,而忽略了對藝術的追求。我曾經也一樣,面對利益誘惑,欲望膨脹,心裡發癢。這塊豬肉就是要表現那種赤裸裸、毛乎乎、肥得流油的感覺。」

聽說重慶美術館會從本次展覽中選擇幾件作品進行收藏,高蘇希望《欲望與膨脹》能入選,但美術館一位相熟的工作人員當場開玩笑說:「收藏啥子哦,你那個東西拿去熬油還差不多。」

反映人性不同面的屎和骨頭

與「豬肉」一樣帶有批判思路的,是一盆「屎」。白色的大便器里,用玻璃鋼製作的棕色「排泄物」高約1米,就快要溢出來。但與「豬肉」不同,這個名叫《盆景》的作品追求的不是逼真,而是荒誕。作者楊洪在「屎」裡面製作了許多翻滾的小人,對人性黑暗面的嘲諷不言自明。

與此相對,王浩的裝置《念》,想表達的則是對人性美好面的懷念。他將五個牛骨頭鏤空,刻上不同的花紋,裡面裝上彩燈,一起放在三面鑲鏡的玻璃器皿裡面,就像一個漂亮的魚缸,只不過水草被骨頭替代。他說他的目的是想營造一種反物慾和浮躁的氛圍,「對美好情感的一種懷念」,而之所以選擇骨頭,他認為骨頭自身具有歷史和文化上的意義,比如甲骨文,比如「刻骨銘心」。

成本1千塊錢的兩把藤椅

噁心的「盆景」旁邊,是兩把懸掛在空中的藤椅,一把有上下兩個靠背卻沒有座面,另一把是圓形的靠背把座面圈起來,都無法進行正常的使用。製作這兩把奇怪的椅子,張翔頗費了一番周折,幾家藤椅作坊都不願接這個活,覺得太麻煩,又不能批量生產。找到第四家,他才終於說服了對方,但價格不菲,這兩把毫無用處的藤椅花了他將近1千塊錢。

張翔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以反日常的形態呈現出來,是當代藝術中比較重要的創作方式,能給觀者傳達一種超驗、異樣的感覺。」除了藤椅之外,現場還有許多類似的作品,像巨大的蚊子、縮小的病房、生鏽的向日葵、成群的蒼蠅、生蟲的老婆餅等等,它們都源於生活卻又異於生活,給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羅中立:這個作品拿到新校區做地燈

四川美院雕塑系系主任焦興濤是楊家坪行人徒步區那些生活味頗濃的城市雕塑的作者,就這次展覽,他評價說,雕塑系學生的作品展已經舉辦到第四屆,從各方面看都逐漸成熟。「我們的年度獎設獎金5000塊,專門獎勵給富有創造性、具有實驗精神、有個人藝術語言的學生,今年的獲獎者都符合這個標準。」

一件趣事是,羅中立看展覽時,對一個用生鏽鐵鍋做的燈發生了興趣。這口倒扣在地上的爛鍋,被作者做成了層層疊疊的雲狀,燈光從最裡面透出來,很有意思。羅中立開玩笑說,這個東西可以拿到新校區做地燈。

焦興濤覺得另一個鐵製的「稻草人」更適合拿到新校區去,「放在新校區的農田裡,效果一定不錯。」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重慶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01/10837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