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苦口婆心 瘋狂降息1.08個百分點的思考

          

時寒冰:瘋狂降息1.08個百分點的思考  


    下午4點多,報社突然一陣騷動,原來,央行降息,並且,如此瘋狂:從2008年11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08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下調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利率。此次1.08個百分點的降幅為1997年10月以來的存貸款利率最大降幅。


    令人吃驚的是,活期存款利率從0.72腰斬,直接降到0.36!活期存款利率本來就非常低。中國銀行享受著世界上最大的存貸差收益,這成為低效率的銀行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這次降息,將進一步使廣大儲戶受損,央行之意是迫使民間儲蓄去投資和消費,但在社會保障機制沒有建立和完善的情況下,在投資機會非常少的情況下(別忘了現在是金融危機時代),此舉難以奏效,並且充滿風險。而且,在目前的形勢下,由於不確定性風險大,非對稱降息有可能加劇銀行業的存款定期化傾向,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息支出,進而對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瘋狂降息背後顯出的是難以遏制的焦躁和不安。剛剛和一位朋友通電話,該地的銀行被上面硬性要求在2009年投放貸款金額要達到往年的5倍!許多銀行發愁,在難以找到合適的項目的情況下,如何完成任務。金融危機期間,機會收縮而風險加大,並非大肆放貸的機會。這種逆勢的要求令人不安。從長遠角度來看,貸款規模的無序擴大,有可能為呆壞帳埋下隱患,銀行不良貸款數量和比例可能同步上升。


    而筆者一位在有關部門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現在,上面要求加快項目審批進度,無論其他部門是否已經審批都必須儘快放行。此舉意在急救經濟,但如此急功近利,恐怕會加大不確定性風險,一些形象工程和權錢交易現象可能趁機混跡其中,使這場轟轟烈烈的救市行為演變成少數人牟利的盛宴。


    由於貸款投放主要源於銀行,意味著風險將由銀行扛著,而除農行外的所有大型國有銀行都已經上市,這也意味著,風險將分散給無數股東承擔。這次降息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但是,整體而言,這次降息的幅度之大,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經濟下滑速度太快,形勢之嚴峻。由於歐盟、美國、日本的經濟數據惡化,而這三大經濟體是我國最大的三個貿易夥伴,他們經濟狀況的惡化將減少我國的對外出口,如果外部需求降低,在內部需求短時間內不能拉動的情況下,投資的過快增長很容易導致產品過剩,價格下跌,給生產企業帶來更大的被動。


    同時,目前,次債危機正在步入新一輪惡化周期當中,花旗銀行雖然因得到政府的救助而起死回生,但並非每一個金融機構都能如此幸運,美國處於四面滅火而水源不足的狀態中,前景堪憂。從經濟學的發展規律來看,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投資機會會被壓縮,收益也會大大降低。因此,我們在降低利率,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的同時,必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資金真正能夠用到刀刃上。


    在上半年6.7萬家企業倒閉的情況下,央行不調整貨幣政策,現在急功近利地玩命般的降息,不僅容易導致股市的大起大落,更容易導致宏觀經濟的大起大落。此前股市的暴漲暴跌,即是有關部門在股市上漲時瘋狂放行新股所致,以至於超出了市場的承受力,最終,使中國股市墜入深淵。對經濟的這種運動式調控,可能重蹈股市的覆轍。至少,對這種危險性應該抱以足夠的警惕。


    刺激經濟需要資金,而查數據得知,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已經連續20多年處於赤字狀態,根本無法支撐起龐大的救市計劃。而地方政府與有關部門已經公布的刺激經濟發展的方案,累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18萬億元!地方和有關部門在上項目方面的狂熱,竟然已瘋狂到如此地步!刺激經濟發展,絕不能演變成一種大躍進。大躍進給這個民族帶來的痛苦和傷害,仍在許多人沉重的記憶中隱隱作痛。


    必須要正視一個問題:在金融危機時候,如此大規模的逆勢之舉,是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倘若大量低效的項目開工,而後續資金跟不上,經濟發展將被引入死胡同。現在,最重要的是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而不是濫用有限的資金。如果因為急功近利導致大量半拉子工程大量出現,將是一個個沉重的拖累——無論對於中國經濟還是民生,都是如此。我們這個民族,能夠承受多少這樣的失誤?


    11月24日凌晨,我在《不要以抄底的心態去投資》中推斷:「有一點是肯定的:ZF的態度非常明確,穩住市場,人造反彈,暗渡陳倉,發新股,融資,救經濟。」但欲速則不達,以目前這種運動式的操作來看,過於短期的行為反而會葬送未來的潛在力量。


    由於資金捉襟見肘,只能通過發鈔,發債,通過迫使銀行放貸,通過迫使民眾釋放儲蓄來完成了。甚至,打土豪的辦法也用上了:證監會經調查認定汪建中、北京首放有關行為違反了證券法關於禁止操作證券市場的規定,決定沒收汪建中違法所得逾1.25億元,並處以等額罰款;中國首富黃光裕被查,也可能會有可觀的罰款。


    其實,與其這樣還不如反腐敗來得快。建議借鑑一下這則新聞透出的信息,據多家媒體報導(點此處看該詳細新聞):深圳市龍崗區舞王俱樂部「9·20」火災調查日前有了最新進展,國務院「9·20」事故調查組的調查人員在深圳龍崗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陳旭明家中搜出的現金約1000多萬元,另有其個人帳戶下的房產、存款及股票總值約2億元。更令人咋舌的是,這個副局長官職,也是花2000萬元買回來的。


    一個公安分局的副局長,竟然有現金約1000多萬元,另有其個人帳戶下的房產、存款及股票總值約2億元(如果股票不縮水這一數字還可能更驚人)。如果抓1萬個這樣的貪官,就能解決2萬多億的資金!如果抓10萬個這樣的貪官,就能解決20多萬億的資金!中國經濟馬上就能再騰飛好幾次!中國的社會保障機制馬上就能建立並完善起來。如果找拯救中國經濟的捷徑,這個捷徑副作用最小,效果更明顯。


    在次債危機步入新一輪惡化周期的情況下,中國不應該打腫臉充胖子去當世界的救世主,而應該把心沉下來,冷靜下來,做好自己的事情,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增加民眾收入,壓縮政府開支,從長遠的角度來解決內需拉動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規模的政府投資上面。為這片苦難的土地祈禱! 


    草於2008年11月26日 

*****************************

4萬億投資將會把多少幹部投入監獄?

2008/12/01 15:40:56   高福生

為確保當前中央提出的4萬億元擴大內需投資項目的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安全和幹部安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10月28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財經法律論壇上呼籲,凡是掌握政府投資項目權力的官員,要嚴格按照法律的程序進行,不要搞虛假招標,否則就會出現「上一批項目倒一批官員」的現象。(11月29日《中國青年報》)

鄭新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大量事實說明,腐敗總是熱衷與工程項目「結緣」。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工程上馬,幹部下馬」、「大樓蓋起來,幹部倒下去」的腐敗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愈演愈烈。據報導,在京瀋高速公路寶坻段建設中,37公里路段竟然「放倒」了37名幹部。有統計數字顯示,在幹部職務犯罪中,40%跟項目發包有關係;而80%的項目發包權力集中在處長級幹部手中。

細加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工程建設中誘發的職務犯罪案件呈上升勢頭的深層原因,緣於管理有漏洞、制度不完善,在很多時候是「一張嘴說了就算,一支筆批了就行」。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下,當國家拿出4萬億元擴大內需、保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甫出,一些地方政府便聞風而動,紛紛發布規模宏大的投資計劃,同時緊鑼密鼓地展開新一輪「跑部錢進」競賽,以期在這4萬億元的巨額支票上爭取更多的簽字權。

為此,有評論家認為:有關部委執掌著這樣一筆天文數字般的財政資金的投向大權,他們的手指縫稍稍松一點兒或緊一點兒,就可以給某個地方或企業多批或少批幾千萬上億元,其間「操作餘地」與「腐敗空間」之大,幾乎讓人不敢想像。還有評論家憂心如焚:當國家發改委門前人頭攢動,充滿智慧的民諺所批評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上演嗎?濫用公權力尋租、設租、收租的腐敗會發生嗎?

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財政資金投資計劃的決策和實施程序不作根本性改變,「一張嘴一支筆」就可以決定成千上萬甚至過億元的資金的流向,那麼這4萬億元投資在「快速」流動的過程中難保不會發生腐敗。在我看來,這4萬億投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何建立防腐體系,讓「多發區、高發區」的腐敗「少下來、低下來」,是當前我們亟需破解的一個重要課題。此舉不僅考驗著我們的發展水平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也關乎中央政府本次拉動內需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

當務之急,一是要制定縝密的工作方案,明確資金的投入方向、安排原則和建設任務,既要兼顧「好」和「快」,又要協調「眼下」和「長遠」;二是在項目選擇和資金投入上要公開透明、陽光操作、跟蹤審計,不因「跑部」而「錢進」,不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是要依法嚴肅懲處財政資金使用過程中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玩忽職守、擠占、挪用等貪污腐敗行為。如此,「工程上馬乾部下馬」的現象才會少之又少。

-----------------------------------------------
謹防4萬億撂倒一批官員

2008/12/01 14:51:04  余豐慧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第四屆中國財經法律論壇上呼籲,凡是掌握政府投資項目權力的官員,要嚴格按照法律的程序進行,不要搞虛假招標,否則就會出現「上一批項目倒一批官員」的現象(11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未來兩年內4萬億元的國家投資,加上其帶動的社會投資,總投資額可達十幾萬億甚至幾十萬億。投資方向主要是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以及災後重建,一大部分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基礎設施、教育文化投資、公共設施建設、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這些項目大多需要政府採購,涉及政府部門、政府官員相當多。在國家、人民監督這巨大資金使用情況的同時,可以肯定的說,貪官和圖謀不軌的商人也都在緊盯這4萬億投資。

  過去曾經屢屢上演,上一批重大項目,倒掉一批政府官員;修一條高速公訴,一批交通領導幹部「車毀人亡」。至今還在傳說著一個省交通廳長「前腐後繼」的「故事」。鄭新立列舉的一組數據非常令人吃驚:「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我們的工程質量事故、施工安全事故以及幹部犯罪事件,有一半左右與不認真履行《招標投標法》有關係,造成了『工程上馬,官員下馬』的現象。有統計數字稱,在幹部犯罪中,40%跟項目發包有關係;而80%的項目發包權力集中在處長級幹部手中。」

  4萬億投資,由此帶動十幾億元的投資。這麼龐大的投資,這麼大面積,涉及各個省份,在項目選定、招投標過程以及政府採購中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安全和幹部安全,是一個重大、緊迫的問題,要引起足夠重視。各級領導幹部以及手握項目權力的管理幹部,必須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投資決策權是一份重如泰山的信任和責任,務必抱著對國家、人民高度負責人的態度,把好關口,用好4萬億投資,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

  確保 4萬億不被腐敗分子蠶食,必須發揮好外力的監督作用。中央派駐各個省份的項目監督小組,必須切實負起責任,既要監督4萬億資金的使用用途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對領導幹部特別是掌握項目決策權官員的監督。要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並在公開透明的基礎上接受公眾的廣泛監督。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是否偏離了中央確定的投資方向、存不存腐敗工程、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給他們創造說話的環境和反映問題的暢通渠道,這種監督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總之,必須以非常之舉措,嚴格監督好這4萬億投資。這不僅關係保證投資方向,發揮投資效果,切實拉動內需的問題,把廣大百姓的血汗錢用到刀刃上,而且也是對官員最好的保護。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天涯社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02/1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