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親民」親到恐怖 大陸記者採訪李肇星拿反話筒

此「唯主命是從」的懼高(不恐低)症記者,皆源自於一個「私」字,源自於與一切之「私」有關的工作、職務、工資、獎金、待遇、名望等為權所困之名利,而不可能遵從「無求而無畏」的新聞獨立性,而喪失了為民請時命,為國布道公的勇氣和能力。

 

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李肇星

李肇星妙語問答 陝西日報記者拿反話筒(圖)

陝西日報記者提問 居然把話筒拿反了

*****************

「拿反話筒」源自受寵若驚

「3月4日上午,新聞發布會上中外媒體雲集,一般地方媒體很難獲得提問的機會。當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連寧把提問機會交給陝西日報要聞部副主任卓九成時,這位曾經參加過八次全國兩會報導的資深記者因為太興奮,居然把話筒拿反了,現場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李肇星妙語問答 陝西日報記者拿反話筒 2009-03-04 23:57:21 來源: 新華網

舊外長李肇星,這樣一個「圈中」早就過氣的外交官,一個以樸素平和見長的「農民官員」,竟然能使一個見過世面的「資深」記者將話筒首尾倒置而不自知(沒法驗證其下身有無濕透),體若篩糠語無倫次讓全場一片譁然——到底是「激動」還是「膽怯」?「這些年卓九成先後8次參加全國兩會報導」,居然把話筒都拿反了,還會被委稱「資深記者」,可見中國式「資深」是怎麼回事。

這樣的御用「口舌」在中國遍地都是,如萬姬爭寵般想出人頭地也真的太難了,一旦被「幸臨」,則只有「受寵若驚」和「不知今夕何夕」的份了,除了體味「激動」,哪還有精力來從事現實工作,並保證其新聞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但「做新聞」是其本職,如此奴性大發而達「忘我」境界,對於「新聞」這種特定職業來說是堅決不能原諒的,不但不應受獎,還當挨罰才是。

此「唯主命是從」的懼高(不恐低)症記者,皆源自於一個「私」字,源自於與一切之「私」有關的工作、職務、工資、獎金、待遇、名望等為權所困之名利,而不可能遵從「無求而無畏」的新聞獨立性,而喪失了為民請時命,為國布道公的勇氣和能力。

面對小民的驚慌失措,新任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的李肇星到是以長者的仁慈之狀和領導的既有之威,用眼光平靜地「撫慰」著這位「幸運兒」,臉上隱約露出一絲「老江湖」居高臨下的得意和霸氣。但綜合其它問答互動,給人的感覺是「黨八股」式的油腔滑調和一貫的政治太極——外交家的應有魅力當年「暴炒」時尚無靚麗顯現,如今改做內政司的舌頭,「燉」著也難以有什麼味道和內涵......

「親民」親到你恐怖

現政府各級領導時時高喊「親民」,但從各方面看來,這種動作是太小了點更怕是太假了點。「掌握了一個人的經濟,就掌握了一個人的靈魂」,用這條真理時不時地將「恩賜」於百姓的「生存權」和「溫飽權」視情況所需收一收放一放,給百姓擺一擺官樣和官威,樹一樹「嚴父」式的家長形象,這樣一來,百姓子民想不怕也難。「親民」親到讓國民一見領導就害怕,與領導一說話就渾身哆嗦,甚至胡言亂語思維倒退的份上,充分說明了我們的政府官員在普通國民的心中到底是何種作派,看來我們領導的「親民」工作還有更大的潛力可挖呀.......

這些「高級」領導表面上看應該說還算是好的(實質另議),再回頭看看那些基層的酷吏貪官們的種種劣跡,看看城管們如狼似虎般的追趕小販,看看公安們窮凶極惡地對待公民,看看武警軍隊的子彈....就不難得出為何國民會如此地懼怕官家了。

中國百姓經常復發的「激動病」,其實是一種「恐怖症」,他們嘴上對領導說的是感恩的話,可心裡想的卻是「大官人」身後那無所不能變化莫測的威權大棒,在領導們各種形式的強勢「親民」秀面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器官保證不尿濕褲子者,即應算是中國的超級「賽亞人」和「公雞中的戰鬥雞」了.....

奴才文化的產物

在我們中國,想來有這種身不由己感覺的人不在少數。民「怕」官,說來話長,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官」從來自喻就是民的「父母」,但卻沒有真父母的慈愛,更不想讓你長大成人獨立生活......

當前的國人,除了不再用甩馬蹄袖來盡顯奴才之忠,不再行一步三叩首的皇家大禮外,骨子裡的那種奴才精神還是根深蒂固的。

這當然不能怪罪國人的無知,而是要追糾那個一直不想讓國人真正長大成人,學會直立行走的制度設計者,在這個制度下,國人是無辜的受害者。

從遠古的「當官為民做主」到現在的「三個代表」,都是將百姓視為奴才而自己非要強充主人的強人政治的一貫延續。在精英政治家眼中,百姓永遠是無知的,百姓是需要別人來訓化、圈養和管束的,如同「君權天授」一樣,這好像已是「家長們」肩負的一種「理所應當」的神聖責任。

而習慣於被別人所「代表」的中國人,也樂於在這種被動的人世環境中做一個安份守己的奴才和不用大腦的「螺絲釘」。因為這樣省去了自己的勞心掛意和精神疲勞,「術業有專攻」嘛,自己不是當家做主的料,還是「做好本職工作」,家國大事由東家和主人隨意安排吧,哪怕其中有私有詐,也無所謂。

——是「親民」力度不夠,還是國人「奴性」難改?想必二者兼而有之。這種人格扭曲和錯位,久而久之,其實早就成為中國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和棄之不去的精神毒藥。

終結「最後一哆嗦」

現代政治,就是各種利益團體(集團)一個互動和搏弈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各方的政治身份和社會地位起點應該是平等的,在心理態勢上尤其如此,要不然何來公平競爭?政治互動的過程,就是此起彼伏,水落石出,就是風水輪流轉的過程,外因是基礎,內因是引子,二者吻合即可成事。

真理就是爭出來的,你不爭,真理永遠是強勢一方的「偉光正」。取得這種公平的方法,當然不是靠現有強權一方主動讓渡,而在於弱勢一方的拼死相爭,因為必竟我們是身處其中的相關利益人。

後威權主義的時代,其立國之本說到底還是「以威掌權」的「本色」,「威」之根本就是神秘,就是打壓和暴力,就是謊言和欺騙,離開了這些賴以存在的外包裝,若使內里盡現於陽光和世人,便與魔術中的穿幫無任何區別,其生存的「飯碗」賴以何存?

央視老畢先生的節目中有「最後一哆嗦」的環節,「哆嗦」完了,也就一節告結,可現實國民的「哆嗦」,不但離這「最後」還相當地遙遠,而且某些人還在專門地強化設計這種要讓國民經常地時不時地甚至是永遠地「哆嗦」下去的制度,以便於使其權威和神秘「永葆青春」。

對處於威權的圈外人來說,破除威權的辦法,就是還原真相,把握事實---大家都透明得如同澡堂中的裸人,彼此彼此,官員還哪能威權,國民還哪用膽怯,「親民」觀還緣何如此難現,「話筒」權還緣何忘我「拿反」?

2009.3.5.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自由聖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312/12210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