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鄧玉嬌案巴東官方一意孤行踩油門加速亡黨

作者:才智 
    
    
      湖北巴東發生的女服務員鄧玉嬌刺死官員案一直備受媒體關注。昨天兩名在巴東縣野三關鎮採訪此案的記者被當地不明身份的人圍攻毆打,並被強制寫下 「未經當地批准不得擅自到此採訪」的書面材料,採訪獲得的錄音及照片也被強行刪除。(05月2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
    
      鄧玉嬌案在多次的輾轉騰挪過程中,不但未顯平靜,在張力上反而有越滾越大的趨勢。這種局面,無論是上級領導還是普通公民,都是極不願看到的。擁有大局觀,應是領導者的第一素質,儘快讓鄧玉嬌案平息下來,也是各級領導和全國人民的熱心期盼。讓事件平息,實質上就是大家合力制動的過程,但遺憾的是,這輛車本身的剎車功能不但未起作用,巴東方面還一次次地踩在了油門上。
    
      鄧玉嬌案發生後,我們可以想像,巴東政府的各級官員一定是處在高度緊張狀態。我們充分理解,隨著工作量的不斷加大,情緒上的日趨焦灼,工作上難免會出現諸多不足。但當下的問題是,事態後果已不僅是工作上有了瑕疵,而是處理事件的方向或策略上似乎出了問題。猶如一個在慌亂中開車的司機,本想踩剎車,卻固執地踩在了油門上。巴東警方已做過三次有關案情的通報,但每次通報的結果都不是使事件的運行速度降下來,反而是等於踩了三次油門。而本次發生的打記者事件,則仿佛是再一次踩油門。
    
      《新京報》和《南方人物周刊》是很受尊敬的媒體,而竟有人打著鄧玉嬌親戚的旗號來對這兩家媒體的記者孔璞、衛毅進行侮辱和毆打,並想以此而讓事件停下來,這樣思路和行為,就不是用「笨拙」兩個字能概括得了的。掐記者脖子,讓指甲處流血,可見不是一般的小摩擦。尤其是施暴對象還包括女同胞,就更暴露了這些人的放肆和野蠻。無論這些人是受到誰的派遣,是居於何種目的,都等於是把此事件的影響擴大到了一個新的層面,等於不但踩了油門,而且還掛了檔。
    
       記者是什麼?記者是一個社會的眼睛。常言道:「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同樣,記者也理應受到社會的特別呵護。被蒙住雙眼的人,就會陷入無邊的黑暗;記者功能消失殆盡的社會,也一定會是難有光明前景的社會。媒體是什麼?媒體是一個社會的良心。沒有良心的人,無論肌肉多麼健碩,都不配在人間立足;一個良心缺失的集體,無論成員數量何其眾多,都難以擁有強大的競爭實力。巴東的這些人,竟敢對媒體記者施暴,實質上也等於是對整個社會施暴。巴東有關部門如果不對這些人進行嚴加懲處,把鄧玉嬌案這輛車開到懸崖邊上,就可能是最後的結局。
    
      鄧玉嬌案看似複雜,其實也十分簡單。這輛車看似難以駕馭,其實讓其停下來也是輕而易舉。如延宕了兩年多的「周老虎事件」,雖有未觸及本質和「 問題官員復出」這些飽受詬病的尾巴,但畢竟平息了下來。要想成功剎車,就要還原最基本的真相;要想歸於平靜,就要回歸真正的法治。有錯必究,表明的不僅是一種態度,還是一種大智慧;一錯再錯,標註的不僅是一種蠢笨,還是一種責任感和大局觀的喪失。按照處理「周老虎事件」的態度和思路,才是踩住剎車的正確選擇。
    
      想用毆打記者的方式踩剎車,會招來更多富有正義感的記者;想通過不公正判決鄧玉嬌而僥倖地了結此案,就等於掛到最高檔,而且把油門踩到了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603/13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