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唐朝60年國慶:奇恥大辱的慘敗後所向披靡

作者:

 

最顯赫的唐朝,卻有著歷史上最為窩囊的甲子年國慶

    60年是一個甲子,也叫「甲子年」。回顧中國古代史,每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他們各自的「甲子年」,真可謂是百味雜陳,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代代有段難唱的曲,大一統的帝國雖然在外界看來不可一世,可實際上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王朝,它的甲子年國慶,是什麼樣子的呢?
    
     男人皇帝的女性化年號
     大唐的甲子年,是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這一年,唐高宗50歲了,他的皇后武則天54歲。先說這個年號有點彆扭,一個男人皇帝在位,怎麼會用「 儀鳳」這個女性化的年號呢?原來,從674年開始,高宗夫婦開始共管朝政,並稱「天皇」,到了676年,能幹的武則天,乾脆自己獨自管理朝政,把年號都改成了「儀鳳」,老婆這麼能幹,高宗也就樂得做閒雲散鶴,大凡姐弟戀,總是女孩子操心多一點,而年齡小的男生則容易好吃懶做,唐高宗就是一個例子。
    

     60年國慶,迎來奇恥大辱的慘敗
     678年,高宗50大壽,國家也恰好60年大慶,本應該雙喜臨門,舉國慶賀,可是,一場意想不到的大慘敗突然降臨了。
     從年初開始,吐蕃就開始騷擾邊境,九月,大將軍李敬玄統帥大軍18萬,和吐蕃在青海展開大戰,工部尚書劉審禮率先頭部隊深入敵陣,和吐蕃大軍激烈血戰,劉審禮率部拼死,可是,吐蕃軍隊越戰越多,唐軍慢慢不支,在關鍵時刻,大將軍李敬玄看到前陣的吐蕃大軍,鋪天蓋地,洪水猛獸一般,怯陣了,按兵不動,坐看前陣數萬唐軍全軍覆沒。
     吐蕃軍從青藏高原上衝下來的,極其兇悍,俘獲了劉審禮,然後,一鼓作氣,衝擊唐軍大本營,李敬玄本來就怯陣,一看吐蕃軍衝鋒,立刻掉頭就跑,整整18萬唐軍,潰不成軍,幾乎全軍盡沒。
     青海慘敗,震動了整個唐朝宮廷,大唐太宗皇帝被尊為「天可汗」,大唐威震東亞,如今,卻被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打敗,帝國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所以,高宗和武則天夫妻倆引以為「奇恥大辱」,和吐蕃作戰,自唐太宗始,大唐勝多負少,即使失敗也是偶然失手,從未有此慘敗!當高宗得知李敬玄臨陣怯敵,狼狽而逃,丟人現眼,情何以堪!50歲的高宗頓時暴跳如雷!
     禍不單行,朝鮮半島的新羅國,偏偏在青海大戰前後,不服唐朝管轄,真真給氣頭上的高宗火上澆油,武則天也氣不過,建議立刻興兵討伐新羅國,高宗准。可是,大唐西線慘敗,東線又要開戰,兩位「天皇」被氣昏了頭,可是大臣們知道這絕對是萬萬不能的,有個大臣叫張文鸛,親自跑到皇宮裡,跪在高宗面前,苦諫:今年西線和吐蕃大戰,負多勝少,戰況一塌糊塗,皇上又要開東線作戰,新羅國不服大唐,但是卻沒有興兵侵略我們,應該用柔性政策對待,否則,兩線作戰,國力不能支撐,人民也會苦不堪言。高宗雖然氣憤,倒也是個明白人,青海慘敗之後,唐朝更無力討伐新羅。武則天也是精明的,便說還是以百姓為重吧,用這麼一個理由,給了高宗一個台階下。
     這立朝60年,高宗和武則天真是鬱悶到家了!唐朝的甲子年國慶過得極其窩囊!     
    
     甲子年反思:文官武將混日子
     高宗對吐蕃特別苦惱,召開御前會議,大臣們你說我論,分為三派:1.現在打不過,就別打了,和親算了;2.全面整軍,然後再決高下;3.進攻不能停止,不惜一切代價打敗吐蕃。大臣們激烈辯論,弄得高宗糊塗了,武則天這時也暈了。
     這時,有一個叫魏元忠的太學生,向「天皇」提出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整軍用兵,應該以智謀為根本,勇力為末,大唐建國60年,文官隊伍華而不實,人浮於事,享樂腐化,為官施政根本沒有規劃,缺乏發展的長遠規劃;而將軍們呢,又都只知道練武備戰,根本不懂得智謀。所以,甲子年慘敗,正是因為文官們享樂腐敗,將軍們有勇無謀。
     魏元忠又分析了唐朝軍隊,他認為,唐軍不堪一擊的原因,在於朝廷用將,只認將門子弟,認定了老子英雄兒好漢,根本不重用貧寒之士。而實際上,高宗朝的將門子弟們大多「庸人」,根本不懂戰爭。國家選將,必須給貧寒地位的軍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和將門之後,平等競爭。軍事鬥爭必須以智謀才略為標準,軍官隊伍必須打破門第等級,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一個嗷嗷叫的唐軍。
     最後,魏元忠批評了高宗皇帝,他說了一條:「懲罰措施要到位,獎勵標準要實在」——看到這兒,唐高宗的汗都快下來了,原來,大唐建國60年裡,文治武功超越了西漢,皇帝越來越驕傲,文臣武將也都越來越混日子。
     首先,懲罰政策不到位,該罰的不罰,該殺的不殺,比如,薛仁貴在大非川慘敗,皇帝不加重罪,結果,弄得唐軍一敗再敗,要是早一點重罰薛仁貴,眾將就會感到國家的嚴厲,就不敢不為國家死力而戰!
     其次,獎勵標準要實在,既然要表彰英雄,你就把標準弄得實在一些,讓常人能夠達到的。比如,蘇定方征討遼東,李績攻克平壤城,這麼大的戰功,蓋世無雙,可是,朝廷呢,卻不給人家足夠的獎勵,讓三軍寒心,將帥沮喪!國家就為了節省金銀,而不去獎勵人才,那誰還給你賣命呢!!
    
     
     武則天,知恥而後勇
     魏元忠的話說得高宗和武則天心悅誠服,大唐是經過激烈內戰,打敗了各方割據勢力,而統一中國。60年間,總體上還是國勢上升,可是,將帥百官享有功名利祿之後,便開始混日子,不求大勝,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也不求建功立業,守住既現成的富貴即可。貴族集團形成了權力壟斷,下層寒士從官沒有上升空間,從軍也沒有出頭之日。所以,青海之敗,也是60年發展矛盾的一次大爆發!
    
     高宗是沒出息的,不過,武則天卻是通過甲子年慘敗,明白了,要成為一個皇帝,不僅內政要搞好,同時,軍事鬥爭也得懂。更重要的是,及時改革內政,大興科舉,吸收民間人才,同時,整軍備戰,獎罰嚴明,大唐的國力畢竟是深厚的,不久,武則天便著手開始了帝國反擊戰,西南方向,擊敗吐蕃,把吐蕃趕回了青藏高原;西北方向,迎頭痛擊突厥,奪回西域各地;在北方,武則天最狠,連續多次北征,不惜代價,徹底殲滅了契丹;這時,在東北的新羅則屏聲靜氣,老老實實了。
    
     武則天的甲子年國慶,雖然很窩囊,但這位中國的鐵娘子,知恥而後勇,唐朝就像一頭被激怒的獅子,軍事上從東打到西,從南打到北,武則天的鐵帚橫掃東亞和西亞,恢復安西四鎮,屯田駐軍,有效控制邊界,重新確立了大唐在東亞的超級大國地位。

責任編輯: 成圳鋒  來源:博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906/14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