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政府瘋狂了!200人暴力征地打死村民 警察搶屍

    今年1月13日,江蘇邳州市東高速收費站門前,舅舅趙偉生指認外甥李冬冬被毆致死現場,旁邊立著當地政府的宣傳牌。本報記者 塗重航 攝

    1月7日,江蘇邳州市河灣村,200多名男子手持棍棒、砍刀,欲強行徵用該村耕地,與前來護地的百餘村民發生衝突,村民一死一傷。當地警方稱,涉嫌行兇的30人被控制,其中包括河灣村支部書記孫孝軍。

    事件發生後,邳州市政府稱,不法分子受企業委託,勘探村民耕地,發生衝突。

    對此說法,村民無法認同。他們透露,運河鎮鎮政府用「以租代征」等方式,導致河灣村3000多畝耕地中2500多畝被占用。自2007年以來,該村因強占耕地、拖欠補償租金等,衝突時有發生。而國土資源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整治「以租代征」等違法違規做法。

    1月13日下午,江蘇邳州市東高速收費站辦公室門前水泥地上,被風乾的血跡,留下五六米長印痕。

    在血跡不遠處,立著宣傳牌,牌上寫著:在邳州,有一種氛圍:每天都有新追求,每天都有新激情,每天都有新作為;在邳州,有一種追求:一時不為民一日不寧,一日不為民三天不安;在邳州,有一種精神:兩天並作一天干,夜裡當成白天干,雨天當成晴天干。

    然而就在這個牌子下面,1月7日一村民因護地被毆,送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200多人持刀棍打人致死

    河灣村村民介紹,1月7日上午,鄰村張村人陳愛中、炮車鎮人路祥超帶領200多名男子,乘30多輛轎車,護著大型挖掘機、勘探車,試圖強行進入河灣村二三組的農田區。此時,不甘耕地被占的河灣村100多名村民,阻攔機械進入耕地施工,老人、婦女坐在挖掘機前。

    僵持一上午後,陳愛中等人到河灣村旁的「野豬林」、「醉好酒家」吃飯。

    下午2時許,他們再次返回。

    一名目擊村民說,那些人趕到田間小路上後,從轎車後車廂里拿出半米多長的砍刀、匕首和「喇叭棍」,一人一把,開始拖拉村民。

    擋在前面的一名老村民說,一些年輕人朝他嚷:「打死你們這些老的,不值得。要打,我們只打年輕的。」

    下午4時40分,衝突發生。

    村民看到,一部分來的人在高速路邊追打河灣村村民李冬冬。十分鐘後,200多人乘車離開,李冬冬躺在高速路收費站門前,全身是血。隨後雖送醫院搶救,但終被宣告不治。

    家人提供的遺體照片顯示,李冬冬右胸、右腹、右背,均有一處刀傷。

    村民薛銀禮說,21歲村民李衛南,當天為了保護被圍的母親,被捅三刀,左右肺葉刺穿。送醫院經過搶救,4天後才脫離危險。

    1月13日,李冬冬的母親趙霞告訴記者,當天下午,兒子本已回家。4時許,聽說來的人要「打仗」,他又返回現場。

    李冬冬父親說,兒子原定農曆臘月十八結婚,事發前一天剛拍完婚紗照,片子沒洗出來,人卻死了。在李冬冬的新房裡,紅色大床上放著新的綢緞被面。

    警方稱村支書是帶頭者

    李冬冬死後,屍體停放在中鐵二局二處醫院太平間內。7日晚,李冬冬的十多名親戚守護屍體。

    8日凌晨,親屬說,邳州市警局來人要拉走屍體,遭他們反對。凌晨6時許,警察趕到太平間,搶走屍體。

    時至上午,得知屍體被搶的河灣村村民,聚集到邳州市政府前討要屍體,未果。次日,上千村民在事發高速收費站前聚集,後被政府部門勸回。

    1月13日,邳州市宣傳部新聞科長丁慶飛證實,確實動用了鎮暴警察搶屍體,但那是為了破案需要,為了更好地保護屍體。

    當天,邳州市警局通報「1·7」事件稱,在邳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南側,發生一起多人參與的鬥毆事件。

    警方說,邳州市海天石化公司因籌劃二期項目設計,需要地質勘探資料。張村孫孝軍、陳愛中等人受公司委託,於當晚5時許,在公司南側河灣村區域內進行勘探,與河灣村部分村民發生爭執,引發鬥毆,致村民李冬冬、李衛南受傷。李冬冬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李衛南經搶救脫險。

    截至1月14日,警方已控制涉案人員30人,其中有主要犯罪嫌疑人8人。

    邳州市宣傳部丁慶飛稱,海天石化要進行2期擴建,企業組織的勘探與村民發生糾紛,導致流血事件,勘測方也有一人受傷。

    內部人士透露,河灣村書記孫孝軍,既是河灣村村支書,也是張村村支書。另外,帶頭「勘察」的炮車鎮人路祥超投案,張村人陳愛中至今外逃。

    警方稱,孫孝軍、陳愛中、路祥超被指組織策劃了「勘察」,1月13日晚,邳州警方以「涉嫌聚眾鬥毆」,刑拘了孫孝軍。

    河灣村多名村民證實,事發當天,陳愛中和路祥超辱罵村民,「捅死一人,賠30萬,大不了再坐兩年牢」。

    死者家屬

    國土局解答稱事發耕地保存完好

    那麼雙方的矛盾到底因何而起?

    曾在運河鎮政府工作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海天石化跟鎮政府簽訂協議後,一次性繳付鎮政府款項,鎮政府出面征地。

    要求匿名的村民介紹,去年6月後,運河鎮政府工作人員及各個村支書、村主任,「分塊承包」河灣村村民,不斷動員村民答應「以租代征」。到去年12月,兩成村民與村委會簽訂了「用地補償協議」。

    村民提供的協議書顯示,河灣村委會作為用地方,徵用村民土地,運河鎮政府出資,按年支付村民的補償款,鎮政府將土地一次性賣給企業。協議書中,去年的補償款為每畝每年1000元。

    對此,海天石化工作人員說,公司領導正參加邳州市「兩會」,征地衝突需要找邳州市政府。當日,運河鎮政府以同樣理由拒絕接受採訪。

    而邳州市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冷冰受市委宣傳部委託,代表該局解答說,事發土地屬農用地,截至目前在該地塊上未發生違法違規占地情況。

    當問及河灣村2500畝耕地是否被占用時,冷冰說,此前未接到舉報,對此並不知情。

    而多位村民稱,事發當天,他們分别致電邳州市國土資源局顏姓副局長及朱姓科長,得到回覆是:一有動靜,再打電話。

    對此說法,冷冰堅稱,他們是事後聽說征地一事,事發前根本不知情。當他們到達事發現場查看時,發現耕地保存完好。

    「以租代征」耕地僅剩500畝

    記者調查發現,「1·7」衝突,其實只是當地強行占地、以租代征等引發矛盾的一個縮影。

    資料顯示,河灣村原有3000多畝耕地。2003年開始,當地政府開始「租用」村民耕地,然後租給企業修建廠房。村民反映,就這樣,2500多畝地被徵用。

    1月15日,記者在河灣村運豐路、勤豐路發現,道路兩邊全部建成廠房,分別有盛昌木業、勤豐紡織、宏達製衣、鑫源紡織、運豐恆溫庫、長江木業等數十家企業。其中,只有少數幾家開業,其他廠房均大門緊鎖,圍牆內長滿荒草,有些廠房玻璃未安,裡面空空如也。

    「我們經常進去放牛。」河灣村一村民說,在他們的耕地上建的廠房超過八成都已倒閉,有些廠房換過幾次廠名,但未見過開工生產。

    徐州市國土資源局證實,他們也發現閒置土地問題,並於去年7月發文,要求加快試點盤活閒置土地步伐,運河鎮被選為試點,加速「騰籠換鳥」步伐。

    徐州市國土局介紹,「騰籠換鳥」具體步驟是:運河鎮政府出資4000萬元,關停並轉效益低下、瀕臨倒閉的企業,同時出資收購閒置土地。然後,再投入約 4000萬元,在收回的土地上建設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最後,鎮政府「招、拍、掛」公開出讓、出租或出售這些廠房。

    與此同時,邳州市還要求,各鄉鎮發展工業園區,每個鄉鎮均建有工業園區招商引資,河灣村併入運河鎮工業園。

    2006年,邳州市建立新區———邳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河灣村位於新區東南部。鎮政府收走河灣村耕地,轉手賣給或租給企業。

    除此之外,在河灣村原有耕地上,運河鎮修建了占地100多畝的政府新大樓,和占地上百畝的「河灣張村公寓」小區。

    項目不僅被指超標用地,而且涉嫌先斬後奏。

    記者在徐州市國土局了解到,邳州市運河鎮機關辦公樓遷建項目2008年9月通過用地預審意見,同意占用河灣村2.6公頃土地(約36畝),而非100多畝。

    河灣村民反映,鎮政府大樓2007年底開工,目前已建成60畝。另外,記者在徐州市國土局了解到,該項目當時並未獲得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建設用地審批。

    經過幾次「騰挪」,幾年後的河灣村,如今僅剩耕地500多畝。

    當然,以租代征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間,村民的抵制始終未停。

    河灣村多名村民說,去年8月,河灣村5位村民因耕地被村里出售到北京反映。村民介紹,村里拿去他們的耕地後,以每畝17萬元賣給開發商,而補償給村民的每畝只有3萬元。

    拖欠租金也曾引發衝突。村民介紹,2007年和2008年,村民因租金拖欠兩次推倒企業院牆,砸毀警車。

    村民王兆英介紹,2007年,河灣村委會徵用她家耕地時,她跪在地里磕頭,被幾名村幹部架起抬走,挖掘機剷平地里莊稼。

    「我們不能光看到那1000元的租金,耕地是我們的保命田。」今年1月13日,72歲的王兆英告訴記者,她有一個30多歲的兒子,啞巴,患精神病,她和丈夫薛銀禮指望地里收糧養兒,耕地被征後,就剩1000元補償,「心裡慌」。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118/15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