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黑死病改變一切 看瘟疫對文明發展的影響

一場黑死病改變歐洲 瘟疫對文明發展影響深遠

查士丁尼瘟疫(541-542)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

在所有災害類型中,瘟疫對文明發展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與氣候災害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短期內看,瘟疫是以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而對文明發展發揮其巨大影響的。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要比死於戰爭的人多得多,這一點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得到驗證。中國漢代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即已指出「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經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在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年)中,因痢疾死亡的英軍士兵是被俄國人殺死的10倍。

瘟疫是所有自然災害中造成人口損失最多的,其對文明發展的巨大影響自然不言而喻。瘟疫的巨大破壞性甚至會導致一個國家或地方性政權瓦解。據說曾稱雄西亞的西臺王國於公元前1200年突然銷聲匿跡,就是由於瘟疫傳播的原因。1831年從伊朗傳入的瘟疫在伊拉克肆虐,結果導致了伊拉克馬木路克王朝的終結。

古代戰爭中,由於成千上萬的人員聚集,很容易造成瘟疫的流行,而瘟疫的發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軍隊戰鬥力的嚴重受損,直接影響戰爭的結果。公元259 年,羅馬帝國皇帝瓦勒里安在抵抗波斯入侵的戰爭中,雖然其軍隊受到了瘟疫的襲擊,他卻不管不顧,仍然率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結果在埃德薩附近遭到了慘敗,而他自己也被敵軍俘獲。而拿破崙於1798年至1801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也因鼠疫而損失慘重。到1801年法軍撤離埃及時,患鼠疫致死和戰死者過半。鑑於瘟疫對軍事行動影響的嚴重性,軍事統帥一般避免在發生瘟疫的情況下發動戰爭。1836年,因呼羅珊發生瘟疫,伊朗國王穆罕默德沙就改變了遠征赫拉特的計劃。

如果從較長的時間尺度來看,瘟疫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更是深遠而顯著。中東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瘟疫︰一次是公元6世紀,一次是14世紀。這兩次大瘟疫之後,中東地區興起了兩個大帝國。6世紀的大瘟疫之後崛起了阿拉伯帝國,14世紀的瘟疫過後崛起了奧斯曼帝國。一個大帝國的崛起固然是很多因素促成的,但大瘟疫極大地削弱了中東地區原有強國的力量,為新興力量的崛起留下了空間,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6世紀的大瘟疫給了拜佔庭帝國致命一擊,瘟疫使拜佔庭帝國的人口縮減了約三分之一,也導致市場蕭條,農村和城市的基礎設施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在經濟方面,其國民生產總值至少減少了 10%,並且其減少的百分比可能高達15%。據戴維•基斯估計,直接由於瘟疫所造成的損失,估計達3500萬金索利迪(約合今天的430億英磅),帝國的削弱又引起外敵的入侵,阿位瓦人和斯拉夫人趁機入侵巴爾幹半島,給帝國造成了1300多萬金索利迪的損失。波斯帝國趁機向拜佔庭帝國發動戰爭,在20年的戰爭中,雙方損失慘重,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就為伊斯蘭教的崛起和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創造了極佳的歷史機遇。而14世紀大瘟疫沉重地打擊了埃及馬木路克帝國和拜佔庭帝國,為曇花一現的貼木爾帝國和隨後的奧斯曼帝國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因而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太原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906/17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