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沉思的托克維爾:大清的垃圾時間

前一陣,智本社寫了一篇文章叫《歷史的垃圾時間》,文中將垃圾時間定義為:一是確定的倒數計時;二是失敗的結局是大概率事件。這個定義很好,能幫助我們看清很多問題。

今天我就借用這個概念,講講「大清的垃圾時間」,希望能增進讀者的認知。這段歷史能告訴我們,一個王朝名存實亡的標誌,究竟是什麼。

1

大清的垃圾時間何時開始,我認為,不是1840年,不是1860年,甚至不是1895年,而是1901年。

大家知道這一年發生了庚子國變,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倉皇西逃,大清的虛弱完全暴露在天下黎民面前。我認為直到這一年,大清的國祚才真正進入了倒數計時。

此前,大清也遭遇了種種失敗,但知識分子和老百姓,對這些失敗沒有充分感知,老百姓不清楚,不認為那是「失敗」,就對朝廷就沒有損害。

國家、政府、民族,都是想像的共同體,只要人們願意相信,這些共同體就能一直存在。1901年前,清廷將自己高深莫測的權威維持地很好,這要歸功於幾百年的愚民政策和落後的通訊條件。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但並沒有在知識分子中掀起多大波瀾,士紳們普遍認為,英國人只是僥倖取勝,戰爭的失敗主要是因為皇帝用人不賢,如果能堅持啟用林則徐,一定能制服英夷。

當時的知識界,最多能接受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客觀介紹西方情況的徐繼畲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因為老百姓不覺得是問題,所以1840-1850的10年間,大清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改革。直到1850年代,兩場危機逼迫大清改革。分別是太平天國之亂和第二次鴉片戰爭。

兩場危機都反映出大清的軍隊和官僚隊伍都出了很大問題。大清的舊軍隊腐朽不堪,完全沒有戰鬥力,英法聯軍和太平天國都殺得節節敗退。官員們腐敗嚴重,效率低下,朝廷總是沒錢,無法支持大規模的平叛。

軍隊和官僚是朝廷的兩個支柱,前者負責消滅反對者,後者負責汲取資源。這兩個出問題,會直接威脅統治。在重壓下,大清開啟了改革。

對軍隊,是引入西方軍械,並嘗試興辦工廠。對官僚隊伍,是僱傭英國人羅伯特·赫德幫助建立現代海關制度。

這兩項改革,效果似乎不錯,1885年,大清和法國在越南打成平手,沒有喪權辱國。在赫德的管理下,大清的財政收入也是迅速上漲,1849年關稅收入才221萬兩白銀,1864年已經上升到787萬兩白銀,1901年已經達到2380萬兩白銀,占到財政收入的27%。連1901年庚子賠款的徵收,都要仰賴赫德。

我們今人看來,大清的改革只是皮毛,不解決根本問題,但在當時人看來,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到慈禧,下到一般的知識分子,都認為大清今後不需要再看洋人的臉色行事。這也是慈禧停止改革的原因。

畢竟改革是為保大清的統治,既然統治已經穩固了,大清已經開始振興了,何須繼續呢?

「同治中興」並非是統治者的自誇,而是當時人的普遍認知,大家都預期大清會變得更好,這個認知下,不管大清有多少問題,其實大清的統治都是穩固的。

2

同治後大清遭遇的第一個挫折是甲午戰爭,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會認為甲午戰爭後,朝野開始對清廷失去信心,因為輸給西方列強還能忍受,輸給倭寇則是一種侮辱,但綜合更多史料看,這一情況似乎並未在歷史上發生。

沒有發生的原因也很烏龍,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大清戰敗了,因為通訊不發達加上朝廷有意掩蓋事實,不少人都以為是大清戰勝了日本。

比如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蔣夢麟就回憶,他小時候一直以為甲午是大清戰勝了日本,因為村裡的版畫畫的都是大清軍隊俘虜了日本人。

(民間版畫看,老百姓認為是大清戰勝了日本)

2014年,日本和英國聯合舉辦的「甲午戰爭網絡特別展」展出了235件版畫,其中56件出自中國畫師之手,大部分也是展示清軍如何擊敗了日軍。

當時清朝對電報進行了嚴厲管制,而且拒絕任何記者和武官隨軍觀戰,對於戰爭的實際情況,民間一無所知。

在無法獲得信源的情況下,民間報紙和文人只能按照輿論的喜好去編造故事,而大清百姓最喜歡的橋段就是「大清戰勝洋人」,這才編出了很多完全與事實相反的文藝作品。

甲午戰爭後,除了極少數的上層精英和個別關心時事的知識分子,大部分大清子民並不清楚戰敗的事實,既然沒有戰敗,那也不需要進行刮骨療毒的改革。

這種依舊「自信「、「麻木」的社會氛圍也是戊戌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上到地方督撫,中到廣大士子,下到黎民百姓,都不認同康梁的觀點,他們並不認為大清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其實,1895年的公車上書,大部分內容都是平和的,是真心希望朝廷改革,並沒有什麼出格言論。康梁的那些改革舉措,程度也不如1901年後的清末新政,但同樣的內容,在庚子國變前就是大逆不道,過於激進,1901年後就是過於保守,這其實反映了輿論天翻地覆的變化。

3

甲午戰爭讓部分高層意識到了問題,但這種問題意識遠沒有變成對清廷統治的壓力,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督撫還是堅決的支持慈禧,練就的新軍也對朝廷服服帖帖,稍微對現狀有點意見康梁被朝野人人得而誅之。這時候的大清仍然是無比強大的,真正改變局面的,還是庚子國變。

慈禧慫恿義和團得罪洋人的動機很簡單,就是覺得洋人喜歡光緒,擔憂洋人扶持光緒和康梁,剝奪自己的權力。

其實慈禧這個擔憂現在看真是多慮了,洋人確實更喜歡光緒,認為慈禧是保守派,但洋人犯不著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出兵,而且洋人也不希望中國強大起來,他們只希望有個聽話的奴才,只要慈禧滿足洋人的利益,洋人並不在乎當政的是誰。

慈禧一時昏了頭,做出這種毀滅性決策,可以說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失誤。

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西逃,還在洋人的逼迫下處死了所有主戰派大臣,鎮壓了義和團,說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鬼話,還和洋人簽下了10萬萬兩白銀的賠款,這下子,大清是徹底名聲掃地了。

這次事件導致了兩個致命的後果。

一是人們開始質疑慈禧的執政能力,開始思考跟隨朝廷是否還有前途,那些最忠於慈禧的大臣都被處死了,「扶清滅洋」的義和團也被清廷自己剿滅了,說明大清已經虛弱到保護自己基本盤的能力都沒有了。自己人都保不住,憑什麼還跟你。

二是對洋人的賠款開始真正落到每一個人,因為這次失敗,大清喪失了關稅自主權,進出口稅率被強制壓低,大清只能將壓力傳導到各省,讓他們盤剝百姓,這讓每一個大清子民都感受到了失敗的代價。

庚子國變後,大清徹底喪失了威望,各個群體都開始造反。

張之洞等地方督撫要求朝廷開設議會,進行分權,並賦予地方更多權限,否則「中國就會毀滅」。

京師大學堂、廣學會等民間組織向列強提出「廢黜慈禧,與南方督撫合作,洋人入主中央」的方案。這是多麼憤怒才能提出這樣的建議。

海外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更是感嘆自己第一次揚眉吐氣,以前世人聽到革命黨都是唾棄,現在反而恨革命黨還不夠激進。

也正是庚子國變後,大清民間開始熱衷辦報,積極的討論政治,清廷對輿論的管制也不再奏效,1903年《蘇報》案,清廷逮捕章炳麟、鄒容,處死了沈藎,但這次輿論沒有像往常一樣保持沉默,反而對清廷口誅筆伐,清廷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庚子國變後,終於可以宣告大清進入了垃圾時間,從這一刻起,無論大清怎麼掙扎,都無濟於事了。

這之後的革命和改良之爭,在我看來爭論的核心不是保不保大清,而是怎麼變革能讓損失最小。立憲派不是對大清有感情,而是認為這樣轉型代價最小,梁啓超就說他不是反對革命,而是希望和平的革命,他支持開明專制也是站在中國的角度,不是對清廷有感情。

實際上,清末革命派和改良派是互相促進,改良派利用革命派造成的聲勢逼迫清廷改革。而改良派的目的,恐怕最終也是廢黜清廷,只是他們希望這個過程儘量不要有動盪,代價儘量小。

當時改良派的主張,無論是開設議會,反對皇族內閣,還是開設地方咨議局,其實都是奪清廷和滿人的權,除了反對使用暴力,和革命黨的目標並無區別。

即使清廷真的按照改良派的要求實行了改革,恐怕最後也逃不過退位的結局,改革後皇帝和滿洲貴族都不再有實權,大權掌握在漢族督撫和士紳手裡,加上民族主義思潮早就在廣大精英群體中傳播,沒理由相信,一群有權力的漢人會繼續容忍一個異族統治者,大清的結局早就註定了,所謂改良和革命,只是在爭論「大清該怎麼死」。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對垃圾時間開始的標誌進行總結了,一個王朝爆發危機並不意味著進入了垃圾時間,關鍵是這個危機是否被整個社會充分感知,是不是真正動搖了大多數人的信心,是不是最基層的社會精英,甚至街邊的老大爺,都開始產生懷疑了。

就歷史來看,很難判斷客觀情況要怎樣變化才能影響人心,但人心思變情況的出現一定代表垃圾時間的開始,剩下需要討論的,將只是如何度過這段無用的時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沉思的托克維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21/199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