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神秘而尷尬的「中秘」

中國記者
記者群中的「中秘」

路透社中國首席記者  林洸耀/文

中國的國際地位正在隨著經濟實力一道迅速提升,這早已不是新聞。中國希望藉助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官方媒體的力量增強自己的軟實力,改善國際形象,獲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這也早已不是什麽秘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忽視了一個極其微小但又具有相當力量的群體。在2010年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筆者想談談這個特殊的群體。

(圖片說明:200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外電的中方雇員與外國駐華記者和中國媒體記者一同拍攝溫家寶總理的新聞記者會。REUTERS)

(阿波羅網編者註:1. 此文發表在路透社在中國大陸網站,是沒有被封殺的網站的內容;2. 「中秘」掛靠的外交人員服務局也負責向各外國駐大陸機構派特務和線人,編者在來美國留學前在類似機構工作。)

「記者節」這個節日,讓他們感到尷尬——你叫他們什麽都可以,就是不能叫他們記者。你可以叫他們助理,或者翻譯,還可以叫他們研究員,甚至分析師… 但在中共政府眼裡,他們只是「中秘」——中方秘書。他們是外國常駐中國媒體機構的中方雇員,負責新聞調研、採訪、協調、翻譯等工作。他們會和外國記者一起走南闖北報導中國新聞,你也可以在各類新聞發布會上看見他們的身影。

這個群體人數不多,全中國大概只有五六百人,很大一部分是「娘子軍」。與他們相比,外國記者往往缺乏對中國國情的深層了解以及語言優勢。沒有了他們,外國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會遜色不少,忽略掉一些事實、數據和引證;少了這些人,中共政府的立場也或鮮被闡述,難以做到平衡報導。

這群人都受過高等教育,不少人在觀念和生活方式上比較西化。他們深受自由主義影響,嚮往歐美,但他們更熱愛自己的祖國,希望中國富強,政治昌明。在近年來的拉薩和烏魯木齊暴力事件後,他們中的不少人比較同情政府,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平衡、客觀報導。

但這些中國雇員在現實中,卻常常處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境地。在多數外國媒體內,他們與外國記者相比矮人一等。因為不能名正言順擔任記者,中國雇員對報導的影響往往是有限的。大部份中國雇員在外國媒體中的職位也往往一成不變,難以通過才幹與經驗的增長而獲得被提拔的機會。因此,許多中方雇員都會在工作3至5年後苦於碰到「玻璃天花板」,轉投其他行業或出國留學,造成這個行業流動性很大的現實。

中共政府並不信任這群人,也許是認為有他們參與的報導往往太過負面,影響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他們掛靠的單位——外交人員服務局,也沒有盡力為他們爭取利益,捍衛他們的權利。同時,由於觀念、認知上的一些差異,有些外國記者也不會完全信任中國雇員。

路透、彭博道瓊斯等規模較大的國際財經媒體,往往能夠給中國雇員提供一個較為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前途。但有一些外國媒體甚至不給中國雇員付「三險」,有的不付加班費,有的甚至連基本的辦公工具,如手提電腦、錄音筆等都不提供。而一些中國雇員卻又要被派去敏感地區就敏感事件進行採訪,有時甚至是單獨行動,條件非常艱苦,風險很高。路透社堅決反對讓中國雇員去單獨完成危險的任務。

中共政府希望中國媒體在國際上擁有主流話語權,近年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要想成為國際主串流媒體,媒體本身需要具備一定的可信度,一味的砸錢是遠遠不夠的。並且,話語權的爭奪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年的努力。中國媒體要想「走出去」,首先要有「走得出去」的中國記者。回頭看看,這些外國媒體的中國雇員難道不是最了解國際媒體運作方式和報導風格的最佳候選人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媒體版圖的擴張,一些外媒中秘的出路拓寬了一些。一些優秀人才開始轉投中國媒體——包括發展勢頭強盛的官方媒體,更多的則是口碑上佳、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市場化、專業化媒體。

但數一數,多年來有多少中秘因為沒有前途而改行呢?如果這些人能在外國媒體長期做記者,或許中國人今天就已經能夠在外國媒體對華報導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中國在國際媒體中,或許早就掌握話語權。但這些現成的資源,卻因為某種原因,一直被忽視浪費,沒有發揮出本應發揮出的更大作用。

外國駐華記者一撥撥輪換,大部份外國記者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而已。第一年因人生地不熟努力強化中文,了解國情;第二、第三年對中國具有一定了解之時,卻往往又是記者被派駐其它地方,離開中國之日。因此,一些報導往往存在著流於膚淺,缺乏深度的問題。大部分外國記者難以對中國進行長期的觀察,難於給變化中的中國準確「把脈」,報導有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儘管中國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有些外國媒體對中國的認知卻趕不上變化,對中國的許多認識還停留在若干年前,許多「stereotype」的印象還未能及時得到改變。如果中國人能夠在外國媒體中擔任記者,他們能在崗位上工作十年,甚至二十年,對中國國情具有更深刻的把握,能更好的理清中國發展歷史的脈絡,這難道不是一件「雙贏」好事嗎?

筆者不想揣測政府限制中國人在外國媒體中擔任記者的原因。中國並非缺乏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的傑出記者,例如《財經》雜誌創始人胡舒立,例如調查報導記者王克勤等等。如果中共政府給予中國公民,特別是優秀記者在外國媒體擔任記者的機會,這對於中國在國際上擴大影響力,更多發出自己的聲音的需求來說,無疑是利遠遠大於弊的。

在過去的三十年內,中國經歷了對媒體逐步放開的過程。在九十年代中以前,按規定,外國駐華記者與新聞機構還只能全部設籍在外交公寓。這一規定已經廢除。自2007年開始,根據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條例》,外國記者離開北京去外地採訪,已經不再需要與當地外辦先行聯繫,只要徵得被採訪對象的同意即可,這是一大進步。目前,已經有港台人士開始在大陸媒體做記者,這也是個進步,必須鼓掌鼓勵。自2003年起,筆者就開始呼籲中共政府允許大陸、港台籍人士在外國駐華媒體中擔任記者職位,卻至今未獲結論。

中共政府和外國媒體,本來是最有理由善待中國雇員的方面,但是這兩方面卻都有意無意的虧待了外國媒體的中國雇員。

中共政府更應該更公平對待這些人,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寬鬆、有利的工作環境。雖然外交部是此政策的執行者,但外交部卻並不是唯一的政策制定者,其他有關部門如中宣部、國新辦、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公安部和安全部等都在影響著相關政策的走向。儘管如此,允許中國公民在外國駐華媒體中擔任記者職位一事,卻在中國崛起,日益需要樹立國際形象和在國際社會擁有話語權的背景下顯得日益迫切了。雖然有「丟掉飯碗」的風險,可筆者還是希望早日看到「人盡其用」,和外國駐華媒體新聞制度正常化。(完)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110/18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