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回頭看全球金融風暴 其實各國受挫最嚴重是中國!



  經濟的目標是什麼,GDP嗎?中國一直認為自己的經濟發展的很好,但卻一直沒搞明白經濟的目標究竟是什麼,經濟的目標是民生,而不是GDP。國家的經濟目標是民富國強,民富是根本。中國人認為中國在金融危機中是贏家,甚至沾沾自喜,自我膨脹,甚至有人提出「中國模式論」,那我們先看看中國的民生究竟是什麼:


  1、人均收入與工資與其他國家比,一個美日韓的普通保姆月收入是中國一個普通一年的收入.有一條新聞,說中國在澳大利亞投資礦業,礦工年薪100萬,而中國的礦工收入是多少?

  2、教育:日本等國家的小學中學教育是免費的,只是書本和吃住費用自己付(包括最窮的朝鮮)。而中國城市的普通學校一年學雜費需要3000到5000甚至更高.

  3、醫療養老:日本等國家實行的是國家醫療保險,只要是日本人就有,醫院的費用個人只承擔30%,其他國家更低。而中國工資不高還要交30%的養老醫療保險,普通民營企業和個人很難有能力全部繳納養老金,13億人至少有8億沒有正常的養老醫療保險,平常人得重病就要傾家蕩產,甚至等死,大部分農村和城市老人沒有退休金。

  4、住房:中國的房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說,郊區和小城市的價格一班在3000左右,一套房子30到40萬是低的,但卻是普通工人15到20年的收入,對於稍微大點的城市30年到50年工資也不夠一套房子,而日本房子一班在5到10年的工資。

  5、交通:中國的交通費用是各個國家最高的。

  6、環保:環保的問題就不用說了,連水、空氣、土地資源都受到嚴重的污染,而且還在惡化。

  7、就業:中國的就業問題不是很好,而是很差,就業應該以保險繳納人數來統計,沒有正當和穩定職業和收入的比比皆是。

  8、消費:記得幾年前出現了一個報紙報導歐洲一個國家的殘疾乞丐在街上乞討,報導的目的是說明歐洲經濟問題,但那個殘疾乞丐是坐著輪椅,一個普通的乞丐坐著輪椅乞討,而在我們國家有多少殘疾人能買的起輪椅?很多農民和工人每年的消費還不足2000元,吃的是白菜,半年捨不得賣一次衣服,孩子上學的錢都沒有。

  9、勞動與生命保障。中國的礦難有多少?不會是世界所有其它國家礦難的總和還多吧?中國人死亡賠償是多少,國外的是多少?死亡率又是多少?

  以上是民生指標對比。我們再看看中國GDP的真實情況:看GDP要看GDP的組成,中國GDP的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耗費資源價值GDP:(浪費)

  2、體力勞動價值GDP(低價出賣)

  3、腦力勞動價值GDP (幾乎空白)

  4、破壞環境GDP (負值很嚴重)

  5、保護和修復環境GDP(負值)

  6、重複建設和閒置建設以及破壞建設GDP(負值)

  7、合理建設GDP (很少)

  8、價格與資本炒作因素GDP(很多,但沒意義)

  9、民生事業GDP (極少)

  同樣的指標歐美和日韓:

  1、資源價值GDP:(很少,甚至在儲存)

  2、體力勞動價值GDP(很高,價格也高)

  3、腦力勞動價值GDP (很高)

  4、破壞環境GDP (極少)

  5、保護和修復環境GDP(注重保護,投入也高)

  6、重複建設和閒置建設以及破壞建設GDP(很少)

  7、合理建設GDP (一般,因為城市建設基礎好,並且政府控制)

  8、價格與資本炒作因素GDP(一般,政府規範和調控適度)

  9、民生事業GDP (很高)

  在中國,發明和高科技開發上的占的比例很低,電子、生物、汽車工業等等本國技術幾乎是空白,大部分是歐美和日韓的技術;工人、農民的工資和收入比不上其它國家的十分之一;而一棟樓的勞動力成本很低,大部分GDP在於資本利潤和土地收入。中國的資源出口和浪費所占的GDP非常高,出口企業幾乎是靠低價出賣勞動力、礦產等資源。而建築上來說,城市的道路、設施、建築等大多很難達到50年以上使用,設置很多道路建了一年就要維修,幾年就要重建。而環保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嚴重,不僅礦產,甚至連水、空氣、土地資源都受到嚴重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我們很多GDP是破壞環境和工人健康。

  所以,中國的GDP是以廉價勞動力、資源、破壞環境、重複建設、大興土木、資本與價格為主。而歐美和日本是以科技等腦力勞動、高值體力勞動、合理建設、環境保護和民生為主要。也就是說中國的GDP構成不合理,這種GDP越高對民生危害越大。而真正社會需要的GDP是不高的。

  對於GDP還有一個問題,中國付出那麼大的代價賺來的GDP作用是什麼,用在哪裡?回答:養活日美姥爺們。 資源給他們,勞動力廉價賣給他們,最後還把換來大把的錢借給美國化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讀者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10/18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