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小弟不總聽大哥話 為何中南海還把把朝鮮當寶貝

—何清漣:北韓── 中共的長期「戰略資產」

作者:

何清漣:北韓── 中國的長期「戰略資產」
11月23日,北韓炮轟韓國延坪島,舉世聚焦朝鮮半島。Getty Images

11月23日朝鮮炮轟韓國延坪島後,世界多國均對此表示譴責,並認為北韓的主要盟友中共應該向平壤施加更多壓力,促使北韓改變其行為方式。中國表示對此事關注,但還需要了解「事實真相」。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媒體不僅不譴責北韓,卻莫名其妙地要求美韓克制。

國際社會盯准中共

各利益相關國如南韓、日本及美國等國卻認為中共應該負起相應的責任來。11月24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分別與美國、日本、英國等多國領袖舉行「電話峰會」,敦促國際社會採取共同措施,向北韓(中國稱朝鮮)的盟友中國施壓,促使其約束平壤。美國總統說,就北韓炮擊延坪島的挑釁行為,中國應向北韓做出明確的表態。中國方面至今的唯一表態是反對美韓兩國在中國專屬經濟水域進行軍事演習。

每當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加劇,世界各國就會將眼光齊刷刷地轉向中共。中共是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儘管國際間對北韓實施制裁,但是中共仍然向平壤提供政治支持與大量經濟援助。國際社會對中朝關係一直有一種占主流地位的解釋,中共希望世界太平,也希望北韓不要惹亂子,只是管不住這位胡作非為的「小弟弟」。直到這次北韓炮擊延坪島後,一些媒體仍抱持這一看法,如《紐約時報》11月23日發表的文章「北韓依賴北京,卻不是很聽話」(North Korea Relies on China, but Tends to Resist Its Guidance)。

中共亞洲戰略遭遇的阻力

中朝關係必須放置在中國的亞洲戰略這一大背景當中考察。冷戰結束後中共的外交戰略已經調整過兩次。第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確定的戰略是聯歐制美,希望世界形成美歐中三大巨頭的多極世界。但至本世紀初,隨著中共在東南亞影響日大,歐盟困難重重,中國放棄了「聯歐制美」之策,改為三個層面的外交攻略:一、大國外交(指美國);二、周邊外交,指東南亞鄰國;三、資源外交,即對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資源合作。近十餘年來,中國努力尋求的是美國承認其為平起平坐的戰略性夥伴,並在亞洲樹立區域性霸主地位。

中共對周邊國家提供的經濟推動力無疑受到歡迎,與韓國、泰國、印尼等的關係也變得友好。但最近兩年尤其是今年,中共的亞洲戰略遇到了阻力,原因有二,一是經貿問題,二是領海糾紛。

在經貿方面,東協國家對自己過度依賴中共開始感到不安,認為中共與東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可能會把東協變成中國產品的傾銷地。哈薩克斯坦官員也表示,中國大陸商品的泛濫嚴重削弱了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中亞不少國家開始懷疑,中國慷慨提供信貸的目的是什麼?經貿利益是否需要以犧牲政治利益來做償還?在領海糾紛方面,中共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島嶼爭端問題上立場轉趨強硬,特別是中共政府把南海主權視為中共的「核心利益」並要求世界尊重的提法,在鄰國引起恐懼和猜忌,天安艦事件終於促使它們靠攏美國以求平衡。這些國家藉此表示,一個更加強硬的中共不符合亞洲許多國家對中共崛起的期望。

根據中共近年在亞洲地緣政治上姿態與策略,可以預測,中共將通過這次北韓炮擊延坪島事件測試國際社會對其亞洲戰略的底線。如果將今年早些時候發生的天安艦事件、中日釣魚島衝突事件聯繫起來,這可以視為中共今年第三次試探。

中共扶持北韓為哪般?

金正日的目的不難理解,還是玩以前那套「一石二鳥」老把戲:既在國際舞台上耀武揚威了一把,有助於提振國內支持力度,同時還想藉此敲詐一點物質援助。外界難以摸透的是中共政府何以要在北韓日益被國際社會孤立之時,不惜工本地向其提供糧食和能源等各方面的援助。

中共這樣做,當然是考慮到自身利益。只是這自身利益包括的內容,除了外界早就知道的借北韓牽制日本、南韓、台灣以維持東亞地區的平衡,藉以維護中國在亞洲地區的所謂核心利益之外,還有一種不便宣之於口的利益,即藉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中共近年來經濟增長迅速,GDP總量早就進入世界前列,但由於本國人權狀況極其惡劣,生態環境迅速惡化,在有關環境、人權等國際性的議題上為了使自己避免遭受批評,不惜投入巨資玩各種伎倆,頗為國際社會不齒,被譏之為在要地位時希望坐在前排,需要承擔責任時卻坐在後排,在國際社會缺乏一個大國應該有的影響力。而北韓的存在及其在中國默許下的持續搗亂,就是一個持續把中國推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幕後推手。有論者如此評價:「很難想像,沒有北韓這個麻煩製造者,西方的領導人是否還會如此頻繁的想起他們的中國同事,這對急需舞台展現大國風采的中國領導人來說,顯然是很失落的」。

綜上所述,於中共來說,北韓偶爾的「不聽話」,在某件具體事情上可能是負擔,但考慮到東亞地區的長期戰略利益,北韓不失為中共的一份「戰略資產」。因此,中共不會輕易放棄北韓。在處理中短期負擔的同時,還試圖從長遠角度穩定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資產價值。美國一些智囊機構的研究人員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外交關係學會的尼古拉斯.劉易斯(Nicole E. Lewis)今年早些時候發文指出:「已經是時候認識到中國不願意支持美國對北韓的戰略,也是時候認識到中國可能會是絆腳石而不是解決僵局的幫手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看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15/18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