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利比亞戰爭 歐巴馬緣何如此低調?

「歐巴馬是最高司令官(comman der-in-chief),還是最高觀眾(spectator-in-chief)?」

歐巴馬是最高司令官(comman der-in-chief),還是最高觀眾(spectator-in-chief)?」

  此話出自21日的美國媒體之口,是在諷刺美國在空襲利比亞開始後,總是強調自己不是「主導者」而是「支援者」,表現得非常消極。

  據《紐約時報》指出,與以往不同,美國此次軍事介入利比亞局勢時「罕見地謙遜」。據分析,這是因為種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首先,美國擔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尚未結束的情況下擴大戰線,就會同時打「三場戰爭」。美國在過去10多年的兩場戰爭中付出了數千名士兵的生命,已陷入極度的「戰爭疲勞」。而且,今年財政赤字也創下歷史最高的1.4萬億美元紀錄。

  讓美國遲疑的原因還有,無法保證以現在的方法可以在短期內除掉卡扎菲。通過空襲最終「除掉卡扎菲」的可能性顯然非常有限。但美國已數次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投入地面部隊」。

  另一個因素就是無從面對「後卡扎菲時代」。卡扎菲政權滅亡後,如果戰爭在還沒有形成新勢力能接管利比亞並保持穩定情況下結束,那麼激進的伊斯蘭勢力就可能乘虛而入,引發更大的混亂。據悉,美國認為向叛軍移交政權太危險。

  此外,歐巴馬從上任初期開始一直努力擺脫布希的「單方面外交」。因此,就歐巴馬而言,國際社會不友好的輿論也是一種負擔。

  更何況,美國國內政治勢力完全不扶持奧馬巴政府。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斯-雷提南(共和黨)批評說:「歐巴馬沒有對本國國民明確表明美國的安全以及目標。」日裔美國國會眾議員麥可-本田(民主黨)則表示:「美國憲法只對國會賦予『宣布戰爭』的權力。這次空襲表明了美國的民主主義並未真正兌現。」

  然而,大多數觀點認為,美國的這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將不會持續太久。總而言之,這場戰爭的「命運」掌握在美國手中,而美國不管採取怎樣的方式,必將為儘快解決利比亞事態而採取主導作用。華盛頓的一位消息人士說:「其實美國比誰都清楚不管怎麼躲避,最終最大的責任或譴責的矛頭都將指向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23/19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