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百年酒轎現身成都 木器專家稱也是第一次見

王先生的四個酒轎、酒罐

清光緒年間,川內一深宅大院內賓客盈門,各式珍饈美味已上桌,只欠美酒。主人一個眼色,鬟便心領神會。少頃,兩壯碩挑夫擔著一壇美酒緩步而來……眾賓客的目光卻早已被那盛酒罈的精美木器虜獲,木腳柔美的線條、大紅的硃砂底漆配以精雕鎏金的牡丹裝飾,主人富貴和品味不言自明……

2010年,從事雜件收藏二三十年的王全(化名)得到一個好消息,好友從川南意外得到幾件好東西。老王走南闖北也算見多識廣了,而當四個工藝精美,保存較好的木質酒架和酒罈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還是驚呆了……

意外得寶

精美酒轎愛不釋手


王全從事收藏古玩數十年,見多識廣,但去年到一友人家中探訪時,見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木架子,覺得十分神奇。好友割愛後便在家仔細研究,初步認定此木架與酒罈的運輸緊密相關。

昨日上午,記者在王全家中看到,木架子一共4套,保存較為完整,由楠木與青釉瓷罐組成,形狀很像木製宮燈,大小款式不盡相同。高的約有80cm,矮的也有 60cm。木架均用楠木精雕細琢,上端雕有龍首、鳳首或牡丹圖案,並飾以鎏金,配上硃砂底漆,尤其是稍矮的龍首木架,四根木條都模擬竹節而做,形象生動逼真。一個木架上書有晚清款識,註明年份為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另一個木架上寫有「丙午年」。

每個木結構都備有活門,便於開啟,正中放置一隻瓷罐,釉面光潔,古樸典雅,很像出自彭州桂花窯的瓷器。其中一個瓷罐外側書有「酒」字,因而推測此青釉瓷罐為當時的盛酒器。

木架上還放有鐵環附系棕繩,王全判斷應該是由兩人用扁擔抬著走,狀如抬轎之態。思及如此,王全便與友人戲言,稱該木架為「酒轎」。

酒轎載酒入席

非常具有觀賞性

王全說,古人對酒歷來尊重,對飲酒的重視可能會導致其採取一種隆重而又謹慎的辦法———用轎子抬酒。古時候,能乘坐轎子的人非富即貴,用八抬大轎更是貴上加貴。但中國的酒卻大大方方「坐著轎子」從酒窖來到宴會桌上。用「酒轎」載酒入席,極具觀賞性,反映了清末四川富裕士紳的獨特品味。

明清以來,「雅」的文化一直持續。明代文士沈春澤為友人文震亨的《長物志》作序道:「夫標榜林壑,品題酒茗,收藏位置圖史、杯鐺之屬,於世為閒事,於身為長物,而品人者,於此觀韻焉,才與情焉」。可見紳士的物質生活不僅為了豐衣足食聲色犬馬,更為了凸顯自身的才情。通過特殊的運輸手段,楠木雕花酒轎也豐富了宴會的內涵,形塑了四川富裕士紳的身份。

王全說,這是中國酒文化史上的新發現,它填補了中國傳統的盛酒器之載具的空白,似乎今後有必要在酒具分類中增加一個新的器物了。

木器專家:

珍貴酒轎頭次見,民俗價值很高


岳照貴第一眼看到圖片上製作精美,保存較好的酒轎時,目光一時捨不得從上面移開。作為成都市收藏家協會鑑定委員會的木器類專家,多年見過各種精湛工藝的木製品,雖然王先生圖中所示的酒罈他也有,但專門為酒罈量身定製的木架子,他還是第一次見。

岳照貴說,從器形來看,這就是搬運酒罈的一個木架子,但十分珍貴,比起酒架來,王全起的「酒轎」更加雅致。雕刻的牡丹花象徵富貴,龍首下用木條模擬的竹節製作精美,象徵「節節高升」,硃砂漆,鎏金……這些元素全部集合在小小的酒轎上,岳照貴推測,酒轎的主人相當講究,對生活有很高的要求和品味。一般老百姓家中的酒罈在搬運時,多採用將酒罈放進稍大的竹簍,周圍塞稻草防撞的方式。岳照貴認為,用如此精美的酒轎運輸,在當時應該很洋盤。

在設計上,可拆卸的一隻木腳只用上下兩個活鐵鉤固定,最大化地方便了酒罈的裝卸,十分科學。從酒文化研究方面來看,這樣的酒轎非常珍貴,很有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成都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731/21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