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外賣or帶飯?上班族午餐怎麼吃營養又健康

在營養中,要求合理分配一日三餐,有講究「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的說法。

 在營養中,要求合理分配一日三餐,有講究「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的說法。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七章也指出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占30%~40%,晚餐應占30%~40%,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進行為宜。要天天吃早餐並保證其營養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常在外就餐,儘可能與家人共同進餐,並營造輕鬆愉快的就餐氛圍。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來自零食的能量應計入全天能量攝入之中。可是午餐究竟怎樣吃才健康呢,一起跟小編來看看。

  何為健康午餐?

  據營養專家介紹,超過七成出外進食的白領人士習慣於在茶餐廳及快餐店用膳。他們多吃一些高脂食物如排骨、牛腩及雞翅等,這些食物含有高飽和脂肪,對心臟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 健康的午餐應以五穀為主,配合大量蔬菜、瓜類及水果,適量肉類、蛋類及魚類食物,並減少油、鹽及糖分。

  ◆ 營養午餐還得講究123的比例,即食物分量的分配:六分之一是肉或魚或蛋類,六分之二是蔬菜,六為之三是飯或面或粉(即三者比例是1:2:3)。

  ◆ 午餐中的三低一高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即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維。

  午餐不能「掉鏈子」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但要做到三餐均衡營養還真不容易,尤其是匆匆忙忙的那頓午餐,很多人往往是應付了事。

  人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很強,一兩餐吃不好看不出什麼問題,但一兩年、三五年下來,早晚會出問題:疲勞失眠腰酸背痛、手腳麻木等一系列亞健康症狀甚至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出現時,為時已晚。

  所以健康工程要從點滴做起,白領一族看似簡單的午餐問題,學問其實一點兒也不少。

  午餐必備內容

  必備之一: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早餐一般占全天熱能的30%,午餐占全天熱能的40%,午餐的碳水化合物要足夠,這樣才能提供腦力勞動所需要的糖分。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於穀類,宜選擇澱粉含量高的穀類,如米飯、麵條等,避免含蔗糖較多的食物,如甜食、飲料等容易引起肥胖,不宜作為主食。午餐若選擇米飯,量宜在75克至150克。

  除了選擇穀類,午餐中若有粗糧就更好,這樣下午的血糖會更穩定,釋放緩慢,使大腦中的糖來源更持久。粗糧可選擇玉米、紅薯等。

  必備之二:高質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幫助穩定餐後血糖,為人體提供能源。高質量的蛋白質來源有肉、魚、豆製品。但由於有些高蛋白質食物脂肪含量也高,因此要控制好攝入量,最好多選擇脂肪含量少的豆製品和魚類。以肉類為例,午餐時純肉類在75克左右比較適當。

  一些白領因擔心身體發胖,午餐時刻意少吃米飯等主食,其實當身體需要的主食不夠時,會相應地多吃肉類或油膩食物,這樣更容易發胖。

 必備之三:維生素、纖維素不可少

  維生素和纖維素的來源主要是水果和蔬菜。人體一天所需要的蔬菜量為300至500克,水果為200至400克,午餐減半即可。午餐無論是在外面吃,還是自帶食物,都存在一個問題,很難攝入足夠的水果和蔬菜,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下午茶時再吃些水果;另一個是晚餐時多吃一些蔬菜。

  如何吃好午餐?

  營養師指出,長時間不注意午餐質量,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因此,人們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只吃八分飽。進食午餐後,身體中的血液將集中到腸胃來幫助進行消化吸收,在此期間大腦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如果吃得過飽,就會延長大腦處於缺血缺狀態的時間,從而影響下午的工作效率。

  2.食物搭配要合理。白領與藍領所需午餐的內容有很大不同。藍領族在午餐中應適當增加主食量,至少攝入150克。米和面是最好的主食,若能加些豆類,營養會更完整。吃飯前,最好有一盤以生菜為主的沙拉菜。其中各式芽菜、生堅果都是很好的選擇。

  3.很多女性午餐不吃主食,認為不攝入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殊不知,長此以往,不但可致營養失衡,還會引起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感冒、過敏、皮膚感染等疾病。另外,經常在食堂吃午餐者要少吃餡餅和燻肉等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主菜可以選一份魚或肉,配一些綠色蔬菜。然後,來一份酸奶、一小份果泥或水果沙拉。

  保證午餐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才能讓身體各項機能高效運行,一天的工作也就隨心所應。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905/21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