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當紅女星學歷低賺錢多:周迅和范冰冰都是中專畢業

當紅女星學歷低賺錢多:周迅和范冰冰都是中專畢業(組圖)


  范冰冰(資料圖)

  
當紅女星學歷低賺錢多:周迅和范冰冰都是中專畢業(組圖)


  周迅(資料圖)


  「這么小的孩子,天天談的都是拍戲、戀愛,那學業怎麼辦?」當14歲的徐嬌談起在電影中的「初戀」時,一位中年女士擔憂不已。

  近日,電影《星空》在京首映,5年前《長江七號》中的「假小子」徐嬌如今搖身一變,成為14歲的妙齡少女;不過當她大方表示自己在影片中的「初戀」很甜蜜時,還是讓不少在場人士大吃一驚。在徐嬌這個年齡,學習或許才是她本人和外界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在從藝生涯中,學歷到底對於影星來說有多重要?國內和海外情況大不相同。記者經過統計發現,中國越大牌的影星,學歷就越低,但他們片酬和代言費反而很高;而在好萊塢則相反,有了學歷之後,不僅能讓明星在好萊塢站穩腳跟,而且高片酬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不少。

  2006年,9歲的徐嬌因為主演周星馳執導的《長江7號》一炮走紅;2008年,同樣9歲的林妙可因為現身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萬眾矚目;2009年,當時13歲的趙文浩為了出演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與其就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在學業問題上發生分歧,外界一度傳言他最終退學。

  中國這些小影星跨入演藝圈後,廣告代言、影視劇的拍攝層出不窮,他們都不可避免地忽視了學業。在中國演藝圈中,難道學歷真的不太重要?

  影星越大牌 學歷越不高

  記者對票房前100名的電影主演進行統計,發現有專科、本科學歷的演員有51位,占66%(不少影片的主演是重合的);有初中學歷的占15%,比例僅次於本科生。這51名本科生明星中,姜文章子怡趙薇陳坤黃曉明楊冪等人都是中央戲劇學院或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

  儘管66%影星算是「高學歷」,但記者發現,中國從業藝人中,大牌明星基本上都是低學歷。資歷深的影星,如李連杰,畢業於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是中專學歷;其「師弟」甄子丹也是一樣;而與李連杰平起平坐的成龍則只有小學學歷。

  新生代影星中,周迅范冰冰等人也都是中專學歷。當然,不少影星走紅後都選擇到一些名校進修,為自己的學歷「鍍金」,像趙薇這種走紅了還能堅持到北京電影學院上研究生的,鳳毛麟角。

  讀書不多 片酬居高不下

  那麼,影星的學歷高低是否會影響他們的片酬呢?

  此前,曾有媒體統計出片酬最高的10位演員,除鞏俐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外,其餘九位明星都是高中以下學歷,這說明學歷低並沒有影響他們成為國際巨星。而像《武林外傳》(電視劇版 電影版)中的「呂秀才」喻恩泰 微博,頭頂著博士帽反而難走紅。

  在記者統計的演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演員規模最大,但他們在片酬上卻並沒有「拔尖兒」。統計數據顯示,中專以下學歷演員平均出場費最高,為83.845萬元,平均代言費為兩年625萬元;大專以上學歷則最低,平均出場費39.19萬元,平均代言費為僅396萬元。

  出場費、代言費和學歷的負相關關係也存在於片酬中。對近40位明星的片酬統計,相對較低的高中以下學歷演員片酬為4811萬元,高中學歷演員片酬為1451萬元。低學歷演員片酬幾乎是專科以上學歷的6倍。

  海外影星

  近日,《哈利·波特》系列的女主角艾瑪·沃特森暫別演藝圈,投身名校忙起了學習。從童星轉變成了牛津才女(2009年艾瑪考入美國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2011年轉到牛津大學讀大三,大四回布朗),艾瑪·沃特森對於自己的學業一直念念不忘。

  而看過電影《社交網絡》的人應該記得電影中的一段台詞:「哈佛大學出了19個諾貝爾獎得主、15個普立茲獎得主、2個未來的奧運選手和1個電影明星。」而這一個電影明星,便是指新晉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與艾瑪·沃特森相似,娜塔莉·波特曼也是童星出身,卻在紅極一時的時候投奔了哈佛大學。

  與中國演藝圈學歷與片酬狀況相反,好萊塢貌似更加追求「頭腦」。記者發現,有了學歷之後,不僅能讓明星在好萊塢站穩腳跟,而且高片酬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不少。

  好萊塢追求

  「高學歷、高片酬」

  隨手翻翻好萊塢影星的履歷表,很早就從學校 「畢業」的明星似乎很會演戲,但更多的還是念過大學的明星,甚至還有碩士和博士。好萊塢明星對於正規學歷的追求令人驚訝。

  記者統計了52名好萊塢演員,發現本科以上學歷的有23人,高中學歷的有21人,高中以下學歷的有7人。片酬方面,數據顯示為學歷越高,平均片酬也越高。

  根據2010年好萊塢片酬排行榜來看,前十名的影星中,湯姆·漢克斯、布拉德·皮特、梅爾·吉普森以及茱莉亞·羅伯茨等6人都是大學畢業,比例高達60%。而威爾·史密斯、艾迪·墨菲、約翰尼·德普以及金·凱瑞是中學學歷。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03/22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