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葉企孫:「地雷戰」背後的科學家

 作者: 徐百柯   yeqisun
年輕時代的葉企孫

直至今日,葉企孫,仍是一個罕為公眾所知的人物。

在《地雷戰》這部著名的電影中,你絲毫看不見當年愛國學生的蹤影,種種巧妙的地雷和神奇的炸藥,全部是農民兄弟創造發明的。

事實上,這段歷史的真相是,抗戰初期,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葉企孫最親密的學生熊大縝投筆從戎,到呂正操將軍領導的冀中抗日根據地,利用專業知識為部隊製造烈性炸藥、地雷、雷管、無線電等軍需品。後葉企孫又派一批清華師生職工穿越日軍封鎖線進入冀中,以技術支援抗日游擊戰。同時,他本人在天津,在日軍監視下組織大學愛國師生秘密生產TNT炸藥、無線電發報機等,偷運至冀中供應抗日部隊。

美國外交官曾深入抗日根據地考察,回國後在報紙上撰文,稱冀中的各色地雷不遜於美國的火箭,美國掌握的技術中國的晉察冀都有了。

國難當頭,超然的教授挺身而出。在另一場災難中,超然的葉企孫卻未能倖免。

熊大縝從軍後不久,被懷疑為鑽入革命隊伍的特務,由晉察冀軍區「鋤奸隊」秘密逮捕並處決。

「文革」開始後,熊大縝特務案被重新提出並進一步調查。連普通國民黨員都不是的葉企孫,竟被誣為國民黨中統在清華的頭子,說熊大縝是受他的派遣打入根據地,他向抗日軍民提供的援助,也被說成是來自國民黨反動派。

院系調整中調至北大的葉企孫,被紅衛兵揪鬥、關押、抄家,並被送往「黑幫勞改隊」,突然受到的刺激,曾使他一度精神錯亂。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關押,在押期間,受過8次連續提審,寫過多次「筆供」。關押一年多以後,由於「內查外調」查無實據,他被放回北大,在特務嫌疑犯的莫須有罪名下繼續受到打擊和監視。

當時葉企孫住進北大的一間斗室,本來風度翩翩的名教授,腰已經彎到了90度。然而就在葉企孫身陷囹圄—後來人們稱這是他生命中最晦暗的時日—被逼 「交代」為什麼會被國民政府選中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時,他仍坦然且不無自傲地回答:「據吾推測……是因為吾對於各門科學略知門徑,且對於學者間的糾紛尚能公平處理,使能各展所長。」

試問,即便在今天,能夠「做到這份上」的,有幾人?

葉企孫本人是哈佛大學博士,上世紀20年代,他在測定普朗克常數這一實驗物理學的重要課題上,獲得當時的最佳數據,曾長期在國際上沿用。

歸國後,他創建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理學院,並長期掌舵。他當年延聘的教師熊慶來、薩本棟、周培源、趙忠堯、吳有訓等,物理系學生王淦昌、趙九章、錢偉長、錢三強、王大珩、朱光亞、周光召等,理學院其他系學生陳省身、華羅庚、袁翰青等,不下六七十人,幾乎都成為國內外科技界的精英和科學院院士。

清華教授曾昭奮讚嘆此為「神話般的成績」。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文匯讀書周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24/22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