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地方政府扛不住 鄂爾多斯率先推出救樓市計劃

 近日,鄂爾多斯市政府攜手當地各大銀行,力推2012年「貸款倍增計劃」:明年貸款投放總量在2011年的基礎上增長一倍,以全面救助該市1200多家企業。


  近日,鄂爾多斯市政府攜手當地各大銀行,力推2012年「貸款倍增計劃」:明年貸款投放總量在2011年的基礎上增長一倍,以全面救助該市1200多家企業。

  有觀點指出,這是鄂爾多斯市政府的「托市之舉」。迫於地產調控及經濟再次探底的壓力,明年地方政府可能出現「托市潮」。

  鄂爾多斯市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堅決否認「托市論」,不過坦承「政府目前確實在調整樓市,以促進其健康發展」。

    拋出「貸款倍增計劃」

  鄂爾多斯一家房企營銷總監張明(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今年8月以來,當地在 售樓盤幾近零成交。9月「蘇葉女案」的出現,將該市房地產業最大資金來源的民間借貸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介紹,「蘇葉女案」後,鄂爾多斯民間借貸趨向謹慎,銷售回款這條路也因為成交的僵持暫時被切斷。兩相受壓之下,目前鄂爾多斯近400家房企沒幾家不缺錢。

  10月18日,鄂爾多斯市政府官網發布的 《廉素主持召開鄂爾多斯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第四季度經濟工作和規範金融秩序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等事宜》消息顯示,在「蘇葉女案」發近一個月後的10 月14日,鄂爾多斯代市長廉素主持召開市政府會議。廉素在會上指出,「國內金融信貸和房地產政策繼續緊縮,給我市的金融和房地產業發展帶來一定衝擊。」因此呼籲「各金融機構要加強與上級機構的協調爭取,千方百計擴大信貸規模,保持充足的資金流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是要加大按揭貸款投放力度,促進商品房銷售。」

  會議討論並原則同意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於規範金融秩序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3條指導方針:

  一,積極推進市內現有房地產企業的整合重組,尤其是資金相對充足的大中型房企對資金相對緊張的中小型房企的兼併重組;

  二,為了配合房企間的重組,設立城市發展基金。鄂爾多斯市級財政首期出資1億元,吸納市內外大中型企業、社會資本和部分產業資金共同注資,成立鄂爾多斯市城市建設發展基金,推動和支持市內房地產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三,積極促進存量商品房銷售。措施包括各旗、區政府可以根據財力狀況和保障性住房需求,適當購買符合條件的普通商品房作為拆遷安置房、限價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房源。此外,引導入駐鄂爾多斯的大型企業為單位職工集體購買商品房,以在淡市之下增加市場購買需求。

  12月20日,鄂爾多斯官網發布的《鄂爾多斯市政府召開銀企對接會》消息顯示:12月17日下午,鄂爾多斯副市長李世鎔主持召開了銀企對接會。會議要求各金融機構和銀行儘快制定2012年「貸款倍增計劃」,市委、政府將把各金融機構和銀行的「貸款倍增計劃」落實情況,作為2012年年終考核的主要指標。

    「托市」還是「救經濟」?

  「貸款倍增計劃」的手筆相當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鄂爾多斯官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鄂爾多斯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為1562.128億元,而今年前9個月,餘額為1835.0201億元。

  一位鄂爾多斯當地的學者表示,自10月起,鄂爾多斯的金融放貸量迅速萎縮。按其計算,2011年全年的銀行放貸量約2000億元。以此來算,年度同比增長率約30%。而根據「貸款倍增計劃」,2012年再同比增長一倍。

  記者獲悉,為了配合「貸款倍增計劃」,在前述銀企對接會後,鄂爾多斯政府要求市直各有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將相關項目的貸款材料在12月底前準備好,並提供給銀行和金融部門;而銀行和金融部門也需及時提前向上級匯報銀企對接的有關進展情況。

  有學者對此評論說,這是鄂爾多斯市政府 「赤祼祼的救市計劃」。本次「救市計劃」,表面上看,面向的是全市各大產業,而不是專門針對房地產業。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鄂爾多斯,很多企業的業務鏈條上都有房地產業務。因此可以推斷,最終房地產業將從中受益巨大。

  該學者同時提醒說,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我國推出的4萬億救市計劃,直接導致後來全國樓市掉頭直上。鄂爾多斯的「救市計劃」,與4萬億救市計劃殊途同歸,相信會產生異曲同工之效果。

  鄂爾多斯市政府相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確認存在以上相關救助政策,但否認此舉意在托市,而是在「拯救地方經濟」。

    警惕地方鬆動樓市調控

  事實上,地方政府有「托市之舉」並不鮮見。此前,廣東佛山、遼寧大連和海南海口等城市,皆傳出或實際發生地方政府對地產調控暗自鬆動的情況。

  對此,張明認為,基於地產調控下地方財政以及經濟二次探底壓力下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很多地方政府存在鬆動地產調控的內在衝動。

  駿豪地產主席張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伴隨著經濟二次探底可能性的增加,以及土地財政的進一步萎縮,明年全國「兩會」後,基于振興當地經濟和拯救地方土地財政的需要,一些地方的地產調控政策還將鬆動。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曾表示,明年一些地方地產調控政策將面臨鬆動傾向,主要方向包括兩個:限購令和以限貸為代表的信貸政策。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也認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下,明年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會以救經濟的名義,對一些地產調控政策暗自微調,比如調整限購範圍和力度、將限購轉化成限價、降低房貸門檻、加大房地產開發貸支持等。不過,鑑於輿論壓力,相關政策的微調更多會以暗調方式出現。

  有專家指出,在地產調控政策效果初顯的當下,應警惕明年「兩會」後一些地方可能出現的「托市潮」。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22/22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