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官媒突發文呼籲政改 輿論雖歡迎仍多詰問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各界希望官方有所行動推進中國包括政治、經濟、司法上的改革。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星期四發表標題為《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的評論,認為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

中共十八大即將在今年下半年召開,今年也是鄧小平南巡20周年,文章認為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方位,也對改革中的問題進行了剖析,認為中國從「摸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在發展過程中矛盾和利益關係越來越複雜,阻力也越大,文章並用「難啃的硬骨頭」來形容碰到的阻力。

對於繞不開的體制阻力文章表示,「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鬆,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北京維權律師江天勇向本台表示:人民日報這個說法我很贊同,雖不能完美的改革,但不能不改革,我覺得單從這個來說是對的,就是無論如何應該改革,哪怕這個改革不完美,本身因為不完美才需要改,也就是說反正不能不改,我覺得人民日報說的代表了當局現在面臨的困境,並且是希望往前走,八九年後政治體制改革陷入了停滯的狀態,導致經濟方面的改革就無法通過政治方面的改革來提供保障。

該評論被轉發到微博不到三小時,已被轉發3000多次,有成千網友進行評論。有的甚至用這篇文章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提並論,認為這是改革的春天到來的跡象。但是更多網民認為這是當局做刻意的輿論導向,安撫民心,避免中東式的暴力革命。
 
新浪網民悠悠仁者說,改革就是改良,不改革就會暴力革命,代價很大。

網友李討嫌認為,三權不分立,言路不廣開,壟斷不打翻,民主不票選,改革是不可能的。

華中科技大學工科博士阿睦瓦在新浪微博表示,「這種體制內的改革,如果沒有意外,應該不過是一次洗牌,附帶些許領域的開放;不承認、不引入體制外的力量,它將以運動式的鬧劇告終。人民日報的這篇評論,在政改方面毫無誠意!」


也有民眾認為,文章的作用終歸與喊口號一樣,並沒有實際行動。也有網民說「但願這是真的。」

經濟學家韓志國在微博中曾表示,「沒有政治改革就沒有市場經濟,經濟改革的本質是釋放私權利,政治改革的要義是制衡公權力。中國的要害是沒有私權利的保護機制,公權力過多、過深、過久地壓抑和侵犯了私權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權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制衡,釋放私權利的過程就無法持續,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經濟。」

湖北異議人士秦永敏向本台表示:大家都看到了中東國家不改革,緊接的一個個倒台,全世界將會只剩下十來個專制國家,所以對於當局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要考慮是和平轉型還是非和平轉型,不主動走向憲政民主制度,就必然走向社會大騷亂,政治內戰等。

秦永敏在上個月對當局的政改提出了建議及呼籲,認為去年開始的民主浪潮值得中共政府學習,他列舉了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國家地區政改發展模式提供參考。秦永敏認為保障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和一切公民權利入手,通過官民協商一步步的向前推進中國的民主化進程。

「廣開言路」才能推進改革,但是近幾年來「因言獲罪」的事例愈演愈多,而且網絡禁言越來越嚴重。改革開放的今天,非但沒有看到言論廣開,反而逐步實現了網絡名字和敏感詞屏蔽。而向當局建言獻策或者向公眾說明真相的人反而會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論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224/23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