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 中國變數:溫家寶計劃搞一場金融革命

  《明鏡周刊》4月5日寫道:"溫家寶是世界政治中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他作為總理引導共產黨中國的命運已將近10年,同時表現為市場自由主義者。這位普通教師的兒子一再要求開放中國。"

  文章認為:"他的講話之明確非同尋常,針對國家銀行,也針對國家本身。但是,溫的很多要求最終常常很少實現。專家們在爭論,他是一個有心要做超出黨所許可的受阻的改革家呢,還是一個中共用來裝點進步門面所塑造的形象。"

文章指出,"總理的角色或許難以捉摸,但他的表態是個信號,表明市場自由派與保守派作鬥爭,關係到中共的靈魂。溫家寶那樣的自由派幹部想逐漸開放中國,想要更多的市場經濟。為此,他們必須消除阻力。

  "時間逼人,因為這個超級大國的增長模式已經過時。中國向其主要銷售市場美國的出口疲軟,因為美國經濟增長緩慢。其它亞洲國家作為廉價生產國取代中國。……"

  "中國若不對其增長模式加以改革,下坡的勢頭將會加速。經濟增長不夠有力,就無法創造就業,工資會停滯,這個國家就會面臨社會動亂。現在的局勢就很危險。……"

  文章說,"銀行不想放棄保障自己高額利潤的現有模式。在黨內及其最高領導層政治局中,有一個對自由市場持批評態度的保守派,遊說者和理論家也加盟抵制金融體系自由化。"

  該刊認為,以溫為代表的改革派"似乎占了上風。"然而,幾乎沒有人相信金融業會很快開放。"

  《世界報》4月5日讚揚溫家寶的表態,認為是"深思熟慮,指引方向,所以不能低估。因其背後是中國金融業的根本改變,無異於一場革命。

  "北京現在顯然已經決定加快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

  文章認為,"現在有兩種應對政策:傳統的社會主義方式可能會追究地下錢莊、禁止其業務。相反,自由主義的方式更是解決基本問題。這個問題在於,國家大銀行幾乎不給中小企業貸款,因為認為沒有必要。由於其利率是規定好的,它們面向國有大企業,將它們當作不會倒閉的貸款人。它們通過這種方式實際上擁有國家保障的利息好處。……"

  "顯然,主張自由主義取向的力量最近幾周在北京獲勝。……

  "這些改革宣告接二連三、如此之快,也和3周前中國權力中心發生的事件有關。3月14日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一夜之間突然被解除所有職務,他是左翼的代表,在自己的轄區復興對毛的崇拜,反對進一步經濟開放。他的下台是中國自1989年鎮壓起義以來的最大的政治動盪。

  "薄熙來下台以來,圍繞中國政治方向的權力鬥爭似乎已見分曉,改革派從此加快速度推進。所以,溫家寶的最新宣布也許不是最後的改革步驟。許多人估計很快會有進一步動作,比如放開銀行業利息,然後也會很快放開迄今在一個狹小區間內與美元綁在一起的匯率。"

  該報指出,"溫家寶可能在今後幾周會維持改革的速度,因為留給他實現決定性變革的時間不多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407/24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