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朱家台:北京暴雨人禍四鐵證

—──民怨沸騰六問胡錦濤

作者:

如此喪事當作喜事辦,將「北京暴雨」視為「道德口紅」的彌天大謊,讓網友紛紛怒髮衝冠:五千年文明古國正經歷一場萬年一遇的災難,即專制腐敗的災難!民眾立即總結了北京七‧二一暴雨是人禍的四大鐵證。

北京暴雨「61年不遇」是謊言

網上眾多考證鐵證,官方二十二日稱此次北京暴雨「六十一年不遇」,是「有記錄以來最大暴雨」純屬謊言,其實它小於一九六三年八月九日的北京暴雨。

據七月二十三日中國互動網上署名金世遺的文章《揭穿北京遇上六十一年最大強降雨的謊言》:「實際上北京市這次的二百一十二毫米降雨量還不如一九六三年八月九日北京市的日平均降雨二百六十五毫米大!」

經搜索,這一證據得到多個信息源佐證。《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二○○八年四月九日有《一九六三年洪水淹北京街道積水半米三十五人死亡》一文,其中說:一九六三年八月八日早八時到九日早八時,北京「北至昌平沙河、東至朝陽樓梓莊,包括整個城區在內的九百平方公里土地上,二十四小時平均降水量達到三百毫米。……但最大降雨還不在西城區,而在朝陽區。來廣營地區二十四小時降雨量為四百六十四毫米,超過北京市平均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

官方開始還直言是「近四十年來最大暴雨」,為何突然升級要將小於一九六三年的暴雨謊稱為超歷史?只因為網上揭露了此次暴雨死人超過了歷史──以死亡三十七人(實際上更大)打破了三十五人的紀錄!無法交待,只有欺騙百姓。但官方健忘,自己曾在五年前做奧運準備時,公開過一九六三年北京八‧九暴雨降雨量。現在撒謊,已經來不及了!

北京防洪排水規劃仍未落實

「北京市區防洪排水規劃」三十多年來一直沒有落實,是導致北京城市基礎設施空前薄弱的主要因素。《新京報》七月二十三日的《媒體五問北京暴雨應急》披露,二十二日,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坦言,「在應對本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標準不高;其次,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真實情況是,因為一九六三年北京八‧九暴雨災情的教訓,北京市規劃局在一九六四年提交了一份「北京市區防洪排水規劃報告」,制定了將北京排洪能力按預防四百二十毫米的日降雨量的百年一遇標準,分五期實施,前期工程要保證六小時降雨一百五十毫米、日降雨量二百二十五毫米無災情。北京市所有河道、建築物的建設都遵照這個標準執行。但「文革」開始,所有的工程停滯下來。改革開放後,雖然專家民眾多次呼籲落實北京排洪規劃,卻一直無回音。二○○四年七月十日,北京兩小時暴雨(不到一百毫米),就造成市區交通大癱瘓。二○○七年八月六日,北京又在一場中等暴雨中,出現眾多立交橋下水沒車頂,三環交通中斷四小時。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北京再現暴雨成災,但當局始終不願讓錢流入地下看不見,拒絕真正啟動「北京市區防洪排水規劃」的實施工程。

謊稱技術障礙不能以簡訊預警

七月二十三日《北京晨報》消息《北京氣象局回應未發手機預警簡訊:尚存技術障礙》顯示,雖然市民多次呼籲政府可通過簡訊方式將暴雨等災難預警及時送達所有市民,進行有效預防,但此次北京市氣象部門仍然只通過傳統媒體發布暴雨預警。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推諉說,雖然氣象部門有簡訊終端發送渠道,因發送簡訊的基站十分有限,無法及時讓北京二千萬常住人口中一千九百萬手機擁有人都收到簡訊。人們對此奇怪,為何北京警方可以隨時給每個手機發治安宣傳簡訊,而氣象服務卻不能?分明不作為。果然,七月二十三日下午,有營運商在網上駁斥了氣象服務不能群發手機簡訊的謊言──北京移動和北京聯通紛紛回應北京市氣象局關於 「手機預警信息發送尚有技術障礙」的說法:「全網發送簡訊沒有技術障礙!北京氣象局說法不實!」

憤怒網民六問胡錦濤

七月二十三日晚,鳳凰網又發表了幾條關於北京七‧二一暴雨成災原因的最新消息:《北京排水系統標準三年一遇》、《北京排水集團回應設施落後:從乾燥國家蘇聯學來》、《北京房山政府:「敬老院二百餘名老人傷亡」消息不實》、《首都機場高速被指不顧排隊車輛熄火危險堅持收費》。這再次透露:北京當局的不作為,是七‧二一暴雨造成空前災難的人禍之首!

如果說北京暴雨讓人看到「北京精神」,那就是讓人徹底明白,所謂「北京精神」,即政府當面撒謊!在群情洶湧下,當局於七月二十六日晚再次公布「死亡人數上升至七十七人」。

北京暴雨後,凱迪等網站出現了憤怒的網民六問胡錦濤──

一問:為什麼天天喊科學發展觀,結果一場大雨在紫禁城下奪去了幾十條生命?還有許多關於敬老院二百餘名老人傷亡的消息?

二問:為什麼官員天天喊人性化,以人為本,結果汽車被淹熄火了,高速路還在收費?路上救援者多是屁民而不見一個局級官員?

三問:為什麼修建於明朝的北海團城位處暴雨中心卻無一例積水報告,排水功能六百年不過時?你說那是服務皇家的設計,難道現在為屁民設計的城市就應該積水低於皇家嗎?你總說人民是主人?你們高級僕人為什麼不在暴雨中親自領導救主人?

四問:為什麼維穩的警察那麼多,而救險的警隊那麼少?少到需要群眾來自救互助?而維穩時的防暴隊可以站成一個長城!

五問:為什麼氣象局說發個預警信息會有技術障礙,而監控每一個網民的言論卻沒有半點技術上的障礙?就像當年劉志軍說火車票實行實名制根本不可行,而現在為什麼又可以了?

六問:為什麼鳳凰網調查「誰能阻擋中國強大」,調查結果是:認為中國官員擋道的為百分之七十二點二?!為何沒有官員到災區現場救援?

轉自《爭鳴雜誌2012年8月號》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02/25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