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專家示警:美推QE3 恐引爆停滯性通脹



騰訊財經昨(14)日報導,國海證券研究所所長馬金良表示,QE3的推出有短期的刺激效果,長期看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尤其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往上走,企業的成本就更高,通貨膨脹也會跟著來,對實體經濟沒有好處。


新華網引述東吳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寇建勛點出,QE3推出後美元貶值壓力較大,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對於原本就有些困難的大陸出口來說,將進一步形成打壓。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指出,長遠看QE3對大陸出口有利,但美元貶值人民幣走高又對大陸出口不利。但不利影響來得快,有利影響要等到美國經濟好轉後才顯現出來,很難說是不是利大於弊。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推高,輸入性通貨膨脹會給大陸物價帶來上漲壓力。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美元可能向大陸流動,央行為避免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出現人民幣被迫過多投放,進一步推漲CPI水準。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認為,大陸作為美國的最大債權人,將為QE3將帶來的美元貶值而埋單。

安信證券分析師李永曜指出,​​美元作為大陸的主要儲備貨幣,QE3超發貨幣,將使得大陸的美元外匯存底資產「縮水」。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分析,QE3在短期內會推高資源價格,有人擔心會對大陸經濟不利,但如果全球經濟疲弱,缺乏包括大陸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實際需求,資源價格可推高的空間有限。

中國經濟網報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認為,華爾街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是主要的受益者,一個得實惠,一個撈選票。既使對實體經濟起不了什麼作用,QE3也可製造些虛假繁榮,為兩個月後的大選壯壯聲勢。


圖/經濟日報提供

 

讀者評論:

國內的物價其實在QE之前就已經恢復漲勢,單看生活必需品價格已經在高速上揚,豬食貴過人食意味著肉價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上漲的同時還伴隨著減產,油價已經迅速調回8元上下並直接推升菜價。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揚和人口拐點的顯現,也導致人價(勞動力價格)維持高位上揚的態勢。

  如果說當前的經濟是個大泡泡,實體經濟的利潤就是泡泡的外膜,雖然膜越來越薄,在泡泡的膨脹中日益緊繃,但泡泡本身畢竟還仰賴這層膜來維持。糧價、油價和人價的共同高漲之下,中國很難通過降息來降低國內債務的成本,這一輪國內的刺激很可能在真正鋪開之前,就使國內整體上如同現在先走一步的溫州或鄂爾多斯那樣,陷於債務負擔中無法自拔。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915/26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