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英國《金融時報》:大陸中產將與鐘點工說再見?圖

家裡要不要請鐘點工,甚至是請個住家保姆,一度令全職太太們糾結不已。不過,這個難題很快就有解了。我們也許是最後一代還有能力為家政服務買單的女人,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在持續上漲的人工工資壓力下,也許就要和鐘點工說再見。

天曉得我們這代女人對家務外包的依賴有多深。前不久,我曾力勸一位海歸全職媽媽找個鐘點工分擔家務,她笑笑說,不要緊,這些活我自己還能HOLD住,令我頓感慚愧。在我周邊,完全自己做家務的,還真都是海歸太太,或者是外籍太太。而包括我自己在內,中國的全職媽媽們幾乎都有過請月嫂、保姆或者鐘點工的經歷,有老人幫忙的也不例外。

爭相聘用鐘點工起先不過是因為中國勞動力多而且便宜。我們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可以享受已開發國家富人才擁有的家政服務;我們也趕上了一個最壞的時代,只有在一個經濟畸形發展的社會,才會出現這樣的奇觀,一個人能廉價購買另一個人的勞動。遙想十年前,還是單身的我曾經和樓上的一位女友合用過一個鐘點工,那是我第一次真切體驗到什麼叫剝削。鐘點工忙活一個下午,把「豬窩」變成了「人居」,一小時合下來只有六、七塊錢,也就是在街邊吃頓烤串的錢。

結婚生子後,更是理直氣壯請鐘點工,而且把短工變成了長工。不是嬌氣,而是因為里外都要忙,實在熬不住了。我曾經有一次在外地開年會,為了趕回家給孩子哺乳,夜黑風高冒險走高速,在凌晨時分跨進家門,發現還有一大盆尿布等著我洗,當場崩潰。第二天就叫來了鐘點工。而我的能幹女友們,幾乎都聘請了保姆。女友常常叫苦說,她在為保姆打工。最令她苦惱的,是保姆替代了她陪伴孩子成長,小區裡的人都誤以為保姆是孩子的媽媽。女友有一天驚訝地發現,保姆還擔負起了教育職責,教導她家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看透這一切了,就想做全職太太喘口氣,免得和保姆交換人生。只是,或者是出於慣性,或者是出於心理上的安全感,包括我自己在內,從沒聽說哪個中國太太宣稱自己能夠把家務HOLD住,甚至已經沒有了獨立做家務的勇氣。我周圍的大部分全職太太仍然在使用家政服務,特別是鐘點工。除了搞清潔,鐘點工最重要的任務是做飯。原因是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只為好成績奔忙,長大了為掙錢餬口忙活,根本沒機會精進廚藝,甚至很少在家裡開伙。回歸家庭以後,這些原本不起眼的缺憾突然變成了人生的短板,不得不暫時依賴外援。當然,全職主婦們也沒有閒著,和鐘點工基本是分工合作的關係,比如採買、接送孩子的活,還有收拾家裡基本還是要靠自己,相處久了,主婦和鐘點工的關係比夫妻還文明,堪稱舉案齊眉,因為好主顧和好的鐘點工都可遇不可求,儘量還是珍惜為妙。

可惜的是,形勢正在變化中。中國人口紅利時代行將結束,如果你以為這還是危言聳聽,那麼你一定會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措手不及。因為人力稀缺,中國家政服務的工資正日益水漲船高。以前聽到「民工荒」的時候,總覺得還離自己太遠。朋友感慨說,為了留住熟練工人,不得不年年加錢,直加到工人不想走為止。如今算是體會到了他的心情。我的一位女友聘請了小保姆,管吃管住,月薪從1600元漲到3000元,只用了一年時間。據說在北京,一位高級保姆的價錢已經和公司資深白領不相上下。至於鐘點工的工資,已經要按時價來計算,北京一些家政公司本季報價達到了每小時25元,節假日還要更高

可以輕鬆僱傭鐘點工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和我的全職太太女友們,都在小心翼翼地與市場博弈,根據物價漲幅和自己的承受能力,主動給鐘點工漲工資。以前是年年漲,現在恨不得要月月漲,以免人才流失。

做了全職太太,最大的好處是有時間真實反思自己的生存狀況,發現自己其實不如鐘點工。上班時儘管可能比鐘點工多掙一些錢,但一樣是廉價勞動力。而且鐘點工的議價能力,遠遠超過我們這些曾自視甚高的知識女性。因為我們沒有工會等勞工組織撐腰,相對於一個組織而言,絕對是弱勢群體。不像鐘點工,只需要和家庭議價,而且可以完全根據市場行情調整,大不了不干東家干西家,直到獲得平均工資為止。此外,鐘點工拿現金,而我要繳納各種名目的高額稅負,其實也並沒有享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而曾經依靠剝削鐘點工省下的時間和精力,最終又被更多的組織和層級所剝削。都市人的生活日益變成了一個圈套:人人累得半死,人人廉價,人人都不幸福。很多時候,我對我家鐘點工心生艷羨,我們最愛聊她在老家的房子和地。鐘點工對未來很坦蕩,一旦她決定退休回家,種點糧食整點菜,不至於吃飯有困難。可是我知道,如果年老的我在這個都市裡沒有半分收入,又沒有積蓄的話,我幾乎一天都混不過去。

如今,鐘點工的工資漲幅已經要遠遠高於家庭收入的漲幅。越來越用不起鐘點工,不是一個無聊猜想,而是鐵的現實。不過,凡事總有利弊,特別是身為一個全職太太,當然要凡事都往好處想,才有勇氣在一地瑣碎中好好生活下去。

最顯而易見的好處當然是鐘點工的待遇不斷提高,生活在不斷改善。我很欣慰,我家的阿姨有條件一周休息一天了,以前她從早上8點一口氣干到晚上8點,除了春節,幾乎全年無休。她也從租住附近等待拆遷的平房搬到了樓房,雖然還是很遠,但是冬天已經沒有那麼冷了。而她今年最大的勞動改善是把舊自行車淘汰了,換了一輛電動車,不用再頂風費力蹬車了。她甚至有心情在家裡烤蛋糕了,我很開心地把我的電動攪拌器和烘焙書送給了她。

而我自己的收穫是,開始摸索自力更生做家務。如今,我正在跟一個海歸媽媽學習烙韭菜盒子,她在美國時,自己擀麵發麵,曾經有過一次揉九斤面的驚人記錄。我第一次知道了另一個「三光」政策,那就是和面要做到手光、面光、盆光,才算是合格。當我自己也能整出一大鍋麵食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已經對時代的變化做好了預備,該來的,就讓它來吧。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117/27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