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日本確認發現天量稀土資源 儲量為中國10倍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國是世界稀土出口第一大國,長期的以來一些地方掠奪性開採帶來環境污染問題。最近日本宣稱在周邊海域發現大規模稀土礦藏,專家表示這反倒給我國稀土行業整合帶來了機遇。

  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的稀土,是17種特殊金屬元素的統稱。大到航空飛彈、小到電腦晶片,都有廣泛運用。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發現了含有稀土的海泥。儲藏量是中國的10倍以上,能讓日本消費數百年。

  目前,中國憑藉三分之一的全球稀土儲量,供應世界90%的市場,不論消息是否確鑿,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表示,日本發現的資源所造成的衝擊十分有限。

  林伯強:反而從另一方面契合了中國在稀土出口實施配額管理的需要。一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能形成有效供給的話,那麼配額是一個必須的做法,其他國家也這麼做。

  江西理工大學教授陳金清認為,考慮到海上開採成本過高,日本發現的資源短期內對市場供應沒有影響。中國稀土行業當務之急是向產業鏈高端進軍。

  陳金清:高科技含量產品不強,現在稀土產業主要的核心、智慧財產權的東西掌握在歐美國家手裡,比如說,磁性材料、發光材料。

  包頭和贛州是中國南北稀土的主產區,兩地稀土產業產值比重占全行業三分之二。林伯強建議,加速稀土行業整合,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稀土大集團,是未來發展方向。

  林伯強:包括把環境的門檻提高,資源稅加足,從而使這個市場有個自然淘汰的過程,最終做成幾家大型的有效率、有規模、有競爭性的稀土企業,從而影響國際的定價。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廣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406/29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