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60噸花崗岩雕像 習主席父親的死後復興

  用60噸的花崗岩刻成的一個中共領導人的父親的雕像安放在一個兩邊種植了松柏樹的廣場的中心。人們沿著一條長長的甬道走近這個坐姿雕像並向它鞠躬。在甬道的另一端是展示他生平的博物館。老年婦女戴著草帽背著籃子蹲在地上拔去雜草,以讓地面顯得完美。

  《洛杉磯時報》10月15日報導說,這個情形看起來很像出自朝鮮,但是它實際上是在中國。富平市的雕像和公園是獻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去世的父親。

  去世的習仲勛是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正享有死後的復興。

  在紀念他誕辰100周年的時候,中國郵局發行量兩枚紀念郵票,一張是他的肖像,一張是他身著紅軍制服的圖像。在全國展開了紀念儀式,包括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由他兒子主持的一個活動。

  富平將建立主題公園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許多紀念都集中在富平,在陝西省他出生和埋葬的城市。這個雕像是在2005年修建,當時他的兒子在浙江省擔任省委書記。

 

  地方政府現在籌集資金,說它將建立一個占地2700畝的主題公園。這個公園將包括娛樂,文化和展覽中心和一個洗浴中心,根據四月份市政府發布的通知。

  「新公園將有一個更大的習仲勛雕像。」富平市旅遊官員嚴小強說。

  「父憑子貴。」共產黨媒體《中國青年報》前編輯李大同說。他的家庭跟習家比較熟悉。

  八九年反對鎮壓學生失寵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在四十年代,習仲勛作為毛澤東的一個助手建立了共產黨在陝西省的根據地。他在60年代受到罷黜,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共產黨分裂當中,他之後被平反,然後為廣東省市場經濟開放作出推動。

  但是在他最後的歲月里,他再次失寵於共產黨領導人,因為他支持自由派共產黨領導人胡耀邦。他被廣泛相信不同意鎮壓1989年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

  「在1989年之後,習仲勛被靠邊站。直到他死,他極少在公共場合現身。」李大同說。

  結果,有關習仲勛的許多事情對於共產黨變得敏感。他的官方傳記第二卷完成於2009年,但是被審查者擱置直到8月份。

  在他的雕像旁邊的博物館裡有一組照片展覽,題目為「高貴的精神永遠不朽」,其中涵蓋從1950年到1978年時期,省略了習仲勛被毛澤東在文革期間迫害的經歷。

  骨灰被轉移到富平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在習仲勛2002年去世之後,他的骨灰被埋在八寶山—共產黨的官方墓地,但是在2005年,也就是雕像豎起的那一年,被轉移到富平。

  在中共風水傳統當中,祖先墓地據信極大的影響著後人的命運;據說為了剷除政敵,有人破壞對方的祖墳。

  習近平低調訪問祖墳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一個不常來訪問的人是習近平。除了周二的典禮,主席本人跟這些紀念活動保持距離。政治分析家說,習近平極力避免人們對他是一個「太子黨」的印象,這個名稱對於擁有特權的共產黨精英第二代是一個貶義的表達。

  「不論習近平什麼時候訪問家族墳墓的時候,他都是非常低調的。他不想被指責製造個人崇拜。」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說。

  在上周甘肅省的一個重要研討會上,主席的弟弟習遠平和其他發言人沒有提及習仲勛的一個兒子是主席的顯著事實。

  這個儀式在甘肅省兩當縣舉行,習仲勛曾經在30年代在此居住過。地方政府花費了3300萬美元恢復老習住過的房子並修建一個紀念場所,根據國家媒體六月份報導。

  李大同相信習近平本人並不對這些舉措負責。

  「中共領導人擴張家族墳墓或翻修兒時家園,這是一個巨大的忌諱。」李大同說,「我認為這都是地方官員試圖討好上面。中國就是這樣的。」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洛杉磯時報/大紀元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017/34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