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李嘉誠的「最後一個銅板」是什麼?

作者:

最近大陸媒體關於李嘉誠撤資不撤資的報導很多,1月1日大陸某媒體又刊登《李嘉誠2013年拋售大陸物業總價值約126億元》的文章,稱2013年的最後一天,香港首富李嘉誠再以30億元出售南京的唯一物業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一年來,李嘉誠已經出售了大約價值126億元的中國大陸物業。

而該媒體在2013年12月28日的《李嘉誠:大陸樓市價格太高老百姓已難以承受》的文章中,則道出李嘉誠出售香港和大陸物業的原因,那就是「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那麼李嘉誠所說的最後一個銅板是什麼意思呢?

李嘉誠在華人圈子裡幾乎可以和巴菲特齊名,在他馳騁商場60多年裡,完全是靠實幹和紮實的業績,成為名副其實的華人首富,而且據2012年《福布斯》雜誌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淨資產總值高達255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九。因為李嘉誠的成功,使得他在商場上的一舉一動,尤其是他在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買進賣出的動作格外惹人注目。於是才有大陸和港台媒體跟進李嘉誠大量賣出大陸和香港物業和撤資大陸和香港的消息傳出,害得李嘉誠也不得不應景地出面解釋和所謂的闢謠。

李嘉誠在接受記者訪問坦承,過去兩三年在香港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大陸的地價也飛漲,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地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在談到大陸樓市價格時,李嘉誠特別強調說:價格漲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經難以承受。現在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要很謹慎,很小心,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李嘉誠上述一席話,道出了成功商人應該具備的生意經,那就是投資風險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一個生意貌似有很高的投資報酬率,但若不能保證本金不受損失,那一切是空談。而且做生意還要講究有回報,若虧本那就是對不起股東。這番話和大陸的國有企業上市公司老總們的言行真是天壤之別,國企老總只要騙得股民高價買入他們的股票,之後回報不回報的根本就不是這些老總們關心的事情,他們的任務是「伺候」好上級中共官員,之後就可以穩坐在老總位置上,為上級和自己撈得好處。

李嘉誠還有最重要的一條生意經,即永遠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當下「最後的一個銅板」就是大陸和香港的土地市場和樓市,都已經脫離了健康的軌道,價格之高已經到老百姓夠不著的地步,此時若還不像李嘉誠一樣趕緊脫手,不久的將來,那些眷戀最後一個銅板的人們,將不得不品嘗過山車的滋味了。

尤為重要的是,李嘉誠的資金量大,必須先於市場一步才能全身而退,當李嘉誠都認為市場已經到了「最後一個銅板」的時候,大陸那些地產公司是不是應該警覺並採取行動了呢?這個時間差,究竟是不是為中小投資者的獲利了結提供了最佳時機值得探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03/36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