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海外難留下、國內競爭大 HG就業陷兩難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就業市場情勢嚴峻。(新華社資料照片)</p>
<p>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就業市場情勢嚴峻。(新華社)

留學歸國的年輕人要適應久違的中國生活,還要面對戶口、住房等現實問題。(中新社資料照片)</p>
<p>

留學歸國的年輕人要適應久違的中國生活,還要面對戶口、住房等現實問題。(中新社資料照片)

留學生回中國就業,面臨雙重困局。(新華社資料照片)</p>
<p>

留學生回中國就業,面臨雙重困局。(新華社資料照片)

從海外留學回來的人,被認為普遍辭職率很高。(新華社資料照片)</p>
<p>

從海外留學回來的人,被認為普遍辭職率很高。(新華社資料照片)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比2013年足足多出28萬人。

但是,這並不包括徐南。

徐南是一名剛從美國回中國的留學生。這位從高中時代起就出國深造的90後男生,如今和中國高校畢業生一起,開始步入求職之旅。

像徐南這樣回中國找工作的留學生並不是個例。時光倒流20年,海歸畢業生回中國可能意味著和「高薪」、「外企」、「體面」之類的詞聯繫起來。而如今,只有頂著洋文憑求職的年輕人自己明白,事實遠非如此。海歸光環正在褪去,留學生正面臨「海外難留下、國內競爭大」的雙重困局。

為何回來

在美國做CEO幾乎沒可能

高三那年,徐南跟隨父母來到美國。由於經濟學科對語言和數學的要求不高,他選擇了加州大學一所分校的經濟學專業。

如今,「為什麼從美國回來」成為徐南每次面試都會被問到的一道題。徐南坦言:「回國就業,是因為在那邊發展平台小。一個亞洲人想要在美國做到CEO幾乎沒可能。」

徐南原本有機會留在美國工作。當時,瑞士銀行和波音公司都提供他工作機會,但徐南認為雖然這兩家公司很不錯,但是職業範圍太窄。公司提供的崗位分別是私人理財和財務分析師,「而我想要以後自己做點事情」。

徐南選擇回中國就業,還有一點特別的原因。在留學生活中,徐南慢慢發現,在美國,他的確可以「活得很舒服」,但永遠沒辦法融入美國的主流白人文化,「因為我是亞洲人」。

而對於曾在荷蘭、義大利留學的張笑而言,未能留在海外還有工資因素。這位畢業於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城市規畫專業的年輕人發現,中國人在義大利做設計師,大多數只能簽約為一個小設計師,月薪1000歐元(約8300元人民幣)左右,這在當地算很低的工資水平,只夠溫飽。

而且,即使是在海外,中國學生也太多了。

2012年,從小憧憬留學生活的吳小姐到了英國。此前,她本科期間參加的社團、交流活動,都是為出國做準備的。

「不管校內校外,走到哪裡都是中國人。」吳小姐的一位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朋友告訴她,自己所在的新聞傳播專業,中國人占多數。

對於外國政府而言,眾多留學生可能會搶占本土學生的就業機會,加上經濟問題的困擾,一些國家逐漸取消了給留學生的優惠政策。

英國就是取消優惠的國家之一。吳小姐發現,過去在英國讀書,簽證時間可直接延長兩年,足夠畢業生找到工作。但現在,留學生申請工作簽證很難,多數留學生沒法留在英國找工作。

「基本上,多數人不能留下來。」吳小姐推測,「個別留在海外的,不是在境內有一、兩年工作經驗,就是高中或本科開始就在海外讀,已完全沒有語言障礙了。因為英國是一年制碩士教育,很多人讀了一年,語言都還沒有完全過關。」

辭職率高

喜歡跳槽中國企業不愛

在回中國之前,徐南和張笑都曾認為,中國市場前景更大,會更有利於職業發展或創業。

但他們慢慢發現,自己可能想錯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3年「國際人才藍皮書」顯示,近五年來,回中國的留學人員達到近80萬人,接近前30年總和的3倍。特別是2012年,留學人員回中國數量達到27萬2900人,同比增長46.56%。

回中國墮胎之大,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這些當初奔赴異國他鄉的學生,飄洋過海歸來之時,不得不面臨一個與他們有著相近經歷和競爭力的群體。徐南感慨說,留學生「一抓一大把」,可一些好公司一年只招20餘人,大多錄取的是中國名校的學生,如果留學回來的,除非來自常春藤院校,否則很少會被錄取,「好幾千人競爭,只錄取幾個人」。

于娜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于娜畢業於北京大學韓語系,隨後到南韓首爾大學讀新聞專業,「我每天都投十多份簡歷,每周大概有四、五個面試機會,但是面試之後再有反饋的就很少了。求職季馬上就要過去,我只收到了兩、三份offer(即錄用通知)。」

每天坐在電腦前的徐南,同樣經歷著「撒網式」海投的挫敗感:「我大概投了三、四十分簡歷,但是幾個月過去,我還沒有收到一個offer。」

張笑參加過多次面試。不過,他多次遇到面試官「刁鑽」的考問:「從海外留學回來的人普遍辭職率很高,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你會不會也很快就辭職了?」

張笑坦言,一些留學生確實存在這類問題。因為他們多年生活在海外,自我意識比較強,對薪資要求比較高,喜歡自己出去闖蕩,更容易跳槽或創業。

另一方面,更多企業尤其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對留學生及海外院校的認知與實際情況尚有不小的落差。

于娜參加過一次國家部委的面試。「面試官知道我從海外留學回來的,就直接告訴我,他們不招收留學生。」她感到很沮喪。

隨後,另一家部委下屬事業單位的面試也是一波三折。經過歷時近兩個月的筆試、面試,最後只剩下于娜一人,但是,單位最後也沒有錄取她,只是告訴她「不太合適」。

這位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女生,常被面試官認為碩士學歷背景不夠硬。「他們通常認為,歐美留學的比較厲害,南韓教育不夠好。」于娜說。

吳小姐畢業於世界排名前20、英國排名第3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但這樣的尷尬同樣發生在她的身上。

「國內大多數企業都不知道我們學校,多數人以為是個三本院校,這讓我覺得很尷尬。」吳小姐說,海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院校,在中國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待遇。另一方面,一些去海外讀書的學生,在中國的基礎較差,出去只是混文憑,「魚龍混雜,讓留學生整體貶值」。

現實問題

為了戶口努力擠進國企

回憶人生十字路口「走出去」的決定,這些年輕人無不懷有憧憬。但在求職路上,這些留學歸國的年輕人與境內的同齡人相比,要適應久違的中國生活,還要同樣面對戶口、住房等現實問題。

北上廣不僅吸引著中國畢業生,也成為了留學歸國人員的首選地。不過,在這些城市的戶籍壁壘面前,這些喝過「洋墨水」的年輕人不得不逐漸妥協。一紙戶口讓很多接受了多年海外教育的人,向中規中矩的國企和事業單位聚集。

多位留學生表示,與中國畢業生一樣,他們的夢想如今只能暫時收藏起來。不少人選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努力擠進體制內。

吳小姐經過幾個月的求職,最終進入了一家國企所屬事業單位工作,月薪6000元左右,「北京戶口,給我一種安全感」。

「有的國企或事業單位,工作缺乏激勵機制,做多做少差別不大。」她說,自己可能會考慮跳槽到外企工作,「那裡的工資大概有我們的一倍,之前主要受現實所迫,為了戶口才在這裡工作的。」

已工作兩年的張笑,在入職之初選擇了一家國企,月薪與吳小姐相同。「有了北京戶口才能在北京買房子啊。」張笑說。

不過,他表示,自己可能馬上就跳槽了,「已經有公司在挖我了,還是想自己創業去幹事業」。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順利。于娜最終還是沒能解決戶口問題,現在就職於一家規模800多人的廣告公司,月薪5000元。「好在,公司解決住宿。」于娜很知足。

不久前,一家諮詢公司給了徐南求職之旅的第一份offer。但他認為,「平均6000元的月薪比預期稍低,不太滿意」。薪資水平低,是一些海歸留學生的共識之一。

戶口、薪資,現實讓一些海歸留學生感覺茫然。

「日復一日,做著重複的『體力』工作。」在吳小姐看來,雖然在辦公室上班,但是,她付出的並不是「腦力勞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04/36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