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希拉蕊回憶錄:胡錦濤冷淡 溫家寶尖刻直接

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時曾在2012年2月訪問中國大陸,並分別會見了時任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希拉蕊在自己10日正式出版的回憶錄中描述了對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國政府官員的印象。

希拉蕊在自己的新書《艱難抉擇(Hard Choices)》中開篇第一章就提到了中國,提及中美關係及與多位中共領導人的互動。在談到對中國的印象時,希拉蕊說中國的變化非常之大。回憶自己2009年2月與胡錦濤與溫家寶的會面印象時,希拉蕊說:中國的高層領導講話更加一板一眼,容易照本宣科,與他們進行隨心所欲暢所欲言的討論時會感到不那麼舒服。希拉蕊總結稱,在中國的政客們,位置越高越會顯得禮節太多,過於拘束。胡錦濤和溫家寶不希望看到任何意外的驚喜。希拉蕊說:「於我而言,他們小心謹慎,彬彬有禮,甚至有一點過於機警。」

希拉蕊2012年5月在北京再次與胡錦濤會晤

接下來,希拉蕊分別詳細描述了對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印象。她首先說,胡錦濤非常和藹優雅,輔以會面就表達了對我上任後造訪中國的感謝。胡錦濤雖然是中國最具權勢的人,卻缺乏鄧小平江澤民具有的那種「個人權威(personal authority)」。她說:「胡錦濤對我來說,與其說是一位有實際經驗的CEO,還不如說是一位淡然、有距離感(aloof)的董事會主席。至於胡是否完全掌控中共權力機構,尤其是對中共軍方的掌控,還是一個待決的問題。」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在《論中國(On China)》一書中使用「aloof」描述毛澤東,形容毛的「超然脫俗」,但希拉蕊這裡用「aloof」一詞修飾胡錦濤似乎更是在展現與後者的距離感,以及胡的喜怒不形於色。

希拉蕊接著寫道:對於中國民眾所稱呼的「溫爺爺」而言,則在非常努力地向中國和世界展現一個和善慈祥,柔聲細語的形象。但是,在私下,溫家寶就會變得很尖銳、直接,尤其是當他談到美國何等對金融危機負責以及對針對中國政策批評不屑一顧或表示漠視的時候。不過,溫家寶倒是從不好鬥。

希拉蕊稱自己作為國務卿首次訪問中國主要目的是加深彼此的認識,她到達中國後還見了戴秉國和楊潔篪,她評價戴秉國注重健身,充滿活力,並側面描述自己與戴秉國的溝通非常順暢愉快。在那之後的多年裡,她與戴秉國一直保持聯絡。希拉蕊還透露,戴秉國還向希拉蕊女兒和母親送禮物,者是一種超越外交禮儀的行為。後來她自己也回贈戴秉國的孫女禮物,以示兩人關係要好。

而談及楊潔篪,希拉蕊則形容楊潔篪是一個對中國的進步感到非常驕傲的政客,是一位「毫無悔意的民族主義者(unapologetic nationalist)」,尤其談到南海朝鮮核釣魚島爭端的時候。

希拉蕊說中共領導人雖然盼望與美國高層交流,卻不希望觸及任何敏感話題。

整體看來,希拉蕊在書中有意凸顯自己能幹、敢幹的外交官形象,是一位能夠代表美國價值觀或倡導美國價值觀的領導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挺習黨媒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611/40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