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北大的墮落 令人焦慮

作者:

北大,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成立京師大學堂,後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禁瀛台,六君子被砍了腦袋,但京師大學堂卻奇蹟般保留下來,可以說,這所大學的出生,充滿了改革與反改革鬥爭的血光之災。後來的「五四」運動,被蔡元培「兼容並包」精神涵養多年的北大又成為運動策源地,在歷史上奪得諾大頭彩。因為這兩件政治大事,後來的北大,被稱為是中國最有情操、最有叛逆精神、也最有大學精神的大學,成為了年輕學生心中的學養聖地。

但也同樣是這所大學,在「文革」期間成為「梁效」的刀筆主力,出了一大批令人不齒的政治投機文人和聶元梓這樣的造反派領袖,成為這所大學不堪回首的最恥辱回憶。因為北大的突出地位和獨特歷史,文革後這幾十年來,一直是被看管最嚴的大學,特別是在政治高風險時段,北大的風險管控一直是有關部門重中之重。在北大老師學生中有不少人在教學學習之外還有特殊使命,對校內輿論和師生動態進行搜集整理,這是圈內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少有人知的是,這所大學的內在,現在已經不像你想像中的那樣貞潔神聖,相反倒是令人非常焦慮。

姑且不論這所大學在很多年內都沒有再產生真正的大師,就是在學生層面,又有幾個學生真正是把國家民族或者是人類社會的命運放在心裡?又或者因為社會發展,對個人發展的關注已超過對國家民族或人類社會命運的關注,但就算在個人發展層面,又有多少人不是在抱著一種政治投機心理?這個中國最有名望的大學,集合了最聰明的年青人,但是學生臨近畢業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靠自己的能力發展拼搏,不是去投身建立一個更公平公正的社會,而是想著找關係、憑父蔭,往政府里鑽,做大官撞大運,這難道就是這所大學的學生精神?

也難怪每每有要人到校視察,學生們都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而對於一些真正的學術大師,人文領袖,倒是乏人關注,到北大搞講座也冷冷清清。在這樣的價值取捨下,像薄瓜瓜這樣在牛津溷學歷的紈絝子弟,可以在學校舉辦大型報告會,令谷這樣的高官子弟可以不經考試就隨意進出,甚至於是一些地方掌握實權的廳局級幹部子弟,比如大慶市原韓姓市委書記的兒子,因為其父和學校某些部門、老師達成了某些交易,也可以以門門掛科的成績,將其他成績優異的寒門子弟墊在腳下,被直接保送上研究生。一家對權力崇拜到如此地步的大學,甘願做政治權力的附庸,對權力的追逐遠超過對學術研究的投入,連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不能保證,還談何節操?

學生之外,就老師來說,北大的老師也是魚目溷珠,良莠不齊。鄒恆甫爆料:「北大院長在夢桃源北大醫療室吃飯時只要看到漂亮服務員就必然下手把她們姦淫。北大教授系主任也不例外。北大淫棍太多。」鄒恆甫所言固然誇張過分,北大也有權力去起訴鄒恆甫以維護校方名譽,但是,請北大的院長主任或教授們拍胸脯憑良心保證,在北大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淫棍?北大教授余萬里,不就是和留學生鬼溷,把對方肚子搞大了還讓對方去睡其他人以便好推脫責任嗎?這樣的禽獸當然是極少數,當然不能代表北大的全部,但是是極少數就能為北大撇清責任?難道必須要這樣的教授成為多數,才能得出北大已經節操破碎的結論嗎?一所全國最有聲望的大學,居然有像這樣的教授,還談何節操?

或者不說這些學生、老師的爛事,就說說這所大學的主業與副業。一所大學的主業是什麽?當然是教學研究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北大在主業上這些年搞的怎樣?在副業上又投入了多少精力?在北大名下,有北大青鳥、北大方正、北大資源集團等多家校辦企業,這些企業,有哪一個敢保證說沒有進行過錢權交易或利益輸送,有哪一個沒有鑽法律或政策的空子?特別是北大青鳥、北大方正,他們的管理層為何現在都泥足深陷?北大名下還有北京最好的醫療資源,有好幾家患者盈門的醫院,這些醫院,每年又從患者身上創造了多少利潤?在全國範圍,北大還有多所分校,在全國多個重要省份和城市有業務運作和產業園區,透過這些業務,北大到底撬動了多少利益?一所大學,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到教學研究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的主業,卻在經營創收上殫精竭慮,這樣的大學,還有何學術節操可言?這樣的大學,又如何不讓關心她、牽掛她的人焦慮?

北大,不是北大領導的北大,也不是北大師生的北大,她應該是中國的北大,是世界的北大。北大需要的不是大樓和圈地,不是財富和權力,她需要的是重振學術精神和重建人文底層。無論是北大領導還是北大師生,都必須明白,你們都是北大的過客,都沒有資格讓這所大學墮落,都應該讓這所大學繼承她的優良基因,讓她儘早成為全球一流的大學。任何人,任何機構,只要推動北大向這個方向邁進,就是北大的功臣,相反就是北大的罪人!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226/49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