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為何特別靈

作者:

最近,阿里巴巴公司成了中美兩國的新聞焦點,馬雲最後與中國工商總局就白皮書事件達成和解,再次彰顯了他的阿里巴巴「咒語」特別靈,總是在關鍵時刻推開機會之門,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縱觀馬雲及阿里巴巴的成長史,其中涉及的問題遠遠超出中國常見的政商勾結話題,值得深思。

2012年:隱瞞信息為馬雲帶來命運轉折

這次美國的七家律所聯合起訴馬雲「涉嫌隱瞞受到監管部門調查」等信息,國內論者也特別希望馬雲能夠受到一點教訓,不少人都說,「美國的投資者不好惹」。但希望歸希望,現實歸現實,就在2月5日早上我看到《華爾街日報》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即將與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支機構就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爭議達成和解,這件事情預示著阿里巴巴頭上的烏雲可能飄過。要知道,那130多家中國公司當時可是涉嫌財務欺詐,比今天馬雲面臨的指控嚴重得多。

話說馬雲隱瞞信息不是第一次。2012年那次信息隱瞞竟然被馬雲高明地化成命運轉折點。雅虎曾是阿里集團的大股東(22.6%股權),支付寶被馬雲剝離阿里巴巴集團,變身為馬雲控股的私人公司,雅虎投資者認為,雅虎公司未能及時披露這一消息,致使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於是引發阿里回購雅虎股份事件。這次事件本來會使阿里嚴重受挫,但馬雲長袖善舞,得「貴人」相助。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完成回購一半雅虎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交易,金額為76億美元(當時約合480億元人民幣)。這家電商巨頭通過向頂尖投資機構出售股份籌集了部分交易資金,其中主要包括中國的主權基金,以及三家著名的中國投資公司。因為這些公司是馬雲生命中的「貴人」,有了他們加盟阿里,從此馬雲的事業蒸蒸日上,幾乎沒有翻越不過的高山。

其中為阿里融資近半的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是中共元老陳雲之子,該銀行的三大股東是中國國務院、發改委與匯金公司,前兩者是中國政府機構,匯金則是中國最大的金融官商之一。這一頂級官商背景之外,還有權貴們聯袂加入,《紐約時報》曾於2014年7月21日發表《阿里巴巴上市背後的「紅二代」贏家》詳加介紹。在投資阿里的中國公司高管中,有2002年以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任職者的子孫20多人,堪稱中國等級金字塔頂層,其中有江澤民孫子江志成作為合伙人的博裕資本;總理溫家寶之子溫雲松創立的新天域;前國家副主席王震之子王軍、政治局常委賀國強之子賀錦雷分任掌門副掌門的中信資本;還有現任常委劉雲山之子劉樂飛任副總裁的國開金融。這些有深厚政治背景的公司因貸款、投資等成為阿里的股東,阿里從此蠶蛹化蝶,淘寶網和天貓在2012年銷售額達到1.1萬億人民幣,超過亞馬遜公司和eBay之和,成為外媒稱譽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集市」。

數度被揭隱瞞信息,馬雲總能遇難呈祥

隱瞞信息,其實就是「不誠實」。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是很要命的一條指控,但對馬雲來說,居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先說1月28日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官網發布的「白皮書」。這份對阿里巴巴進行行政指導的「白皮書」,指出其存在5大問題:主體准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隨後,淘寶發布聲明,稱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情緒執法」,決定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白皮書」當晚被撤。這場巨型企業與政府監管機構的公開較量,只有幾天就偃旗息鼓,局長張茅與馬雲握手言和。

通過這次官商博弈,外界才知曉,國家工商總局這是第二次為馬雲讓路。第一次讓路是2014年7月,其時工商總局的「白皮書」已經出來,但不得不推遲公布,理由是當時阿里巴巴正謀求在美國上市,公布這份報告會對上市造成負面影響。第二次讓路就是這次張茅被迫與馬雲握手言和。在美國投資者委託數家律所準備起訴馬雲之後,為了讓這次集體訴訟失去理由,國家工商總局決定「釜底抽薪」:1月30日,工商總局稱上述「白皮書」實質是行政指導座談會會議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誰都知曉,中國政府很強悍,一般商家都深諳「民不與官鬥」之至理;如果遇到這種國字號監管機構在正式文件中如此「評價」自己,不啻滅頂之災,只能伏首認錯,並表示痛改前非(「改」的方式有明暗多種——中國特色),哪能讓「莊嚴」的國家機構先為自己在美國上市的利益考慮推遲信息發布,繼而又為自己在美國免遭訴訟收回其自己發布的白皮書,讓「國家信用」因「企業信用」受損?

然而,馬雲的阿里巴巴確實夠牛皮。國字號機構不怕馬雲,但對馬雲背後那些影影綽綽的「大個子」深為畏懼。可以猜想,張茅局長在審時度勢之後,也不得不做出「明智」選擇,與馬雲握手言和。

美國的投資者究竟有多不好惹

外界期望「美國投資者不好惹」,這期望本來在美國也有現實基礎。在準備參與集體訴訟的七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當中,最先發難的是著名的美國股東權益律師事務所(Pomerantz LLP),該律所由被譽為「集體訴訟教父」的Abraham L. Pomerantz創立,在公司、證券和反壟斷訴訟領域享有盛譽。這盛譽可是身經百戰積累的,如今它宣布對阿里巴巴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展開調查,並稱該項調查將針對阿里巴巴及其部分管理人員或董事,考察其是否存在違反美國證券法的行為。這聽起來還真的很嚴重。

但是且慢,美國的一切,只要加入了中國因素就得另說了。比如人們都知道,美國人愛批評政府與總統,對賄賂行為也深惡痛絕,對中國的權錢交易、官商勾結也頗有微詞,如此等等看法,總體上都是對的;但是,當美國的規則與中國的「規則之外」相遇之時,美國總是出師不利。

阿里巴巴原準備2014年7-8月之交在美國上市,因《紐約時報》7月21日那篇《阿里巴巴上市背後的「紅二代」贏家》暫時推遲。在回應有關其公司背景質詢時,馬雲的回答是,「公司唯一的背景是市場」,並說外界對個別股東的身份做了過度解讀。馬雲的回答不奇怪,奇怪的是,美國證交會及投行界對這一問題未深究下去。其實,美國投行界歷來看重中國企業及中國人的政治背景,摩根大通就專設一個「子女項目」(Sons and Daughters),吸納中國權貴子女為其工作,以獲得在中國市場的種種便利。正是在證交會的「忽視」與投行界鼎力推動之下,阿里巴巴成功在美上市,成果遠比預估的豐碩。9月19日阿里股票上市,首日市值高達2300億,到11月11日「雙十一節」這個阿里自創的購物節,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總市值已超過富國銀行和通用電器,以2847億美元的市值暫居第8位。

兩軍相逢勇者(或智者、詐者)勝。相對於美國企業,美國投資者絕對不好惹;但遇到中國公司,贏的就不一定是美國投資者。就在阿里巴巴2014年進入美國上市之前,130多家中國企業因涉嫌財務欺詐在美國股市遭到停牌被調查,但與財務欺詐相關的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安永、普華永道等卻未受到相應懲罰,因為它們拒絕按美國證交會要求提交文件,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禁止」其提交這些文件,中國政府也為這種遁辭背書。此事糾纏幾年之後,結果竟然是美國證交會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達成和解。

130多家中國概念股的總市值最高峰時達500億美元,停牌退市時縮水至200億美元,跌損高達六成。阿里巴巴的上市規模遠超上述公司總和,如果它步那些中國概念股之後塵,將是美國股市的災難。

市場經濟的基石是信用,但中國無論是政府信用、制度信用、企業信用還是個人信用,都乏善可陳。過去,中國政府曾以中國法律為名拒絕提交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財務資料原始文件;現在,又讓國家工商總局與阿里共謀隱瞞信息。在此情況下,美國與其在受騙後責怪欺詐者,不如多做自我檢討,反省自己為何遇到中國企業念動「芝麻開門」咒語,就允許它長驅直入美國市場。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國人權雙周刊第149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206/51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