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中共辦高校它要培養什麼 竟就只有兩種類型

作者:
兩個類型的,一個類型是所謂共產主義接班人,能夠接班的人。而中共以前有過最多時期統治是清華幫,清華幫學理工,所以中共要培養它的官僚體制,從大學裡面培養,從大學裡面去選拔,這是一個特點,這跟其他國家不一樣。 另外一個培養工匠型人物,中國民教育育不是啟發人的思想、活躍人的思想,因為思想管制一定會抑制人的創造力,所以中國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以工程師或技術人員方面很強,它的教育方式。

主持人:說到中共辦高校它從來不是培養獨立的人,那您覺得中共辦高校它要培養什麼呢?

橫河:兩個類型的,一個類型是所謂共產主義接班人,能夠接班的人。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很少有國家從政的人是從普通高校出來的,因為從政人的他都要從事律師職務,或者天生職業就是政治家,很多都是從律師出身的。也就說他們是從制度的角度、法律的角度以公僕的形式,服務性質來做政府官員的。

而中共以前有過最多時期統治是清華幫,清華幫學理工,所以中共要培養它的官僚體制,從大學裡面培養,從大學裡面去選拔,這是一個特點,這跟其他國家不一樣。

另外一個培養工匠型人物,中國民教育育不是啟發人的思想、活躍人的思想,因為思想管制一定會抑制人的創造力,所以中國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以工程師或技術人員方面很強,它的教育方式。

但是大師級在某一個領域有獨創精神,能夠有突破性思維方式的,這幾乎是沒有。就是它不是培養思想家,不是培養獨立人格,也不是培養某個領域能夠有領頭作用的這種人的地方。

當然大學很多都是培養這樣人的。但是在一個自由社會裡面,在自由發展的教育體系裡面,有能力的人自然就會出頭發展出來,所以就會有很多創新,但在中共情況下,工程、技術人員可能培養得比別人更精,但是大師級學科領袖型人物它不會出。

主持人:您剛才說中國培養理工科的人可能培養得比較精,那現在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到其他國家上大學、上更高的教育,中國學生到了國外之後,發現他們非常不適應西方大學的教學方式。主要在西方國家,比如在美國大學裡哪怕是理工科,也會有一些課堂的討論,教授只給一個話題叫大家發表各種意見,最後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那中國學生在這種課堂上,一個是他們沒有什麼話說,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觀點;第二個他不知道怎麼樣去判斷別人的觀點,哪個是對的,哪個是可取的。那您覺得在中共現在的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高級人才,哪怕是理工科,哪怕他比較專精的方面,那他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或者自由的社會,他能夠在那生活嗎?

橫河:這就要看他自己了,從教育體系本身培養的人整體來說是做不到這點的。但是有個體,個體的思維方式,他比較願意吸收新的東西,他願意去做自己的分析判斷,那麼這種人很快就能適應其他國家的教育體系和科研體系,能夠做出一定成就來,那這是從個體來說。

從整體來說,中國的學生考試成績肯定比美國學生好,但是一旦走向工作以後,創新能力和思維的開闊就比美國學生差很多,比其他國家學生也差很多,這是普遍現象,但是不能說沒有例外,例外是取決於個人,這個人的成就並不來自在中國受的教育。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212/51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