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監察部機關報:畢福劍要按黨紀處理

作者:

畢福劍戲謔「辱毛」事件繼續發酵。中國監察部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4月10日發表署名文章,標題是「黨員畢福劍必須講規矩」。

文章稱,「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任何場合都不能將自己的言行凌駕於黨的紀律規矩之上,必須遵守黨的規矩;央視領導如何處理畢福劍這種「破壞黨紀的行為,公眾正拭目以待」。

這是迄今為止最直接、最嚴厲的中國官媒表態之一。此前,中青網和《環球時報》都有嚴厲程度略低的批評。

同時,網上「左」、「右」罵戰繼續,出現諸如「喉舌抱團揮舞語言暴力大棒圍剿畢福劍」等文字,圍觀和參與爭戰者切入角度從言論自由、文革遺風、隱私權、法律究責、黨性黨紀到個人修養、社會文明、國民性、歷史文化等,不一而足。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接受BBC中文網電話採訪時表示,這已經成為一個公共事件,而且已經半政治化了,當事者受到什麼樣的處理,也確實可能折射當下中國政治社會的風向和氛圍。

海外華文網站多維新聞指出,有評論認為,目前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官媒沒有直接參與事件的評論,官媒網站很少轉發有關消息和評論,顯示官方不願事態繼續擴大。

中國央視主持人畢福劍飯局戲謔唱評「侮辱毛澤東」視頻被同桌吃飯者拍攝並上網流傳,輿論譁然。

時刻不忘黨紀

《中國紀檢監察報》文章說,「是(中共)黨員就要有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不能將自己的言行凌駕於黨的紀律規矩之上,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地亂說胡說,以顯示自己的所謂『有才』。」

作者認為畢福劍「把個人和小圈子的快樂建立在嘲弄調侃領袖和軍隊之上,建立在損毀黨的形象之上,而看起來他卻很享受這種感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是嚴重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

丁學良教授認為,一個政黨自然要有黨紀,不願受黨紀約束者自可以退黨同時放棄黨員身份附帶的各種好處;關鍵在於公、私之間的那條線。

他說,「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任何場合都不能忘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這句話經不起仔細推敲。

如果用是否在公開和私下場合都隨時以黨員標準來規範和要求自己,那麼99%的黨員恐怕都不合格,都得開除。「私下」違反黨紀,如果觸犯了國法,那就應該按法律處置,如果沒有,黨內處理也有規矩可循,有已故和仍健在領導人的實例可作依據。

全方位熱論

4月6日畢福劍飯局戲謔唱評「不雅視頻」上網後,官媒《環球時報》和中青網都已先後表態,認為畢福劍不自重,要向全國人民道歉。

畢福劍9日通過新浪微博公開道歉。此前,央視已宣布對他的處分,他的名字也從央視官網上主持人名單中消失,中青網稍後援引消息人士稱他已被停職接受調查。

但事態並未因此降溫,官媒加入論戰的同時,網上也出現了更多間接表露網民態度的文字和圖片,包括一張被大量轉發的飯局照片,圍坐飯桌的人頭上都戴著各式頭盔。

除了對拍攝並上網傳播「不雅視頻」者的「告密」行徑表示不齒,通常貼心靈雞湯式文字的地方出現「切忌交淺言深」之類告誡,較學術的空間則有文字回顧歷史,分析中國的「告密文化」和傳統。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在財新網的個人專欄中明確指出,自媒體時代,「在高科技充斥於各處生活細節、社交網絡逐漸取代傳統溝通方式的時代背景之下,言論自由這一基本憲法權利對公民素質、社會理性和法制規範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沒有直接臧否畢福劍事件的兩名主角,但明確指出,「擅自公開傳播視頻,明顯侵犯了他人隱私權」。

公共教育

丁學良認為,圍繞畢福劍視頻展開的辯論表明中國比文革時期確實進步了,也說明這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規則,有意義的話題和爭論往往墮落成相互謾罵和人身攻擊。

因此,他希望這件事能起到公眾教育的積極效果,使得中國的公共討論或辯論日趨成熟,探討的話題禁區也日趨減少。

一種揣測認為可能有人把這件事作為整頓黨風黨紀的契機,當事人被「抓了典型」,身為央視名主持,老百姓和官員在飯局上、熟人和半熟人之間可以講的笑話你就不能講,講了就可以對你「上綱上線」。

丁學良認為這還要看對畢福劍如何處理。

畢福劍在飯桌上唱評《我們都是工農子弟兵》的視頻顯示,他對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進行了「調侃」,稱其「把我們害苦了」。

「毛左」為此斥他為漢奸,不少網民的評論流露出對自己在私下場合言行自由的擔憂。

現年56歲的畢福劍因主持央視真人秀節目《星光大道》出名,從2012年起連續4年主持中央電視台的過年聯歡晚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11/54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