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南橋: 從趙紫陽的晚年說起

作者:

真正的定論是歷史

趙紫陽逝世已經十年了,他的骨灰還保存在家裡,沒有入葬。趙紫陽沒有像周恩來那樣,留下遺囑把骨灰撒了。相反,趙紫陽是一個對自己的死亡有所思考的人。他曾叮囑家人通過關係轉告達賴喇嘛,要求達賴喇嘛為他念經祈禱。達賴喇嘛為他念了經,並轉告趙紫陽家人,骨灰應及早入土為安。但是,趙紫陽的骨灰至今還沒有安葬,原因是現在的當權者不知如何處理趙紫陽骨灰安葬的規格和形式,因為對趙紫陽的歷史定位,過去、現在和將來,肯定都不一樣。

趙紫陽的兒子趙五軍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希望能將中共中央對趙紫陽的「定性」,即中共對趙紫陽評價的決議「支持動亂和分裂黨」,刻在他的墓碑上。這一要求,從邏輯上說理由充足,定性既然是中央的決議,刻在墓碑上有何不可。可是黨中央卻不可能批准家屬這樣做。可見,趙紫陽家屬和黨中央,大家心照不宣。對趙紫陽的「定性」,中央怎麼說,家屬怎麼說,都不算定論,真正的定論是歷史。

趙紫陽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十六年,在他的黨和革命隊伍中,屬於失敗者和落難者,是一個受難者。但是,比較去世前的趙紫陽和同樣被罷免的總書記胡耀邦,不難理解趙紫陽被軟禁的苦難十六年,既是苦難,也是幸運。

軟禁成全他功德圓滿

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有那麼幾年,是文革後中國政治進步最有希望的時期。政治進步的開拓者是胡耀邦和趙紫陽。在胡耀邦任黨的總書記、趙紫陽任國家總理的時候,胡耀邦對中國政治改革想得更多,說得更多,而趙紫陽有領導省一級事務的經驗,主政國務院以後重視經濟改革,被認為是有魄力的實幹家。胡耀邦和趙紫陽的經歷和風格很不相同,但是有一點是比較一致的,他們看到未來,有勇氣面對事實,面對未來。他們從心底里明白,中國必須改革,改革是必然的,不僅是經濟要改革,政治也必定要改革。否則,他們和他們的黨,不可避免地要被歷史拋棄。

可惜的是,胡耀邦和趙紫陽在短短兩年裡先後黯然下台。胡耀邦是心臟病突發突然去世的,他經歷被罷黜後的羞辱和痛苦時間不太長。而趙紫陽卻被軟禁了十六年,先是被他的上級領導鄧小平,後是被他當年的下級和助手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操控自由。這些人連放他出去打打高爾夫球的樂趣也不肯給,他只能在院子裡搭個塑料棚打打mini高爾夫。我們外人很難想像,這十六年,五千八百天,失去自由的趙紫陽是怎樣度過的。但是我們可以想像,這十六年裡,趙紫陽有了足夠的時間回顧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以前所沒有的視角和眼光。他不再是總書記,不再是一個革命家,不再是一位忙碌的幹部,他被自己的黨、自己的戰友排斥出了革命隊伍。所以,他可以轉過身來,用他者的眼光來看自己畢生從事的革命,自己的黨,自己的戰友。人生最後的十六年,他終於有機會在「革命隊伍」外面看革命,於是他把革命、把國家的命運、把人生的意義、把生命和死亡都看明白了。從趙紫陽晚年的談話可以看出,這個時候他的思想境界,是以前作為總理和總書記的時候所不可能達到的。被軟禁的十六年成全了他,使他功德圓滿了,而這個機會是胡耀邦所沒有的。

歷史會還他一個公道

軟禁中的趙紫陽,一位來訪者向他說,中共歷史上黯然下台的眾多總書記中,只有陳獨秀和趙紫陽沒有認錯,趙紫陽聽聞後,突然激動地站起來,抬頭哈哈大笑。這個時候的趙紫陽不再感覺冤屈,他知道歷史會還他一個公道。

中國人是沒有上帝的民族,中國人的上帝是歷史。可是歷史只對認真讀書的人才有意義,認真讀了而有歷史感的人,和不讀書或者不把歷史當真的人的區別是,前者敬畏歷史,後者迴避歷史,前者畏因,後者畏果。

趙紫陽之後,從鄧小平及其身邊元老,到後來的歷任官員,都不再有胡耀邦和趙紫陽對未來的洞察力和歷史眼光,更不會有趙紫陽晚年反思後的歷史感及人生觀。如今的中國,從最高層開始的各級官員,無論是「反腐」一派的還是「被反腐」的,全都是權力動物,「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是他們的共同心理。習近平執政後,打虎反腐似乎聲勢很大,但是處處顯示出他沒有歷史感,沒有敬畏,他看不到未來。他的中國夢,真的只是夢,夢中的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夢醒以後是什麼,他可能沒有想過。

中國的領導人,看得明白想得明白的,在軟禁中去世了,而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正在領導著這個國家。國運如此,這怎不叫人慨嘆!

《動向》2015年4月號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動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24/54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