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決定幸福指數的 其實是處理小事的能力

文:高寒丨壹心理專欄作者

A的經濟狀況在閨蜜圈裡可能算是不太好的,一般人可能會想,住著面積很小的老房子,治安堪憂,在暖氣普及的北方城市裡,冬天還要自己動手劈柴生火取暖,孩子就讀的片區分不到什麼好中學,這種生活想想幸福指數一定很低吧。

但事實是,A的氣色在閨蜜圈裡是最好的,比之其他說起來過得很不錯的同伴們泛黃的臉色,A白皙透亮的臉顯得很年輕,樸素但得體整齊的打扮透出勃勃生氣。

每天早上五點,她先起床跑幾公里,上早市、做飯、送孩子上學、然後倒車上班;每周六坐著公共汽車去爬山暴走。很少聽見她真的抱怨老公掙錢少,工作沒意思,孩子不聽話,也從未在她臉上看到隱性攀比帶來的焦慮、沮喪。在她身上只看到一個非常平凡的但卻非常健康的人。

也許她最大的幸運就是她的「不怕」,不怕衰老,不怕麻煩,不怕幹活,不怕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不怕解決各種不斷湧現的小煩惱,而這一切不怕構成的是不怕平凡的生活。

接受生活的平淡、享受生活的平淡,這不只是一種態度,而且是一種能力。

從早起穿衣、刷牙算起,對一個懶人來說,有多少苦差事在等著自己,洗個雞蛋殼是活兒;扒棵蔥是活兒;把米飯一點一點的從鍋里盛到碗裡是活兒;還不算刷碗掃地,把車從停的擠擠擦擦的車堆兒里費勁兒的扭出來,直奔單位上的一堆雜務。從早上睜開眼,一直到晚上爬上床,一天有多少無趣的、乏味的、讓人望而生畏的小事要干。

我們也許會產生一個誤區,誤將這種正常的平淡視為不正常。它不正常在哪兒呢?也許我們會找原因,不管人和人的差異,統統歸為是因為生活沒有目標,缺乏動力,所以才導致生活感到無聊沒勁兒;是因為工作環境不理想,周圍的人素質不夠水準,所以才形成人際壓力;是因為自己掙得錢不夠多,在社會上不夠成功,所以才焦慮悒鬱夜不成寐;是因為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所以才茫然的遊蕩在生活的長河中,在不堪忍受的瑣屑中浮沉。

也許我們總是盼望著生活中能有個大的改變——一下子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掙很多錢;身份有了大的提升;我們寄希望於這種大的改變,來改變平淡的生活,來改變生活中那些無法避免、不得不做的小事,給心理上帶來的磨人的發愁的感受。

我們有時會比較致力於大的方面對我們的影響,致力於大的專業的能力的培養,但殊不知做小事的能力,處理小事的能力,才是構成很多平凡生活的要素。生活的幸不幸福,反而是這種不引人注目的生活能力強不強,起到比較大的作用。

不幸福的感覺,通常是生活中沒有得到及時有效處理的小事件,不斷重複,在心理上形成的陰影。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該說的話從來都沒有勇氣說;該劃清的邊界,總是告訴自己再忍一忍;該倒掉的垃圾情緒,總是積攢著,總覺得到了光明的理想的那一天,它會自行消散;而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種種構成一天生活內容的小事件,在拖拉、對付、不情願中,也都慢慢變成了情緒障礙。

一個人的心,也許就跟房間一樣,真得時時勤拂拭,儘量處理好每一件生活中的小內容,只有處理好了這些小情緒,小懶惰,小打怵,小怯懦,才能避免情緒問題的積少成多,最終變成一種深沉的不幸福感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壹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229/66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