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快樂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快樂嗎 真正的北美教育?

網上有篇文章近來很火:「那些相信快樂就好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是否快樂?」,文章提到國內一位小朋友丫丫,玩樂中輕鬆度過幼兒園三年,一進重點小學長期跟不上同學的學習進度,漸漸變得膽怯、緊張和脆弱;另一名國內的父親,由於工作原因無法全程陪伴孩子,就對後者有補償心理,總說「快樂就好,不用太拼。」結果兒子高職畢業,遊手好閒,後來居然因為鬥毆入獄,父親黯然神傷:明明一腔真愛,為何培養出李剛兒子式的人物?

這些孩子曾經經歷的快樂成長,似乎並未得到他們自己及家長們期望的快樂結果,難道快樂成長有錯?還是我們錯誤理解了快樂成長?先來說說什麼是孩子的快樂,是否能簡單地定義為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要什麼東西就給他們什麼東西,這樣孩子就會快樂成長。是麼,如此是快樂教育還是嬌慣放縱?

北美的快樂教育常常被華人誤認為是「放羊式教育」,因為低年級孩子學業負擔太輕,幾乎沒作業,成天瘋玩。可以想像如果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國內小朋友丫丫,到加拿大上小學,他會像幼兒園一樣快樂。這也許是許多華人選擇移民到此的原因之一,一個輕鬆的教育環境。真正的教育並不僅僅意味著教孩子數學、語文,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尊重他人、愛他人也學會愛自己。丫丫之所以在小學不快樂,可能是因為家長及老師都在拿她和別的進度快的同學比,導致她自卑,一個不愛自己、認為自己不行的孩子能快樂麼?

快樂教育首先是要尊重孩子,挖掘他們的潛能,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學習的快慢不同,沒有必要比來比去,你現在優秀,不意味著你永遠優秀。被外界尊重的孩子才可能擁有自信,去勇敢、努力嘗試一些事,並從中獲得快樂。所以說,北美長大的孩子,他們無論胖瘦、美醜,都相比較更有自信,更勇於表達自己,因為他們不是在諷刺、挖苦的環境中長大,而是在即使做得一般,也被誇「Good job,keep working」這樣的鼓勵下長大的,只有真正的快樂教育才會讓孩子長大有可能會快樂生活。

快樂教育絕不是讓家長一味嬌慣放縱,孩子無論喜歡哪個東西,他哭鬧之後就可以獲得,因為家長為了讓他破啼而笑、讓他快樂;孩子無論想做什麼事,不管他是傷害了別人還是違反了規則,家長都會站在子女那邊幫忙,為的是讓孩子高興;孩子無論幹什麼事,都沒耐心,一遭遇挫折就放棄,家長為了隨孩子的性子也順從了,但這種畸形的快樂、高興怎麼可能會長久,最終是害了自己,那位信奉「快樂就好,不用太拼」的國內爸爸,最後看到兒子遊手好閒、鬥毆入獄,也許是一種必然。

快樂教育也不是向孩子灌輸輕鬆、享樂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快樂是孩子自已尋找,而非旁人給予。自主地學習,而非被逼迫學習,即使過程當中充滿苦與累,孩子也會從中獲得快樂。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需要孩子從某件事中找到個人興趣或激發自己的動力。比如,北美的快樂教育是提供多種選擇,並提供自由時間讓孩子決定自己想做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北美學校課後時間長,作業少的原因。即使有部分作業,答案也並非是一個老師設定的模式,孩子有充分自由發揮想像,把個人想法注入到作業中,那可以不叫作業,叫作品。這種創新精神、自主學習能力若能從小培養,長大後也有很大機率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快樂。DO what you love. Be good at it.做想做的事,並且努力把它做精,成為自己的擅長。

學習也並非僅指學書本上的東西,北美孩子課後投入體育鍛鍊的時間遠遠多於國內學生。游泳、滑冰、滑雪等運動一方面迎合孩子愛動、好玩的天性,同時也讓他們在快樂的嬉戲玩耍中鍛鍊出健康體魄。沒有健康身體,以後的快樂生活恐怕要打折扣。體育鍛鍊也會提高孩子耐挫能力,變得更勇敢、更能吃苦。無論游泳還是滑冰等,從不會到會,再到開心地和朋友們玩耍,他們也會經歷哭鼻子的膽怯階段,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在同伴的影響下,一步步挑戰自己、提高自己,最終從淚水與汗水中找到快樂。這個過程其實是孩子長大後,在許多事情上都要面臨的過程,從小的體育鍛鍊讓他們在玩樂當中培養出挑戰新事物、接受失敗、努力向前的意志力。這比多做幾道數學題,多背幾篇課文,對孩子將來能否快樂,也許更有幫助。

最近美國一名年僅9歲小女孩的舉動令眾人點讚,她叫Milla Bizzotto,曾在校園遭受欺凌。她選擇的不是軟弱地哭泣、退縮,而是通過鍛鍊身體,讓自己強大起來,她的動力是讓自己不受欺負,並且能夠保護同學。自發的動力讓她堅持一年多的高強度體能訓練,如果是被大人逼的,這種鍛鍊肯定非常痛苦,無快樂可言。可她認為「我不想玩電動遊戲、玩滑板,我也不想做輕鬆的事情,我想讓自己習慣充滿挑戰、困難的狀態,這就是我愛的。」最終的結果是,小姑娘完成了全美90%成年人都不能通過的極限挑戰比賽:58公里賽跑、8公里游泳,在有25項障礙的賽道上來回穿越,爬繩、攀牆、鐵絲網下匍匐前進等等。她成為小夥伴們的偶像,被邀請為反對青少年暴力和校園欺凌的大使。

小姑娘這一階段的夢想實現了,苦與累的背後是更多快樂和自豪感,不能不說她這樣的成長不是快樂成長,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雖然瘋狂,但得到家長理解與支持。這種通過自我拼搏獲得的快樂,對將來能快樂、積極地生活,極有幫助。真正的快樂成長,不是「快樂就好,不用太拼」,那種所謂快樂是停留在享樂層面的,自發努力打拼後收穫的快樂感,才是真正能讓孩子以後懂得快樂生活的寶貴經歷。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溫哥華港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01/73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