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央行會議紀要外泄 人民幣貶值前景堪憂

—中國央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立場鬆動

在3月份的一次閉門會議中,一些中國最著名經濟學家和銀行家直接要求中國央行停止同金融市場抗爭,放手讓人民幣貶值。

但他們未能如願。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此前未公開的會議紀要,一位央行官員稱,首要任務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這次會議明確表明中國最高領導層已經對九個月前意外宣布的重大政策轉變失去興趣。中國央行於2015年8月表示,將讓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以此作為推動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

但現實情況是,根據會議紀要,人民幣匯率日常波動如今又回到了政府嚴密控制之下。會議紀要詳細列出了中國官員與顧問的私下討論和談話內容。這些顧問對《華爾街日報》談到了中國的外匯政策。

據與中國央行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1月4日,該行悄悄放棄了基於市場的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該行並未宣布這一轉變,但官方已基本回歸到舊有做法,即基於政府意圖來設定每日中間價。

這種政策上的反覆折射出中國決策層對經濟放緩驅動資本外流的擔憂不斷加重,至少眼下,政府官員認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得不償失。重新強調人民幣穩定性也會讓中國的貿易夥伴鬆一口氣,他們擔心人民幣貶值會刺激中國出口,讓其他出口國受到打擊。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是中國匯率政策10年來最大的一次改革,意在提高消費者的支出能力,讓中國經濟煥發活力。但來自金融市場的負面回應和國內資本的大量外流令人擔憂,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國最高領導層不得不予以重新考慮。

據與會人士透露,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一次戒備森嚴的黨內高層會議上,習近平談到中國市場和監管體系的不成熟,稱大多數黨內官員在引領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方面做得不夠。

對中國央行而言,習近平的講話可能只有一種解讀:踩剎車。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4月份在華盛頓表示,市場仍是人民幣匯率的首要決定因素。

接近中國央行的人士稱,中國央行在設定中間價時轉而交替使用參考美元匯率和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方式。央行新聞辦公室未回復記者的置評要求。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政府似乎展開了一場宣傳閃電戰,目的是重申其整體經濟改革意圖,同時維持人民幣基本穩定。受信貸投放提振,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了6.7%,但仍是七年來最慢增速。期間一萬億美元新增貸款中的大部分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從而引發了人們對靠信貸拉動的中國經濟擴張能否持續的質疑,同時中共領導人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也受到質疑。

中共官方媒體《人民日報》5月9日發表了一篇長文,對中國重回通過刺激實現經濟增長的老路發出警告。

知情人士稱,習近平的高級經濟顧問授意發表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同時也強調了維持人民幣基本穩定的必要性。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未回復記者的置評要求。

現年62歲的習近平在2012年年末上台,目前已將自己塑造為過去10年中國最強勢的領導人。

中國的經濟政策很長時間以來一直由國務院總理負責。但這種情況在習近平上任後發生了變化,他將控制權集中到了自己手中。與此同時,據接近習近平的官員稱,對於總理李克強領導的政府未能有效落實習近平的結構性改革決定,習近平感到失望。

認同李克強觀點的人士表示,李克強面臨左右為難的處境,因為他的職責也包括實現習近平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些人士稱,要想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就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減緩在關停過剩產能、增加資本流動便利性和其他改革方面的力度。

中國目前的匯率政策重點是求穩而非求變,這反映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將於明年換屆之際,內部的角力已經開始。該委員會七個委員中的大部分人選都將發生變動。一名中共高層官員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沒有人希望犯錯。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步伐的放緩令中國央行陷入應對人民幣持續下行壓力的困境。4月底以來,人民幣已連續三周貶值。

維持人民幣穩定需要動用中國的外匯存底,同時也會限制中國央行為中國經濟提供保護的能力。

中國4月末的外匯存底為3.22萬億美元,較2014年6月時近4萬億美元的規模顯著下降。美國財政部估計,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底,為支持人民幣匯率,中國政府出售了超過4,80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

瑞銀集團(UBS Group)估計,流出中國的企業和個人資金規模從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超過1,000億美元放緩至4月份的280億美元。中國監管機構加強了旨在抑制資金外流的管控措施。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中國經濟學家胡志鵬(Harrison Hu)稱,中國潛在的人民幣貶值壓力仍未消除,因為到目前為止,推進重組和改革的努力時斷時續,這令金融市場面臨受到衝擊的風險。

在中國,匯率政策一直是政治色彩最濃重的經濟問題之一。呼籲中國央行允許人民幣順應市場趨勢貶值(中國央行去年8月份就曾暗示會這麼做)的還包括中國商務部,該部門希望人民幣貶值能夠對出口企業起到扶持作用。

出口企業的期待與政府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經濟學家們不謀而合。這些經濟學家認為,在經濟增速下滑導致資本流出中國的情況下,人民幣的估值已經過高。

另一邊是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普遍較差,並且背負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債務。因此,它們更希望人民幣緊跟美元。

中國央行一直提倡人民幣更加自由地浮動,希望以此讓經濟的運行更有規律可循。這在根本上回應了習近平上任之初的承諾,即讓市場力量在經濟運作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確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中央政府201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即是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籃子。

取得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將會彰顯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影響力。目前中國在全球經濟產出中所占比重為15%,該比重是10年前的近三倍。

去年,長期擔任中國央行行長並支持市場化政策的周小川看到一個一箭雙鵰的機會:既能按照IMF的要求在人民幣定價過程中給予市場更大的影響力,同時又能釋放人民幣面臨的一些壓力。

中國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緊盯美元的成本越來越大,周小川曾在2015年3月份稱,已到了改變匯率政策的時候了。

去年8月份,中國央行稱人民幣中間價將根據前一交易日的市場收盤價來設定。在此之前,人民幣匯率完全由中國央行設定。中國央行同時將人民幣中間價下調近2%。

這一聲明幾乎沒有透露什麼細節,相關解釋也很少。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當時的情況非常糟糕,以至於中國央行需要採取特別舉措來扶持中國的出口企業。此次人民幣貶值導致人民幣匯率大幅下滑,哈薩克斯坦、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很快相繼對本幣進行了貶值。

由此引發的恐慌性反應令中共領導人感到不安。此後一兩天中,習近平擔任組長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指示中國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該行之後通過進一步動用外匯存底穩定了人民幣匯率。

當時,初秋的涼風已驅散了北京夏日的炎熱,但習近平所在的中南海南院的溫度卻在上升,當時的情況令他感到不安。

這一增強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舉措成為了不確定性和資本外流的主要原因。一位主管經濟的官員將此次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舉措稱為「偽裝成改革的貶值」。

中國股市在此次匯率改革後的兩周內暴跌近25%,而中國的外匯存底則在去年8月份減少了939億美元。

去年11月,IMF同意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籃子。據接近中國央行的知情人士稱,許多中國官員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感覺,而央行對其新的人民幣匯率設定機制的決心也開始動搖。

據了解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共年末經濟工作會議的人士稱,習近平在此次會議上暗示,中國金融市場的動盪讓他對加快改革步伐的態度更加慎重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24/74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