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智庫:朝鮮遲早發生重大核洩露 「赫克之問」迫在眉睫

作者:

朝鮮核子試爆對中國的危害一直被低估,朝鮮發生核泄漏遲早會發生,波及範圍難以估量,對此中國一定要有所準備。

西格弗里德•赫克是美國核科學家,曾於1986年至1997年擔任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主任,現任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主任。

朝鮮出於誘使美國承認其核國地位,進而在擁有核武器的前提下實現朝美建交之目的,曾多次邀請赫克及其同事劉易斯等美國知名專家、學者訪朝,極其坦城地向他們展示其「核成就」。

其中,2004年1月8日,赫克等應邀參觀朝鮮寧邊核基地達8個多小時,朝方讓這些美國人仔細察看其提煉出的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鈽;20l0年11月10日,赫克等人再次被請到寧邊參觀,這次朝方向他們展示的是其輕水反應堆建設現場和鈾濃縮設施運轉場面。

這種特殊的安排使美國行家對朝鮮核計劃推進狀況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了解,但同時,作為專家和學者,赫克等人對朝鮮核現狀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赫克參觀完朝鮮核反應堆後認為,朝鮮遲早發生重大核事故。

1.極具現實意義的「赫克之問」

2012年2月21日,筆者曾參加一個同赫克、劉易斯等人的座談會,雙方較深入地交流了對朝鮮核問題的看法。席間,赫克談及他們參觀朝鮮核設施後的感想,並提出了一個問題,使筆者深感震驚和不安,至今壓在心頭難以釋然。

赫克說:

2010年那次去寧邊參觀,使我吃驚的不是其核能力,而是其規模。

2000台巴基斯坦P2型離心器正處於工作狀態,顯然,在其他地方他們還會有這等規模的核設施……朝鮮出於政治目的正大力推行其核計劃,擴充其核設施。但由於孤立自閉,他們採用的技術原始而落後,極不安全。

而且,由於朝鮮已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他們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從其他國家獲得相關的設備、技術和經驗、教訓,我對其核設施的監管系統及其獨立管理能力持懷疑態度。

訪問時我曾提出幾個技術性問題,他們沒有回答。我非常擔心,他們遲早會發生重大核事故。

接著,赫克問道:

「訪問朝鮮後我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我們是眼看著他們發生嚴重核事故,造成大面積核污染和大量人員死亡袖手旁觀呢,還是施以援手,在技術上幫助他們避免核事故發生?

選擇前者,作為科學家良心難安;選擇後者,實際上是幫助他們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果更為嚴重。現在似乎是哪種選擇都不對。

中國人聰明,你們有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兩難選擇?」2000台巴基斯坦P2型離心器正處於工作狀態,顯然,在其他地方他們還會有這等規模的核設施……

朝鮮出於政治目的正大力推行其核計劃,擴充其核設施。但由於孤立自閉,他們採用的技術原始而落後,極不安全。

赫克這一提問使我們不寒而慄。更使人不安的是,赫克等人的憂慮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專業界的共識。

2012年1月11日,美國核威脅倡議協會發布《核材料安全指數》報告,朝鮮的安全指數在全世界排名倒數第一。2013、2014年的報告朝鮮依然穩居末位。

2013年9月17日,西班牙《阿貝賽報》發表《全球最危險的核電站》文章,羅列分析全球最危險的8個核電站及核設施,朝鮮寧邊核設施榜上有名。該文稱朝鮮核設施「外觀簡陋」,「2004年管道系統曾嚴重損毀」,但近期卻又恢復運行了。

韓國一向被認為是對朝鮮情況了解最多的國家。2014年3月24日,赴海牙參加第三屆核安全峰會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在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說時,曾憂心忡忡地談到朝鮮核設施安全問題。

她說:「朝鮮核設施安全性問題也引發著巨大擔憂」,「現在,在朝鮮寧邊聚集著大量核設施,如果某建築內發生火災,那將引發比車諾比還要嚴重的核災難。」(見韓國《中央日報》2014年3月25日報導)

筆者的一位學界朋友是研究東南亞問題的,平時對半島問題並不大上心,因此接受了時下流行說法,認為朝核問題是朝美間的事,中國不是當事者。他認為「解鈴還須繫鈴人」,朝鮮核問題應由美國去解決。但當看到上述材料時,他有些不安了,趕忙找來地圖認真度量起來。

他告訴我:朝鮮在其西北海岸鐵山郡東倉里新修建的遠程飛彈發射場距我丹東直線距離約50多公里,寧邊距我邊界約110公里,其咸鏡北道豐溪里核子試爆場距我邊界約90多公里。據稱,更有大量涉核工廠、儲藏場等建在朝中邊界地區。這時,筆者的這位朋友頓悟:面對有可能蔓延的火災,爭論應由縱火者還是受害者去滅火有點憨。

朝鮮核設施分布圖,距離中國東北非常近。

2.朝鮮擁核,對中國來說是歷史性變局

歷史經驗證明,在我國周邊,沒有哪個地區或國家能像朝鮮半島這樣對我安全有如此重大影響。這是由地緣政治決定的。

1.我國大約70%的人口和經濟集中在東部。

京津地區則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我國的心臟地區。

朝鮮半島北連我東北大地,沿我東部沿海核心地帶抵近南伸,在歷史上大部時間,它如同一道屏障或防波堤,防護著我們免受海上力量的衝擊。

中世紀以後,隨著人類對海洋的征服,朝鮮半島對我安全的意義在悄悄地發

變化:當中國有能力面向海洋時,它會成為我前出陣地(如蒙元攻日);當海上有強敵窺視我大陸時,它又會成為外敵入侵我國的通道和橋樑(如日據朝後發動侵華戰爭)。

在中國周邊其他地區,或發生戰亂,或被敵對力量所占據,因其遠離我核心地區,對我不會構成致命威脅,故中國歷代王朝多會忍讓。

唯獨朝鮮半島,這裡一旦被外部強敵所據,因其抵近我心臟地區,危及我根本生存,故中國歷代對此都有強烈反應。如明末有援朝抗倭戰爭(1592年),清末有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國初有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等。其中,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日據半島,直接導致此後日本14年的侵華戰爭。

歷史證明,防止朝鮮半島成為外敵入侵中國的跳板,對中國來說,是一項沒有選擇的選擇。

2.朝鮮擁核,它對我安全意義又發生重大變化。

這時,它不再僅僅被動充當我國安全屏障或他方入侵我國的橋樑,因為它擁有了在如此近的地方劍指我心臟地區的能力和手段,它本身成為有可能對我構成嚴重威脅的能動力量。

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未曾有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朝鮮擁核對我來說是一種歷史性變局。

作為中國近鄰的朝鮮,如果這裡沒有核武器,中國為了自身安全,只警惕這裡不為外部強大敵對力量控制即可,至於半島內部是發展還是停滯,是和平還是戰爭,是分裂還是統一,這雖然也對中國安全利益產生影響,但不對中國構成致命威脅,中國可以從容處置。

但一旦半島無核化遭到破壞,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此,維護半島無核化,反對朝鮮核試,也就成為中國又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3.如果由於政策失誤,有關國家不能通力合作維護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擁核成為事實。

而對一個以戰爭邊緣政策為行為方式的核朝鮮,中國只能通過實施「贖買政策」,來維持朝鮮對華友好的「意願」,這似乎成為中國又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但是,誰都知道,「意願」是一種主觀決定,而且是一個「變量」,隨利益的主觀判斷變化而變化。而且它的重要特徵是,正向保障需雙方共同努力才成,而逆向發展卻可以由任何一方單獨行動而決定。

2012年7月31日至8月2日,朝美雙方在新加坡進行「議題廣泛」的高層秘密接觸。據同年8月16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透露,會晤中朝方代表坦告美方:朝現領導人同其前任一樣,維持「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同志」這一基調。因此,即使實施「贖買政策」,是否持續有效也是值得懷疑的。

4.最近,在朝鮮一再宣示「永不棄核」以後,我國開始出現一種失敗主義思潮,認為迫朝棄核已不現實,我們不應再主張維護半島無核化,應把追求的目標由要朝棄核改為對朝鮮核武器進行「管理」。

這是一種不具任何現實意義的空想。

朝鮮砸鍋賣鐵搞出來的核武器會讓外人去管理?在包括安理會在內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朝鮮進行核擴散的情況下,有關國家都沒有魄力和決心阻止朝鮮擁核,在公開承認「維護半島無核化」之努力失敗以後,就有能力和辦法「管理」朝鮮核武器?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朝鮮才有可能讓中國去「管理」,這就是在朝鮮一味推進核計劃過程中,出現了赫克所擔心的核事故,朝鮮束手無策。這時,朝鮮很有可能會邀請中國人到現場參觀,並下「最後通牒」:中國必須馬上出錢、出人、出技術替朝鮮排除核事故,否則中國將有池魚之災。屆時中國面臨的將是又一個別無選擇。

3.何以中國沒有提出「赫克之問」

在地理上美國距朝鮮很遠,無論朝鮮發生什麼樣的核事故,對美國都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而中國是朝鮮的近鄰,朝鮮核設施又建在距中國如此近的地方,不論那裡發生什麼樣的核事故,中國都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然而,對此感到不安而首先提出「赫克之問」的,卻是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這其中的緣由大概比問題本身更值得思考。

1.有人說,朝鮮邀請美國人去參觀其核設施,沒有邀請中國人,中國方面不了解其核設施現狀,故無從提問。

但問題是,朝鮮何以對美坦懷相迎而拒中國於千里之外?這便涉及朝鮮擁核的真實目的。

「面對美國擁核自衛」,這只是一個說法,充其量只是階段性目的。質言之,對美國來說,朝鮮核武器是朝鮮用來提升談判位勢,促美朝建交的籌碼;對朝鮮周邊國家來說,是對抗和要挾的利器。

功能不同,使用方法自然不同。對美進行坦誠展示,既是輸誠,也是示重;對他國保密,因為這是達成威懾的必要條件。我們很多人相信「自衛說」,不知道或根本想不到朝鮮核武器還有什麼其他含義。

2.其實,朝鮮在許多場合曾向美國人坦露過其研製核武器的動機。

但這些信息在被韓國和西方媒體披露後,我們許多人認為這些坦言的流布,是「美國挑撥中朝關係」,拒絕相信。中國的核專家和國際戰略學者,對朝鮮核計劃對中國的含義有清醒的認識,並有建言,但他們的主張往往被視為「干擾」。

因為當時中國的主導性判斷是,朝鮮核問題是朝美間的事,中國不是「當事者」,中國任務是「勸和促談、增信釋疑」。

甚至還有人認為,朝鮮核問題是中國的外交資源,可以用來與美「打牌」,故「半島無核化」口號可喊,但不可真干,因為那是幫美國「解套」。在他們看來,朝鮮的核武器只「套」住了美國,其他國家在「套」外。

更有甚者,有人把朝鮮核問題貼上意識形態的標籤,撰文稱凡力倡維護半島無核化,反對朝鮮擁核的主張都是「受韓美影響」,極力否定之。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共識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313/89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