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018年形勢嚴峻 習主導李靠邊 實力僅美國一半

Image result for 習近平 李克強 中國經濟

上月中共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披露的一些政策方向顯示,習近平將主導2018年的經濟發展,總理李克強則成為配角。據麥肯錫諮詢機構2015年數據,中國大陸負債規模超美德澳三國總和。旅美學者何清漣分析,中國經濟現在存在巨大的債務問題,解決辦法是多印鈔票,藉助通貨膨脹來減輕債務負擔,隨之物價會飛漲。此外,西澳大學教授羅伯森研究顯示中共的經濟實力實際上只有美國的一半。中共在世界市場的經濟實力實際上遠遠小於美國,也小於美國的三個亞太同盟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國家加起來的總和。

習近平主導經濟,李克強只能是執行者

1月2日,旅美學者何清漣發表題為《開動印鈔機——中國應付高負債的法寶》一文,披露2017年12月中共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顯示,未來習近平將主導經濟發展。

文章說,按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要發布報告。而報告中提到的一些政策方向,基本都會被解讀成明年的經濟政策要點。本次會議的第一重點是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一說法,明確表示今後習將在經濟領域負全面責任,主抓經濟工作的總理將成為配角

Image result for 習近平 李克強

第二重點就是預告明年的經濟工作將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削減工業產能過剩、控制貨幣供應,以及一些中國最近採取的其他舉措,但對中國債務激增問題,只提到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近年來中國企業的高負債幾乎未曾提到。

此前,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評論員「在水一方」曾分析,習近平和李克強之間的經濟觀點不同,為應對當前經濟危機,習近平或將強勢主導經濟決策。

澳洲學者:中共經濟實力實際上只有美國的一半

中共在世界市場的經濟實力實際上遠遠小於美國,也小於三個亞太同盟國家加起來的總和。

據海外中文大紀元1月1日編譯報導,西澳大學教授羅伯森(Peter Robertson)在澳廣撰文說,近年,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報告宣稱中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它們說,中國的年GDP如果使用購買力平價匯率兌換成美元,估計達到19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7萬億美元。

中國的經濟規模對於澳大利亞固然是一個經濟機會,但是中共如何使用它的經濟實力,令世界各國越來越不安。

在華盛頓和坎培拉,人們在問,如何將本國經濟利益跟中共造成的政治和安全擔憂進行平衡。

然而,中共作為一個獨裁國家,它的野心不被外界所知,它的願景可能跟澳大利亞以及亞太地區其他民主國家不一致。

同樣的,中共在南海的野心促使亞太地區最大的民主國家——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跟美國通過「四邊安全對話」進行安全合作。

中共構成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從某些方面而言被誇大了。尤其是,19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根據購買力平價匯率估算的,它誇大了中國對世界市場的影響力。

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匯率告訴人們,你在中國生活需要多少錢才能達到跟美國一樣的生活水平。這是在假設中國的生活成本跟美國一樣的情況下,中國的GDP將是多少。

這種衡量指標在某些方面有用,但是它不是衡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合理指標。

衡量一個國家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合理指標是,衡量它可以多大程度地改變世界市場的供應或需求。

當一個國家出口的時候,它必須根據市場匯率接受付款。類似的,當一個國家進口的時候,它必須根據市場匯率支付外匯。

這意味著,為了比較中國和美國的市場規模,人們必須使用市場匯率將中國GDP的人民幣數值轉換為美元數值。

然而,如果將中國GDP按照市場匯率轉換成美元,它只有9萬億美元,幾乎只有美國GDP的一半。

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其實只有美國的一半。

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加起來的GDP,如果用購買力平價匯率衡量,將小於中國。

但是如果按照市場匯率衡量,它們加起來的市場規模超過了中國。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匯率讓中國看起來太大,而讓日本看起來太小。

這些差異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影響了人們如何看待中國提供的經濟機會和美日印澳之間的安全同盟。

如果對中國經濟實力進行正確的解讀,它距離趕上美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雖然中國市場很重要,但是亞太地區民主國家的市場規模不應該被低估。

中國債務超重,是美德澳三國總和

大陸學者蔡慎坤12月29日發文《大真相:中國大陸負債規模超美德澳三國總和!》披露,中共央行對外公開發布的負債表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的總債務額244萬億元人民幣,另外還有至少1.5萬億美元外債。

也就是說,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的合計債務保守估計是255萬億人民幣。而2016年中國的GDP為74.4萬億,這意味著中國的負債率為GDP的342.7%。

文章稱,如果再算上隱性債務,債務規模應該更為龐大、數字也更為可怕!

由於地方債務門類繁多,數據更不透明,地方債務實際上已經處於無序失控狀態,地方財政也蘊含著極大風險,但風險到底有多大,仍然莫衷一是。目前,中國並沒有專門的機構和標準來統計各種債務,各地融資平台也越來越多樣化、隱蔽化,很多資金的來源和數量根本無從知曉,負債規模更是難以精確統計。

正因為有一部分藏在黑箱裡的隱性債務是個未知數,才更加劇了財經界對債務危機的擔憂。更為嚴峻的現實是,目前披露的債務數據只是冰山一角,規模龐大的地方債務已經到了無人敢提及的地步!

據中共財政部剛剛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1月末,中國國有企業負債總額突破百萬億大關,達到100.08萬億元。過去10年,國企負債膨脹的速度,遠超過其利潤增長速度。這10年間,國企總負債增長了395%,而總利潤僅僅增長了60%,這是什麼概念?有人戲稱,以前說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現在好,吃進去的是牛奶,擠出來的卻是尿。

中國的負債規模已經超過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三國的總和

文章還說,中國家庭債務2016年之後也突然猛增。也是這幾年,中國家庭存款的增速首次低於負債的增速。愛存錢的中國人,開始拚命舉債了!支撐中國龐大經濟體的不是令人驕傲的實業,更不是高科技,而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房地產業!14億人坐擁300萬億的存量房產,卻只有26萬億淨存款。這意味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隨時會破滅,經濟海嘯隨時會席捲而來。

麥肯錫諮詢機構(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曾在2015年推出一份報告(注意:這還是2015年的報告!),披露中國債務規模自2007年的7.4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8.2萬億美元,負債規模相當於GDP的282%,比美國還要高出很多。如果包括金融業債務在內,2007年以來中國負債規模至少增加了4倍!如今,中國負債規模比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印鈔票是解決債務的辦法?

何清漣在2日發表的《開動印鈔機——中國應付高負債的法寶》中說,今年(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談債務,這等於宣告中國不打算真正控制信貸規模與貨幣供應,結果必將是新一輪通脹。專家表示,如果借貸更多地來自家庭部門的話,中國更有可能會允許債務增長,最近的情況正是這樣。抵押貸款和其他類型消費貸款的增加,促進了家庭借貸和開支的增長。中國官員明確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消費支出,以平衡中國的經濟。

債台高築的國家財政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都被視為滋生通貨膨脹的溫床。雖然民眾最怕物價上漲,但其實國家反倒希望利用通脹減輕政府的壓力。

研究貨幣史的人都知道,通脹就是財富再分配過程。通過增發貨幣,國家不僅可以藉這種方式來擺脫部分債務,而且還能使自己的財政更加充實。貨幣發行過量,收益的是政府、與政府接近的國企、某些富人。經驗證明,不論在什麼國家,由央行增發的貨幣首先會流入政府部門,在中國不是流入政府照顧的壟斷國有企業,就是以政府投資的方式花出去,這些接近政府與權力的企業,其雇員收入會提高。

中國通脹一直在持續。以前的特點是貨幣進了房地產這個蓄水池,物價上升遠比房地產緩慢,稀釋了人們對於通脹的感覺。

中國2018年的經濟政策將是增加債務,考慮到債務高企的風險,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疑慮又多了一重。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104/104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