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催人淚下的網文:6.12 我在金鐘

作者:
我心大惑不解、甚憤怒,我們是做了甚麼,配得警方如此高規格的對待我們?!在整天的歷程中,我最清晰聽到、自己也喊出來的訴求,是「撤回惡法」。更多的,卻是群眾互相鼓舞、大喊:「香港人,加油!」我們,是怎樣的「暴民」,配得政府如斯對待!

從早上近九時,到下午五時多,

走過海富外、中信橋和地下附近,和太古廣場一帶……

響應社福界議員和工會的罷工行動(雖然個人選擇以請假方式進行),目的主要有二:一、為自身和香港下一代盡微小的力量表達訴求,以期政府正視民意,懸崖勒馬,立刻撤回「送中條例」立法。二、站在年輕人的一邊,不忍讓他們在這幾年間一次又一次「孤軍作戰」,希望行出來,在他們奮力為所相信的價值和理想爭取時,默默陪在他們身旁,給予一點精神上的支持;當他們遇有困難、甚至遭到不合理對待時,或可給予一點幫助。

我 connect了多年不見的友人(感謝林鄭,「We Connect」)、connect了新舊相識的同工;與沿途不同年齡的同路人擦肩而過(以我觀察達八成或以上均是十來廿出頭的年輕人)人縱多亦很擠涌,大家仍有默契地互相禮讓、難免有碰撞時總會點頭或出聲示意「不好意思」、「sorry」。我感受到一股能量,正是大家為了所持守的信念和價值去做同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互相守望、同心合力所凝聚的力量。

上午至中午,人在海富外夏慤道上,感覺情況大致穩定,群眾都是靜靜站著,時而聽到需要物資的叫聲,生理食鹽水呀,索帶呀,頭盔呀,直身傘呀,較剪呀,眾人眼光一同搜尋,連忙傳往需要的方向。

接著吃午餐去。四處都是搵食的人,餐廳爆滿,最後在商場一角席地而坐「野餐」也!四處所見,大家有的傾下對「反送中」的感想,有的傾下計、互相傾下近況,或吹下水;更多是在網絡追蹤事態發展、資訊和評論等。(因為一接近夏慤道,網絡訊號微弱,經常收不到外界消息)

午飯過後,回到政總一帶。向友人步往中信地面,和人群安靜有秩序地或站或坐,一同觀看電視直播,和平地參與「民陣」發起的集會(集會已獲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理應是個合法的集會)「民陣」大台不時提醒大家讓出急救站外通道,和萬一需要時救護車的通道,而群眾都紛紛努力配合。

下午三時許,警方頻頻在數個地點放胡椒噴霧、催淚彈,甚至布袋彈、橡膠子彈(這些都是從後來看新聞方確認的)。眾多原本參與集會的群眾,遠遠地被吹來的催淚煙霧薰了眼睛、氣道,十分不適,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又是震驚,又是憤怒,大群大群人在極擠涌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儘量有序地往中信一旁退去,過程中,大家忙守護前方食中彈的同伴,七手八腳地將一枝枝水呀、眼罩呀,傳往前方。忽爾有人大叫「有冇哮喘藥呀?」,眾人目光立刻搜尋,著急地希望同伴得到藥物的治療,又極速將藥物傳送往需要的地方。「民陣」大台大聲向警方重申這是已獲「不反對通知書」的合法集會,直到當時亦未聽過警方反對有關集會。大台亦呼籲「警方停止」(使用武力),群眾跟著一同大喊。

及後,我聽見演藝方向傳來一陣騷動,接著人潮迫來,我往該方向看去,又是催淚煙陣陣傳來。當下形勢緊張,群眾著急後退,然而人太多,大家擠在一起,數度擠得沒差點跌倒,只有互相提醒「慢慢行呀,小心」、「唔好急呀,定啲來」、「退緊呀,等一等呀」大台提醒群眾往中信內安全退去,亦呼籲「警方停止」(進迫),群眾正在離去。當時,在煙薰得通紅澀痛的眼中,我看到了身邊群眾,一雙又一雙和我一樣震驚、害怕和表現出難以置信的通紅眼睛,有的年輕女孩在傷心落淚(在現場,你會大致分得出,這是煙薰刺激眼睛落淚以外的傷心流淚)(我不年輕,但我也激動得哭了……平日溫文的我,也爆起粗來)。其後,我終於近距離地看到了,在五至八米以內吧—人數近二、三十、分排數列,全副武裝的鎮暴警察陣,持著長盾牌,在人群配合地退去、跌跌撞撞間,步步進迫的壓倒性陣容……

(我再強調,現場群眾本是平靜地參與集會,最多在看到電視直播中警方和群眾直接近距離施放胡椒噴劑時禁不住「嘩」地叫了一聲並有群眾罵上幾句。我心大惑不解、甚憤怒,我們是做了甚麼,配得警方如此高規格的對待我們?!在整天的歷程中,我最清晰聽到、自己也喊出來的訴求,是「撤回惡法」。更多的,卻是群眾互相鼓舞、大喊:「香港人,加油!」我們,是怎樣的「暴民」,配得政府如斯對待!)

終於,群眾都退往中信內了,尋回友人,心情沉重。帶點恍惚,收到丈夫傳來訊息請我立即離開(事後他告訴我對我的處境很是擔心),想起承諾自己必需為孩子為自己為所愛的人好好照顧自己安全,和友人互相關心、道別(友人決定留下),逕自離開。沿途找不到可進地鐵站的入口,步往太古廣場蹓躂,也遇上了小學同學,互相傾吐一會,看小學同學提起沿途看見的孩子們,有的個子小小才十來歲,便要承受這種對待,眼睛通紅心中傷痛……

至今,憶起兩幕—

(一)午後時份—就是民主派議員出來為大家打氣一段時間之後,天突然下起雨來……身旁一位年輕同路人望望沒有雨傘有點狼狽的我(我早已將雨傘送上前方了),微微一笑,有禮地將他的傘向我遞過來,邀請我一起避雨。

那裡正是「雨傘運動」時,掛滿雨傘陣藝術裝置、海富外兩橋之間的位置;當時,我驚嘆於香港年輕人那瞬間凝聚的、澎拜的力量,激發出意料不到的創作力,表現出具高層次對理想公民社會的思考與想像,並展示出高質素的公民水準……作為孩子的媽媽,作為一名兒童及家庭服務的社工,我是多麼的盼望,每一位香港的年輕人,能以在公平公義的社會制度下,逐步找尋到、實踐到自己的夢想……

(二)下午警方一輪槍彈攻擊後—步履沉重的步往海富中心,見到一名女孩,情緒帶點激動、感傷的向電話另一方哭著道:「你喺邊?我好驚呀……」「你喺邊度?」旁邊的朋友,用手輕輕拍拍她的背安撫她……

我心默然感傷—我們這一代,是如何不經不覺間,將原本應該是充滿朝氣、懷抱夢想,平日無事可發下白日夢、吹下水、走下堂或追下星的年青一代,一步一步推往今天困惑不安、惶惶然無望的境地?看著一個又一個年青的、受傷的背影,我愧疚了……

我們這一代人,是時候,認真且迫切地,去一同思考、計劃和實踐,在自己的部份,可以用甚麼方式,去回應當前年輕一代的困境及需要。

這本應是我們當作的。

作者自我簡介:我是社工,我是媽媽,我是示威者,我撐年輕一代。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立場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620/130486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