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路透:包商銀行信用危機蔓延到非銀機構

包商銀行信用危機蔓延到非銀機構。(圖片:大紀元

中國包商銀行託管引發的信用危機已經從中小銀行傳遞到中小非銀機構。中共金融監管層使盡解數阻斷風險蔓延,但市場人士指,目前燃眉之急稍解,後續壓力猶在。

路透報導,中國包商銀行託管引發的信用危機已經從中小銀行傳遞到中小非銀機構。信用危機導致非銀機構對信用債態度更加謹慎。信用債發行是企業重要的融資工具,非銀機構是信用債的重要買家。在整體信用債市場規模收縮的背景下,企業融資難度將會加大。中共金融監管層使盡解數阻斷這場信用危機的風險蔓延,但市場人士指,目前燃眉之急稍解,後續壓力猶在。

包商信用風險傳導至非銀領域

路透6月20日報導,中國包商銀行託管引發的信用危機原本只是對中小銀行同業業務發展的擔憂,最終卻演變成為中小非銀機構的信用危機。

因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中共央行及銀保監會決定自5月24日起對其實行聯合接管,這是20年來首例國內銀行被接管事件。

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市場信用收縮,機構風險偏好降低。債券市場機構普遍通過提高交易對手方門檻或提升質押券信用等級要求,債市流動性風險由中小銀行蔓延到非銀機構,出現部分機構和產品回購違約,機構信譽被質疑。

市場人士指出,此次危機將導致未來信用債通過信用等級和流動性進行重新定價,信用利差將擴大,高等級信用債吸引力進一步加大。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後續非銀機構的投資行為和倉位可能會做些調整,將更偏向高評級券種,對低評級債的配置需求或會下降。

他們並認為,非銀機構慣用的加槓桿投資信用債的模式雖有望延續,但規模勢將被動收縮且投資結構亦會迎來調整;舒適模式被打破後,非銀機構間及債市本身的分化也將加劇,手握核心研究能力的頭部券商優勢將更加凸顯。

上海一基金交易員說,「後面中小非銀會比較難過,頭部集中,風險偏好下降。投資人、發行人都會有一定的洗牌,一方面自身的門檻會提高,另一方面對資產的信用溢價會抬升。」

中泰證券首席固收研究員齊晟認為,如果為了保證流動性而配置更多利率債,部分中小機構產品的息差將被壓縮,資產收益下降將倒逼中小機構降低負債成本。

企業融資將更加困難

信用債發行是企業重要的融資工具,非銀機構是信用債的重要買家。然而,經過此次信用危機後,非銀機構對信用債態度將更趨謹慎,內部風控也將更加嚴格;而信用債一級發行難度亦加大,低評級信用債出路收窄,信用利差走闊。供需兩方料共同導致整體信用債市場規模收縮,企業融資難度將會加大。

上海一銀行交易員說,「以後低評級的肯定就難發了,發的沒人買,資質不好的也發不出去,市場規模肯定要縮一點,不過長期來說也不是壞事,優勝劣汰。」

他並表示,對目前持有較多低等級信用債的金融機構來說,短期內壞帳可能會提高。

北京某合資券商債券發行部門人士也指出,如果非銀機構資金收縮,一級認購信用債券需求就會減少,直接導致此類債券的發行難度增大;此外,機構會要求企業增加擔保或授信,AA等級的企業發債成本將大幅提高,也將導致發債企業融資意願減低。

她說,AA資質企業的融資將可能是個大問題。

中共使盡解數阻斷風險蔓延

路透報導說,這場信用危機來的非常突然,中共金融監管層使盡全身解數阻斷這場信用危機的風險蔓延。

為阻斷流動性風險傳遞和擴散,監管層近期接連召開會議召集部分頭部券商及基金就防範化解債市流動性風險進行商議。要求客觀看待交易對手方,不要一刀切停止逆回購融資;並將對參會券商提供定向融資支持,其中包括發行金融債、提高短期融資券額度等。

最新穩定市場預期的方案是大行將通過頭部券商向中小非銀機構提供流動性,監管層同時也將動態監測大型機構的資金傳導。

報導稱,目前燃眉之急稍解,後續壓力猶在。多位市場人士表示,監管層此次出手相助,目的是保護市場,屬於臨時性措施,以阻斷風險傳遞,不是為了保護高風險機構,今後問題較大的機構如果不迅速調整,仍會有爆倉風險。

一券商人士表示,「監管層現在救,也只是給一個緩衝時機,之後還是要自救。」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 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623/130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