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李可心:《紐約客》反思美國留學生接納策略

作者:

中國海歸官員占比下降

中國海歸官員的占比變化,是另一個衡量美國開放學術大門給中國學生之後,能否促使中國政治改革的指標。中國綜合性周報《南方周末》曾在2014年針對海歸官員做過一項調查。調查指出,改革開放後,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多達三百多萬人,畢業後歸國的有一百多萬,且比例逐年升高,然而中國海歸官員的數量卻有下降的趨勢。

雖然中國國家公務員招考,對海歸併沒有限制,然而大多數的海歸回國後,卻會優先選擇私人企業,畢竟在國外念書花了那麼多錢,回國做基層官員,薪水微薄,太不划算了!另外,很多中國公務員的崗位,都會要求報名者必須是中共黨員,使得許多海歸望而卻步。一位中共中央統戰部的幹部表示,在統戰部幹部里,基本沒有海歸,「因為我們這裡全部是中共黨員。」現實的原因,使得赴美的中國留學生難以進入政府體制,更無法推動任何改革,一道道高牆也讓中國政府聽不到一絲為自由吶喊的聲音。

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未來政策

美國的夢碎是否會讓他們因此降低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筆者認為,可能性不大!根據統計,2017至2018年,中國學生占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33.2%,幾近三分之一,超過36萬人,是九年前的三倍之多。如此龐大的數量,不難看出美國教育學院的收入,大大仰賴著中國留學生,他們帶起的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從美國東西岸林立的手搖飲料店,就可見一斑。中國留學生與美國學府之間的經濟掛鈎,使得美國政府難以對中國學生做任何過大的抵制動作,再者,身為一個高喊自由主義、言論自由的國家,因為留學生擁有不同思想而做抵制,也實在說不過去。

負責教育與文化事務的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伊斯(Marie Royce)在七月時表示,美國仍舊歡迎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然而羅伊斯也提出,大學機構需要更努力地協助中國學生融入當地群體,尤其是那些沈浸在中國共產黨宣傳泡沫中的學生們。不過就筆者觀察,這是有難度的,一個很簡單實際的理由是:和自己有著相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相處起來,就是比較輕鬆、自在,容易以此為渠道接收訊息、形塑認知。此外,種族間的文化差異常常會導致對特定種族的排斥甚至差異化對待(discrimination),也就是如俗稱的「歧視」,這是幾乎所有身為異鄉遊子的留學生都曾面臨的困境。因此,要用行政資源與手段推動大學機構幫助留學生「在地化」,甚至要改變他們的思想或接收資訊的習慣,恐怕難有成效。

惠妮休斯頓的經典老歌Greatest Love of All(最偉大的愛)第一句唱著「I believe the children are our future. Teach them well and let them lead the way(我相信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好好地教育他們,讓他們引領未來道路)」這句話刻畫著許多美國政、學界人士的信念,相信教育能夠帶來改變,但《紐約客》的報導打破了他們的美夢。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或許一個人的思想,更多是受到媒體的影響。美國政、學界已逐漸意識到,一廂情願地相信透過軟實力(Soft Power)推動中國政府改革,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尤其在這個習近平時代更是難上加難。

(下):對中國媒體來說,「新聞」和「內容」是同一件事

今年8月19日,美國《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發表了一篇特稿,名為《一個讓在美中國留學生獲取新聞的「後真相」出版物(The「Post-Truth」 Publication Wher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Get Their News)》,探討在地留學生媒體如何塑造國際學生的民族主義。

《紐約客》的特稿指出,《北美留學生日報》這個擁有百萬訂閱的自媒體,創立初衷是希望提供留學生們出門在外、校園生活的種種資訊,但自2016年美國大選後,《北美留學生日報》的報導內容逐漸富含高度的民族主義言論,有意帶動言論風向。報導更揭露出《北美留學生日報》的內部祕辛,其中包括如何產制不實的文章、該報的編輯和作者又以怎樣的觀念處理新聞。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14/136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