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張學友迎來59歲:我最慘時 台下只有兩個女人鼓掌…

作者:

09

1986年,

張學友羅美薇因為《痴心的我》相識,

彼時,

羅美薇與張曼玉劉嘉玲鍾楚紅並列,

被媒體稱為「香港最有前途的女明星。」

而張學友則剛出完第一張專輯,

還是一名樂壇新人。

電影《痴心的我》中的羅美薇與張學友(1986)

在拍攝電影定妝照時,

導演要求兩人互相對望,

羅美薇後來在一次訪談中說道:

「那一眼,就讓我知道,

我們未來會在一起。」

而張學友則說,看到羅美薇的那一刻,

整個人就像「觸電一般」。

很快,兩人就從朋友變為戀人。

那一年,張學友25歲,羅美薇21歲。

羅美薇與張學友

面對媒體,張學友主動承認戀情,

一個是樂壇新星,一個是當家花旦,

兩個人就這樣大大方方談起了戀愛。

在張學友最落魄的三年裡,

羅美薇也始終不離不棄,張學友曾回憶:

「那個時候,我在台上唱歌,

在台下唯一不會噓我的,只有她和我媽。」

羅美薇與張學友

當然,感情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

在一起那幾年,兩人也有過短暫的分手,

但是好在,最後仍走到了一起。

1996年2月15日,

張學友與羅美薇在倫敦註冊結婚。

這一天,剛好是情人節過後第二天,

他說:「這意味著,我們跨過了情人這一關,又向前邁了一步。」

這一年,剛好是他們戀愛十周年。

後來,林夕還為兩人寫了一首歌,

歌中寫到:

「從此以後,無憂無求,

故事平淡,當中有你,已經足夠。」

這首歌就是《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婚後,羅美薇淡出了演藝圈,

而張學友也漸漸歸於家庭。

1999年,

張學友獲得了一次命名小行星的機會,

他將小行星命名為:MAY。

那是羅美薇的英文名。

10

2001年,張學友40歲。

這一年,他的大女兒出生了。

成為父親的第一年,

張學友將「工作重心」移回家中,

整整一年沒有出現在大眾面前,

在家專心陪伴家人,成為他生活的全部。

談及原因,張學友說:

「我實在是不想錯過女兒成長的瞬間」,

而另一方面,

他則是害怕,如果自己不能陪伴女兒成長,

會對女兒未來的性格有所影響。

照顧家人的空檔,

他還專門為女兒寫下了一首歌《搖瑤》。

女兒的出生,

似乎撬動了張學友心底的某一角,

2002年,他在導演許鞍華的邀請下,

重新回歸熒幕,

與好友梅艷芳共同出演了電影《男人四十》。

電影《男人四十》中的張學友(2002)

這一年,張學友41歲了,

而距離他息影,已經過去了整整7年。

當成為父親後的張學友,再次出現在鏡頭之下時,

導演許鞍華驚喜地發現,

此時的他,在情感處理上更加細緻,

對於人物的理解,也越發通透,

那是成為父親這件事,

給張學友帶來的溫柔。

此時的張學友,

人生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而在他的前進之路上,

有人來,也有人正要離開。

11

梅艷芳曾說,

張學友是自己的親人、老師、好朋友。

而兩人還有一層關係,

張學友是梅艷芳的妹夫——

因為他的妻子羅美薇曾認梅艷芳做乾姐姐。

從左至右:羅美薇、梅艷芳、張學友

2003年11月,

身患絕症的梅艷芳,連辦8場告別演唱會,

張學友作為嘉賓出席,

與她共同演唱了一首《祝福》,

從舞台走出的那一刻,

這個已經為人父,為人夫的男人,

還是落下了眼淚。

45天後,梅艷芳離開人世,

彌留之際,

張學友與妻子羅美薇來與她告別,

最終,梅艷芳握著張學友的手,

在好友的陪伴下,離開了這個世界。

梅艷芳去世後,羅美薇傷心了很久,

為了安慰妻子,

張學友寫下了一首《講你知》:

「我願意用我十年,去換我共你十天。」

除了梅艷芳,在那一年,

張學友還接連失去了幾位好友——

張國榮、柯受良、羅文。

在那之後的幾年,張學友都不是很開心,

他開始研究佛經,也開始思考人生:

「突然感覺人生變得步步緊逼了。」

也是在2003年,

他為離去的好友寫下了一首《給朋友》:

「在這方的知己,每一天都深深祝福你。」

12

這些年,張學友越來越少地出現在媒體與大眾面前:

他總是隔幾年出來,

開上十幾個月的演唱會,

見見等待他的歌迷,

然後再次回歸家庭。

縱使出道36年,地位至此,

張學友依然對自己要求極高,

在他的演唱會上,

沒有大段的串詞,也沒有歌曲提詞器,

他從不會降調,並且鮮有明星來幫唱。

但他依然會對自己不滿意,

在4年前的一場演唱會結束時,

他對觀眾說:

「我年紀大了,沒以前唱得好了,我知道你們不會介意,但我會。」

那一年,張學友55歲了。

每次當他再度出山,

他的演唱會票,永遠是一票難求。

好像每個人都在懷念張學友的時代,

除了他自己。

他曾經直言,自己並不懷戀四大天王時期,

但是很慶幸經歷過那個時代。

這些年來,張學友一直活得很清醒,

早在1999年,他就宣布,不再拿獎,

他說是因為環境已經改變,

有太多因素摻雜在得獎判定中。

可是在某些瞬間,

他又帶著從90年代香港樂壇走出的情懷,

縱使,他心裡比誰都明白,

屬於香港樂壇的輝煌可能難再回來,

可是他說:「還是要充滿希望的。」

人生在世,難得清醒,難得糊塗。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最人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1/147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