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銀行鬧錢荒社會恐慌? 最新!川普要限制螞蟻騰訊支付 華為手機銷量打臉趙立堅

中國高科技騙補內幕!2行業首當其衝 中國外匯存底9月減少220億美元 ​​​​​​​中國股市迎來2270億解禁潮 涉軍工製造,美國會要調查對中共出口 5G泡沫?南韓逾50萬5G用戶返4G 亞洲年輕人恐丟1500萬份工作

中國高科技騙補內幕!新能源汽車和晶片首當其衝

中共一度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對行業實施補貼政策,結果引來大量騙補案例。《製造界》10月7日報導,重慶力帆汽車的坍塌揭開中國新能源汽車騙補的冰山一角。

中共工信部數據顯示,力帆申報補貼的新能源汽車中,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共計2395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億元。

然而,力帆只是中共補貼政策下騙補的一個案例。據中共工信部2016年的調查,93家新能源車企中有有72家涉嫌騙補,問題車輛總數76374輛,涉及補貼總金額92.707億元,平均每輛車騙補12萬。

報導稱,這還僅僅是涉及中央財政的部分,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的補貼,數目更大。例如,當初中央財政給6-8米純電動中巴車補貼標準為30萬元/輛,地方往往會1:1再補30萬,也就是說一輛車可以獲得補貼60萬元。

中汽協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一共才33萬輛,也就是說,每4輛車就有一輛騙補。

騙補的方式簡單粗暴,首先把車價人為定高,索要高額補貼。由於質量差、價格高,根本賣不掉,怎麼辦?可以虛構銷售,沒完工先上牌,辦理行車執照,再或者自己成立一家租賃公司,買自己的車,車輛儘管閒置,但是補貼落袋為安。

報導說,「哪裡有補貼,哪裡就有騙補」,新能源汽車的劇情正在半導體行業重演一遍。武漢弘芯、南京德科瑪和成都格芯等半導體企業,在騙取國家巨額投資後,都已壽終正寢。

北大學者張維迎說,實現創新唯一的途徑是經濟試驗的自由,而不是將整個行業鎖定在預定的路徑上,那些被保護、被扶持的產業往往沒國際競爭力。

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微納電子科學家馬佐平日前接受DeepTech深科技採訪時表示,部分國內半導體基金的顧問們,常常帶有私心,有的又當裁判、又當球員:「明明都失敗了,十幾年來,出主意的人還是這些人。」

結束五連漲:中國外匯存底9月減少220億美元

周三(10月7日)下午,中共央行公布,9月份外匯存底3.1426萬億美元,較上月下降220.47億美元,降幅0.7%。這是中國外匯存底連增5個月後首度轉降,亦弱於預期。

近日,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上表示,如果在資金流入時依然把匯率作為工具、儲備作為目標,在全球基礎貨幣投放增加的情況之下,中國外匯存底並未明顯增加,依然保持3萬億美元的規模,一旦全球流動性收縮,未來當資金流出時,中國3萬億美元外匯存底的抗風險能力就會下降。

十一假期市道低迷,難挽頹勢,央媒統計數據報喜不報憂

今年中國十一黃金周在疫情下度過,官媒不斷營造經濟復甦氣氛,但實際上不少旅遊景點遊客數量明顯減少。由年初開始不斷預測的報復性消費,到十一黃金周始終沒有出現。

圖:貴州一小鎮,昔日車水馬龍,如今墮胎稀少。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10月3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1.11億人次,同比恢復78.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80.7億元,同比恢復66.8%。

有網民在一段視頻中說,湖南鳳凰古鎮的民宿旅店,在遊客人數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哄抬物價:「真的我都驚了。這是10月2日的鳳凰,就這個客流量,我真的不知道老闆哪裡來的自信暴漲,我昨天住的房子150元(一晚),今天就漲到400元。我就想問問中國還有那個景區停車比鳳凰貴,河邊泥地上劃一條線就開始收費,您停車一小時15元,過夜100元起步。」

手機微信支付公布消費數據顯示,10月1至3日,中國國內景區和酒店行業微信支付交易金額較「五一」假期增長83.3%和70.75%。但網民發現,今年「五一」假期消費數據都不及去年的五成。

江西景德鎮學者李橋對自由亞洲電台說,以他對中國官員的了解,真實數據低於官方公布的數據:「談不上可信度。這些數據上報時是層層加碼,所以這個數字是不可信的。」

中國股市10月將迎來2270億解禁潮

《東方財富網》10月7日報導,2020年是中國A股近十年解禁市值最高的年份,總計4.58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9.2%。

圖:2000年以來A股解禁規模

在2020年10月份的16個交易日裡,將有2270.16億元市值將解禁,平均每天約142億元,涉及141家公司、506.97萬戶股東。

比父母過得好夢碎!亞洲年輕人今年恐丟1500萬份工作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和國際勞工組織(ILO)新近公布的報告,年輕女性和職場最基層的人重創最重,各國政府應留意被甩在後面的「禁閉世代」(lockdown generation)。

26歲的Pavisa Ketupanya是其中之一。她已取得飛行員執照,原本計劃追隨父親的腳步開民航機,但機師夢因疫情爆發無疾而終。她現在靠替人接睫毛賺取微薄收入。

類似故事在亞太地區多不勝數,ADB和ILO的報告說,今年此區13個國家的青少年和年輕人可能流失高達1500萬個工作。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08/150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