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黃炎培家訓:修行、修性和修心 是子孫後輩「一生順遂」的必修課

著名教育家黃炎培曾給他的孩子寫過這樣一幅座右銘: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忠實。

事閒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

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這幾十個字,總結了千年來先賢聖人所提倡的「做人」和「處事」的準則。

從字面意思去看,我們會感覺,它也就和一般的為人處世原則差不多,可是,當我們深入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概括了三個層次的道理和原則。

第一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行」。這裡的修行,並非是狹義的「打坐修行」,而是修煉人的行為舉止。

第二層,則是要我們學會「修性」。人天生的品性和能力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卻能在後天的環境裡用七分的「人事」來修煉我們的「性情」。

而第三層,便是最為重要的一層,那就是要我們學會「修心」。你的內心怎樣,你所身處的天地和所遇到的未來的就會怎樣。

這三點,其實和儒家,道家,佛家倡導的相關主旨思想是相似的。所謂「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儒道佛三修,我們才能更好地在社會裡「如魚得水」。

所以說,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的家庭要有這樣的家風和底蘊,方能使我們的後輩固本心,明大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行:待人遇事,別浮誇,應腳踏實地

在黃炎培家訓的第一層中,我們能發現,他所用的詞,大多是這個時代中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所「瞧不起」的詞彙。

所謂「求真求是,守信忠實。」在很多人看來,做這樣的人,不就是做一個老實的冤大頭嗎?實在不能去做。

為何現在大多人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呢?因為他們受到「快節奏」社會風氣的影響,讓他們的內心發生了改變,認為越是浮誇,越是快捷的東西,才越適合當下。

這樣的三觀和想法,的確是當今時代的附加品,可對年輕人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想想看,你做人浮誇,為人沒有原則底線,那麼你越是生活下去,越會感覺沒有根基,沒有底氣,更沒有實在感。

就像當下的很多人,他們畢業出來工作之後,看到「996」的工作就不干,遇到所謂的人脈就盲目拉攏,碰到所謂的潮流就去盲目跟風,少了內心的安穩和踏實感。

曾有位作家說道:「在這個社會上最後能成功的人,不是那些只會抱怨,只會誇誇其談的無能者,而是肯干實事,肯下功夫的實在人。也許一年內你看不到差距,可過十幾二十年之後,差距就出來了。」

做人,還是得腳踏實地去做人,明白什麼是「是非」,什麼是「真偽」。如此,我們子孫後輩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順暢。

修性:品性如水,遇強則強,不驕不躁

蘇洵在《權書·心術》中寫道:「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不管遇到什麼事兒,不管遇到什麼誘惑,我們做人都得有自己的品性和想法,不要總是慌慌張張,人云亦云。

就像黃炎培在家訓里強調的那句話「事繁勿慌,無欲則剛。」

越是有問題的時候,人的心就會越焦躁,甚至有些人還因此亂了陣腳,從而讓以往所做之事,所得之成就,功虧一簣。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要鎮定自若呢?那就需要讓他們明白「水」的品性。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它既能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慢慢地流淌,做到「事閒勿荒」,在暗中積聚自己的實力,也能在波濤洶湧的時候遇強則強,有雷霆萬鈞之勢頭。

只有這樣,人這一輩子才能處於「攻防兼備,可攻可守」的狀態,而不是有成就時就心高氣傲,失意時便自亂陣腳。

另外,「水」一般的品性,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順其自然,無欲則剛。

因為平淡,所以不會小看人,也不會小看自己;因為沒有過分強烈的欲望訴求,所以很多事情都能平心靜氣地做好,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預想不到的好效果。

這一切,都是焦躁的人所不可能做到的。而人,唯有學會「水」的品性,才能讓人生之水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修心:坦然自若,不卑不亢,外圓內方

在黃炎培的家訓中,有八個字是整個家訓的重點,那就是和儒家學說有關的「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人要想在社會中更好地生存,單靠直來直往的性子和心智,那是不夠了。因為社會的水太深了,倘若沒點「機變」的處事方式,終究容易被世道人心所「湮沒」。

所以說,我們做人,必須要像「銅錢」一樣,外表雖然圓滑無比,可內心卻必須要方方正正,清清白白,坦坦蕩蕩。

就像人在職場的時候,倘若不懂得適應環境,適應那裡的工作模式,那麼,終究是得罪人多,稱呼人少,自己給自己挖坑。

而人,如果過分圓滑到沒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那麼這樣的人,對社會和家庭,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如此,「內方」的原則性就顯得很重要的。

那麼,人要修心的目的便是要如此。當我們做到「外圓內方」之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待人處事的時候,都能做到「和若春風,肅若秋霜」。

該和藹的時候,那就得和藹,該嚴肅的時候,那就得嚴肅,要界限分明,靈活變換角色。不然,我們將一條路走到黑,到處碰壁。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幽窗小記》中的一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做事坦然,為人淡然,對人有責,處世機巧。如此,人才能「一生順遂」,萬般安然。

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妨好好教育兒孫,讓他們明白,修行修性修心,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31/151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