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開始變老的3個跡象 你中了幾個?

生命,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挑戰,誰先選擇妥協,誰就會率先老去。

衰老,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話題。

劉白羽曾說過:「一個人可以衰老,可以病死,那是自然法則,人們並不畏懼,但人絕不能在肉體還活著的時候而靈魂卻已經枯死。」

我們無法左右肉體變老,但很多時候人們都是「身未老,心先衰」。

在衰老面前,有些人30歲看起來像50歲,有些人卻能活得沒有年齡感。

其實,人的變老都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你有了下面這3個跡象,就說明你開始變老了。

放棄身材管理

前段時間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

畢業10年,這是第一次大規模聚會,見到了不少許久未見的老同學。

席間大家互相敬酒,我發現幾個男同學都油膩了不少,上學時原本都是清清爽爽的大男孩,現在卻挺著圓滾滾的啤酒肚,髮際線也明顯後移。

問他們怎麼把自己搞成這樣,他們都笑了笑說:「沒辦法,老了唄!」

我挺納悶兒的,怎麼不到30歲的年紀,就說自己老了呢?

後來我們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女生一起聊天,越越是我們之中唯一做了寶媽的,當年班花級別的人物,如今卻身材走樣,臉上滿是粉底蓋不住的憔悴感。

她跟我們哭訴:「生了孩子之後我的心思一直都在孩子身上,沒再管過自己的身材和容貌,今天看著你們都青春靚麗的,感覺自己比你們老十歲。」

我不禁有些唏噓。

外貌是人們感受年齡的最直觀的一種形式,也是反映內心年齡的一面鏡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在忙碌中放棄了對美的追求。

當人們不再重視自己的外表,任憑身材怎樣走形也覺得無所謂的時候,就表示我們已經開始衰老了。

很多人說,一天工作那麼多,回到家又是一堆雞毛蒜皮,哪有時間管這些?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時間追求美,而是做不到自我約束,對自己沒有要求。

已經40歲的吳尊,依然和剛出道時一樣,保持著良好的身材,臉上也看不出多少歲月的痕跡。

雖然娛樂圈工作繁忙,但他仍然堅持去健身房運動。

除非是忙到連睡覺時間都不夠了,才會在家用「做伏地挺身」代替去健身房。

還有網友夜裡11點偶遇吳尊去健身房健身。

有人說,只有管理好身材,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不放棄對自我的要求,不冷卻對美的熱愛,是保持身心年輕的第一步。

思維固化,不願學習

演員孫儷在前不久的金鷹節頒獎晚會的特別短片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年齡是什麼問題,任何時候都可以自己想做的事。

你的思維固化了,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要學了,什麼都不要進步了,那時候你才開始真正的老了。」

深以為然。很多人的衰老,是從不願學習開始的。

之前有一條新聞很熱門,說唐山很多路橋收費站撤銷了,導致大量收費站員工被裁員。

許多員工去找領導討個說法,其中一位大姐說:「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大姐說得振振有詞,卻讓我覺得有點不寒而慄。

有多少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想學,也什麼都不要學了?

我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講,說他們部門42歲的主管被辭退了。

因為公司想開闢新的直播業務,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來做,這個主管就是負責人。

但是主管很不看好這個項目,總是說著:「這種東西根本就不適合我們公司,肯定做不好的。」

結果可想而知,他放棄了這個可能做出成績的機會,也放棄了自己的成長。

36歲的大姐,其實根本不是什麼都學不了,而是她不願意承認時代變了,也不願意改變現狀。

42歲的主管,也未必真的不看好這個項目,只是他覺得曾經他的那一套都被推翻了,讓他很不舒服。

俞敏洪說:「年齡越大的人越固執。

倒不是年齡大的人願意固執,而是他們覺得以自己多年的經驗自己的那套才是對的,所以他們堅持自己的那套。自然有意無意地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那套去接受新生事物。」

思維固化、不願學習,才是真正的衰老。

查理·芒格曾說:「如果不終身學習,你們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識,你們在生活中走不了多遠。」

不拒絕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就可以走在時代的前端,保持自己的價值。

年齡其實只是一個數字,不要沉浸在別人定義的「老去」里,只要思維不老去,永遠可以年輕地活著。

對生活的不再充滿激情

富蘭克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人死於25歲,葬於75歲。」

我們最先衰老的從來不是身體,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

這兩年有個很火的詞兒叫「佛系」。

工作沒什麼前景,賺的也不多:算了,夠花就行吧;

好不容易得休個年假,想出去轉轉又覺得很麻煩:不去了,在家躺著也挺好;

想把扔了好幾年的愛好撿起來,玩了兩天又覺得累:不玩了,愛咋咋地吧……

每天死氣沉沉、消極懈怠,美其名曰「佛系」,其實就是認命。

很多人習慣把自己衰老的心態叫做成熟,卻不知成熟並不意味著服老,那只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失。

都說生命在於折騰,人的衰老,往往體現在對生活沒有激情。

綜藝節目《少年說》裡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一名少年站在高台上對自己的姥姥喊話:「姥姥你已經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了,你都70多歲了,能不能讓我們省點心,別起早貪黑出去工作了?」

姥姥問他:「你覺得70歲的人應該做什麼呀?」

少年說:「在家帶娃、出門遛彎,實在不行搓個麻將跳個廣場舞也挺好。」

姥姥卻說:「有些老年人是這樣,但那不是我的生活,我希望能夠有我的人生價值。

雖然我72歲,但是,做教師的工作,讓我覺得自己很年輕。」

然後還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說出了愛迪生的名言:我的人生哲學就是工作!

72歲的姥姥,依然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對生活的那份熱望,就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這讓我想到了泰戈爾。

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的時候,有記者好奇地問:「請問您多大年紀?」

泰戈爾笑著說:「我很不願意說出我的年齡。」

記者感到有些尷尬,以為冒犯到了泰戈爾。

但隨後,泰戈爾繼續說道:

「因為我有一顆長久年輕的心,我不得不告訴你,我今年64歲了,但你千萬別猜想我是個老年人。

一個人的老少不能拿年齡來做標準,我的心時刻同你們年輕人一樣,所以我長久是個少年人,我喜歡同少年人在一起,我喜歡我長久地做一個少年人。

擁有年輕的心態,時刻對生活充滿熱情,無論經歷什麼,歲月都不會在他的靈魂上刻下皺紋。

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顆向陽的心,那麼你永遠不會在他身上看到衰老。

塞繆爾厄爾曼說:「歲月讓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靈魂也會蒼老。」

生命,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挑戰,誰先選擇妥協,誰就會率先老去。

所以,無論是何時何地,我們都需要堅守住自我:

保持對自我的要求,不忽視自己的容貌;

堅持學習、接受新事物,不讓思維僵化;

對生活的不失去激情,心態永遠積極陽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山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25/152688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