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總將其視作任務,如何從根本觀念上破解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管,很多孩子乾脆把學習當成任務,因為不管學校還是家裡,都對孩子的學習抱有各種期望的,一是看成績,另一個是看結果,還會設置各種任務,有的學習內容還需要父母幫助才能完成。

網上有一個視頻,問:你愛學習嗎?孩子說:愛。又問為什麼?孩子說因為媽媽喜歡。但學習真的是任務嗎?那父母是為了什麼?如何從根本觀念上破解?父母還需解決根源問題。

孩子缺少學習的動力,是非常讓父母很發愁的事,而說起原因就要從人最基本的需求談起了。人的需求一共有5大層次,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是馬洛斯。

人類的五大需求

人類會有五大層次需求,分別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與肯定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

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謀生存的基本能力,而後再向上追求安全感,人們會尋求一個安全的環境,繼而擁有穩定的心理訴求。

而等安全感足夠時,就會感受到愛和歸屬感,這是一種對他人信任的感覺,學會愛和照顧他人,慢慢地感受到肯定和尊重,最後達到一種自我認同,實現自我價值。

「你不是為父母學習」,孩子為何總缺乏學習動力?

其實孩子學習方面也是一樣的,孩子覺得學習是為父母而學,當得到認同和讚美,他們就會有安全感,可一旦因為退步或不愛學,就會停留在安全感這個層次,沒法再上升一個層次。

父母越是問:你學習是為了我而學?孩子就會加重心理的需求,真的為你而學。只有父母不斷地激勵,肯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時的快樂,實現自我超越,感受自身價值。

學習終究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雖然孩子是自己去學校學習,但單純依靠孩子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

學習的動力來源於興趣加堅持,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不管是叛逆的孩子,還是原本就不願學習的孩子,他們都需要被支持,得到安全感,慢慢地上升自己的需求層次。

有網友說,自己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手骨折了,恰巧是右手,沒辦法寫字,可即便自己寫得很慢,爸爸也沒有著急,而是在他寫作業的時候,默默地把洗漱用品和水都準備好。

即便是自己用左手寫的字擦了又寫,寫了又擦,爸爸也是靜靜地看著,笑著說:你寫得不太好看。

有時自己的成績不理想,爸爸會說:你的數學科目比其他的科目弱一點,但只要經過用心地複習、預習,肯定會趕上去的,明天開始早點起床,我們一起複習怎麼樣?

聽到爸爸這麼說,他總是欣然接受,這樣一堅持就是3年,爸爸做好的準備自己無條件跟隨,對學習目的認知,仿佛也在不經意間更加深切了。

他說,自己有如今的一切,都要感謝爸爸當初的教導,讓他從心裡接受了努力學習這件事。

父母該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外界環境因素

父母應該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只要進入這個環境就有學習的衝動。

比如光線明暗適中,室內溫度適中,課桌及學習用品的質感,書架的擺放都很重要。讓孩子從愛上學習環境、學習用品開始,逐漸愛上學習。

2)父母的因素

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時,父母一定要平和,保持耐心。不要總是過分地批判,也不要一點小事就讚揚不停,更不能忽視孩子在學習上的努力。

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學習體驗感,如果父母有時間,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必要時一起討論,孩子在討論中就會積累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3)孩子自身的因素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學習的方式自然也不同。在天賦商測試中,將孩子的學習通路可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體覺型。

視覺型的孩子學習時,需要看見書中的文字,記憶需要靠抄寫。聽覺型需要不斷地重複,反覆強調學習難點會。而體覺型孩子則可能注意力不夠集中,喜歡做小動作,需要有舒服的感覺才能學得開心。

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伴隨著成長逐步養成,父母要保持耐心,陪伴引導孩子學習,讓孩子由內向外地愛上學習,而不是完成任務。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小魚奶爸日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28/157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