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暮年成吉思汗:兒孫太多,也是一種煩惱

至1223年春,花剌子模的戰事基本結束,成吉思汗將面臨新的挑戰:如何管理這片新征服的國土。相比中原宋金,以及中亞的西遼、花剌子模等,蒙古人明顯是缺乏管理經驗的,或者說這個馬背上崛起的民族,更多的志趣在對外擴張和掠奪上,至於如何治理,顯然沒有太多的考慮。成吉思汗子嗣眾多,也是一種煩惱。

諸子封地被稱作兀魯思(出自畏吾兒語,意為國家、人民)。分封具體情況大致如下:

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為長子朮赤的封國,斡爾朵(行宮駐地)設額爾齊斯河流域,並說在西方,凡是蒙古人馬蹄所至地方皆歸朮赤。後來經過朮赤兒子拔都西征之後,擴展到斡羅斯欽察草原,高加索地區、保加爾等地,建立欽察汗國(亦稱作金帳汗國,因汗廷帳篷呈金色,故名)。

欽察汗國全盛之時,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錫爾河下游地區,北瀕北極圈,以伏爾加河下游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為都城,斡羅斯諸公國為欽察汗國藩屬。

後來,拔都將位於今天哈薩克斯坦一帶封給兄長斡兒答,建立白帳汗國。白帳汗國表面上從屬於金帳汗國,實際獨立自主,金帳汗國根本無力干預其內政。

次子察合台的封國基本上是西遼故土,領土包括天山南北及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虎牙思。成吉思汗死後,窩闊台繼承大汗寶座。在窩闊台被選為繼承人的過程中,察合台首先挑頭支持,所以太宗(窩闊台死後的追諡)時期,察合台汗國風光一時,窩闊台對他這位二哥尊崇有加,軍國大事必徵求他的意見,兩人取得一致後,才頒布執行。

蒙古大汗由窩闊台系轉移到拖雷一脈後,察合台汗國追隨窩闊台系,對抗蒙哥汗,被剝奪河中府,交給拔都。在阿魯忽汗時期,又一度占領了河中府,重振察合台汗國。此後,察合台汗國參與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大汗之爭,與大元帝國之間矛盾重重,至元成宗之際,迫於壓力,被迫再度承認大元皇帝為蒙古大汗。

察合台汗國也是內訌不斷,表面原因是繼承人引發的鬥爭,實際上是隨著蒙古貴族在河中地區日久,圍繞本土化還是堅守蒙古傳統引發的紛爭。一部分人久居都市,放棄蒙古人傳統的遊牧生活習慣,開始突厥化,後來乾脆放棄蒙古的薩滿信仰,改奉伊斯蘭教,這種趨勢以不可逆轉的方式變為汗國的主流,直到察合台汗國的汗王都改奉伊斯蘭教為止。另一部分人則希望堅守蒙古人的傳統,保留原有的遊牧生活習慣和薩滿信仰。1321年,察合台汗國東西分裂,西部稱作馬維蘭納兒,東部稱作蒙兀兒斯坦。

三子窩闊台得到乃蠻部故地和部分西遼土地,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也迷里城(今新疆額敏縣),稱作窩闊台汗國。

窩闊台汗國面積狹小,存在時間也最短,前後不過八十餘年。窩闊台被成吉思汗指定為大汗繼承人,理論上,他擁有整個蒙古帝國,但封地不過是駐蹕之地。

窩闊台繼承大汗之位後,將也迷里封給長子貴由,將河西地區封給次子闊端。窩闊台死後,貴由繼位。貴由沒幾年便死去,大汗之位被拖雷兒子蒙哥奪取。

自此以後,蒙古大汗世代被拖雷一支繼承,窩闊台系受到不斷打壓,窩闊台諸子除闊端外,大多數被剝奪封地,貶斥流放。

及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之際,窩闊台孫子海都(合失之子)支持阿里不哥,據也迷里發動叛亂。

海都想奪回窩闊台系的大汗寶座。得到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的支持後,他一度攻占蒙古帝國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國境內),對大汗汗廷構成威脅,忽必烈多次反擊,但海都都成功逃脫。直到元成宗之時,元廷才將海都擊潰。海都死於軍中,其子察八兒歸順,海都之亂才算結束。察八兒雖然歸順,但猶不甘心,後又起兵反叛,趁著察合台汗國內亂之際,攻擊察合台汗國,最終兵敗,只好再次歸順元朝。窩闊台汗國之地被察合台和元朝瓜分,自此不復存在。

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傳統,拖雷繼承了成吉思汗在漠北及漠南的土地,至拖雷長子蒙哥從窩闊台系奪得帝國大汗寶座後,皆由拖雷一脈繼承大汗寶座。

蒙哥死後,拖雷二子忽必烈和四子阿里不哥爭位,最後忽必烈勝出,開創了大元帝國,在蒙古貴族內部引起了很大爭議,自此帝國分裂。

除了元成宗時,其他幾個汗國一度被迫承認元廷為宗主國外,大多數時期都是各自為政的獨立汗國,元朝無力干預其內政,元朝皇帝也將主要精力放在經營漢地上,滿足於做中原天子。不過名義上,元朝皇帝一直兼任蒙古帝國的大汗。

元廷一直沒有處理好蒙古傳統和中原漢文化之間的關係,直到被朱元璋逐出中原。

一般史學界,將成吉思汗四個嫡子建立的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大元帝國稱作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不過,另外還有一個版本,即視大元帝國為蒙古諸汗國之宗主國,而將拖雷三子旭烈兀在波斯、伊拉克一帶建立的伊利汗國(或稱作伊爾汗國)列入四大汗國。

順便交代一下伊利汗國。成吉思汗西征東歸後,札蘭丁一度在花剌子模非常活躍,收復了不少土地,壯志躊躇,做著復國春秋夢。1231年,窩闊台汗遣大將搠里蠻統諸部軍三萬再次西征,徹底粉碎了札蘭丁的復國夢,使其沒多久身死國滅。

1252年,蒙哥汗命三弟旭烈兀發動蒙古第三次西征(拔都發動的「長子西征」為第二次),先後用數年時間攻占了禡拶答而(今伊朗馬贊德蘭省)諸山城的「木剌夷國」,攻陷了巴格達,滅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即我國史書中的黑衣大食),緊接著,攻入敘利亞。旭烈兀在西方戰場一路凱歌之時,1259年春,從東方戰場傳來消息,蒙古大汗蒙哥親征南宋之時,在四川釣魚城被宋軍擊傷後去世。旭烈兀便命怯的不花繼續征戰,自己帶領人馬退回波斯,準備返回蒙古奔喪。

旭烈兀離開後,怯的不花軍派遣使者入埃及,勸埃及蘇丹忽禿思投降,遭到拒絕,並將使者斬首。忽禿思以伊斯蘭聖戰名義傳檄北非諸部,共糾集十二萬大軍,在阿音扎魯特(在今巴勒斯坦境內)迎戰蒙古人,此戰蒙古人全軍覆滅,被驅逐出敘利亞,蒙古西征之路自此戛然而止。

旭烈兀本打算東歸,得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便停下腳步,遣使表示支持忽必烈。忽必烈遂將波斯之地分封給旭烈兀,伊利汗國隨即成立。

伊利汗國疆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埃及,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建都蔑剌哈(今伊朗東亞塞拜然省馬臘格)。伊利汗國與大元帝國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但與北方欽察汗國長期陷入領土紛爭。

1335年,伊利汗國內部分裂,欽察汗國趁機攻入大不里士,伊利汗努失兒下落不明,此後汗國內部四分五裂,名存實亡,直到被帖木兒帝國所滅。

這些後事,成吉思汗是沒法預料到。

經過漫長旅程之後,終於在1225年春天來臨之時,蒙古西征大軍回到了闊別數載的蒙古草原。從1119年踏上西征之路算起,已經整整過去了七個年頭。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黑曼巴 歷史心發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02/157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