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震懾中共,美軍核王牌重返太平洋重地;習近平對江系大動作剛開始;趙立堅遭日本副相回嗆

中共核泄漏大亞灣1年就3次,用錢封口;只能讀習近平!教育部下令清書;溫家寶憶母談公平正義被刪;大變,央企成最大違約源頭
趙立堅遭日本副相回嗆;中共核泄漏大亞灣1年就3次,用錢封口

日本排放核廢水問題近日引起外界關注,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甚至聲稱「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外媒斥趙立堅的言論太失外交官水準,而且被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回嗆,「難道太平洋是中國(共)的下水道?」

圖:3月11日,麻生太郎出席日本3.11地震紀念儀式。

近日,日本準備將福島核電站125萬噸核廢水排放太平洋的消息,引發爭議。日本政府表示,處理過的核廢水,每年最多排放22兆貝克的液態氚,濃度亦會稀釋到每升1500貝克,這只是世衛可飲用水中氚含量標準上限的1/7。

但中共官方對此大肆炒作,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4月14日的記者會上聲稱:「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至於日本個別官員稱這些水喝了沒事,請他喝了再說。」

趙立堅的上述戰狼風格的言論,再度讓一些中國網民興奮,甚至上了熱搜。但是外媒認為,趙立堅的話具有強烈的人身攻擊意味,一個正常國家的外交部發言人,講這種話顯然是有失水準,而且對維護國家形象沒有任何助益。

趙立堅的上述言論首先激怒了日本方面,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16日在記者會上回嗆趙立堅:「說『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難道是中國(共)的下水道?不是大家的海洋嗎?」

麻生再度強調,對於核廢水「我們可以稀釋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七分之一,這是可以飲用的」。

日方政府委託成立的一個獨立專家小組指出,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做法在日本等許多國家早已存在。專家沒有點明中共,其實中共也屬於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國家之列。

根據香港『眾新聞』報導,中國大陸現存的49座核電機組,都有將核廢水傾倒進大海。

根據與大亞灣核電站合營的香港核電投資公司(HKNIC)的數據,過去10年,大亞灣核電站的液態氚排放量平均為上限的20%,約49.5兆貝克。比日本政府訂出的標準超出1倍多。但許多中國網民對此可能並不知情。

此外,大亞灣核電站還發生過多次核泄漏事故,僅在2010年,該核電站就發生了3次核泄漏事故。

中共官方沒有將核泄漏事故公開,為避免當地村民維權,還給當地約10萬名居民每人每月秘密發放1000元人民幣的所謂「生態保護費」。

大陸債券市場重大轉變,央企成最大的違約源頭

中國信貸市場幾十年來一直抱有一種信條:央企若是遇到麻煩,總會得到救助。現在,投資者不那麼確定了。

伴隨對中國財政部控制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的擔憂情緒升溫,該公司美元債創紀錄重挫,引起人們對市場影響蔓延的擔憂。

儘管華融表示能獲得流動性而且正按時付款,但債券價格暗示,投資者正為重組可能性做準備--這將是中國自1990年代後期金融危機以來最為重大的一次,而華融及另幾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正是誕生於那場金融危機。

無論是否真會重組,華融債券下跌彰顯了這個全球第二大信貸市場的歷史性轉變。隨著中共政府減少對信用狀況較弱借款人的支持,以降低道德風險,國有企業取代私營企業成為中國最大的違約源頭。

惠譽評級數據顯示,2020年國有企業795億元人民幣(121億美元)境內債券違約,規模創最高紀錄,占境內債券違約規模比例從前一年的8.5%升至57%。2021年第一季度,這個比例進一步竄升至72%。

惠譽評級數據顯示,2020年國有企業795億元人民幣(121億美元)境內債券違約,規模創最高紀錄,占境內債券違約規模比例從前一年的8.5%升至57%。2021年第一季度,這個比例進一步竄升至72%。

圍繞華融的動盪彰顯了投資者情緒惡化之快,即便經濟形勢正在增強。部分華融債券每1美元面值價格已經跌到80美分以下。

惠譽評級分析師Shuncheng Zhang稱,隨著國企成為主要壓力源,中國信貸市場正進入一個新時代。他補充道,無論華融結果如何,決策者都可能允許國有部門更多違約。

在中國考慮要支持哪些公司之際,風險很高。惠譽彙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國有企業境內債券未償餘額相當於3萬億美元,占整體餘額的91%。國際投資者持有此類債券的占比雖然較低,但隨著中共加大力度開放金融市場,這個比例也在不斷上升。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分析師Ivan Chung表示,「新思路是只要不造成系統性風險,就不一定需要紓困」,「預計未來會出現更多國企違約,但可能集中出現在財力較弱的地區,以及歷史遺留債務及勞動力負擔較重的部門。」

彭博周二報導,中共財政部據悉正考慮將其持有的股權劃轉給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央匯金。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Dan Wang表示。「如果能實現這筆交易,可能會提高向華融提供財務支持的靈活性,」「但這也表明華融債務風險可能遠超市場先前預期。」

央企成鳳凰衛視大股東,劉長樂幾近出清持股,王篤然點評

4月17日晚,鳳凰衛視發新聞稿指,收到公司大股東、主席劉長樂旗下的今日亞洲通知,已於16日至17日將18.94億股、占37.93%的鳳凰衛視股份,售予紫荊文化集團及信德集團。據悉,紫荊文化集團屬於中共中央於今年2月在香港組建的「文化企業」。

圖:劉長樂及其家族成員全部退出管理層。

香港《蘋果日報》等多家港媒報導,劉長樂釋出的鳳凰衛視股份中,由紫荊文化收購10.49億股,占比約21%;由已故澳門賭王何鴻燊創立的香港信德集團收購8.45億股,占比為16.93%。目前,信德集團由何超瓊任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不過,鳳凰衛視方面未提到收購價。

據香港聯交所資料,劉長樂先前持有逾19.01億股、比重38.08%的鳳凰衛視股份。按照鳳凰衛視新聞稿消息可見,劉長樂基本上將手中所有的鳳凰衛視股份釋出了。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表示,香港媒體基本都在江系掌控下,這種情況是習近平不能容忍的,也對他構成很大威脅。習近平把江系劉長樂踢出去,可以讓自己人操控這個媒體的導向。江澤民兒子江綿恆至少有5%的乾股,做策略股東。就是出謀劃策說了算,能拍板做決定,一分錢不出,干拿股份。習近平既希望洗腦香港人,也希望把江家的媒體地盤都收回來,類似的央企收購行動應該會繼續發生。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9/158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