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沒事做一做提肛運動,可收穫4個好處,但具體怎麼做,有講究

「每天練,菊花更緊,甩走痔瘡…..」

「堅持提上100天,緊緻臀部…….」

「提一個虎虎生風,再提一個一日千里……」

……

沒想到,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正在瘋狂提肛。在某著名網上社群有這樣的一個神奇的小組「每日提肛打卡」,裡面匯聚了兩萬多名網友,堅持提肛運動打卡。

大多數人為痔瘡而提肛,企圖逃離痔瘡手術的下場,有些人則是為了產後修復而提肛,甚至有些人是為了壯陽而提肛。

這個讓人菊花一緊的動作,究竟有啥魔力?

讓數萬人執著的提肛運動,好處真不少!

提肛運動,就是收縮肛門的一項運動,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想不到,提肛運動居然有這麼多好處!

1、提肛可以預防、幫助改善痔瘡

痔瘡不少人肯定長過,說到痔瘡的治療方法,首先想到的就是看醫生。其實,在看醫生之前,你還可以通過提肛運動改善痔瘡症狀,同時加強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肛門血流不暢,出現靜脈曲張導致的。提肛運動通過收縮肛門,可以有效地促進肛門的血液循環,同時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預防痔瘡發作。對於沒有長痔瘡的人來說,提肛運動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2、提肛可以幫助產後修復

現代社會,女性越來越重視產後修復,畢竟都說生完孩子就跟變了個人一樣,身體這裡也出問題,那裡也出問題。對於產後的女性,最尷尬的莫過於產後盆底肌受損,經常出現漏尿的尷尬情況。提肛運動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群張力,恢復和加強約束小便的機能,加快產後恢復的速度。

3、提肛可以幫助提高性能力

對於女性來說,提肛的過程中,除了肛門的血液循環加快,陰道也會不斷收縮,增強盆底肌肌肉群,同時使生殖器官的血流供應增加,提高性能力。對於男性來說,提肛運動相當於不斷按摩前列腺,可以加快會陰部的靜脈血回流,鍛鍊肛門周圍的肌肉,緩解前列腺充血、發炎等症狀,有效預防前列腺疾病和陽痿。

4、提肛可以預防結腸癌

久坐不動是結腸癌的高危因素,久坐不動,腸胃蠕動就變得緩慢,血流循環不通暢,新陳代謝的速度也跟不上,使代謝的廢物長時間堆積在腸道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有害物質,不斷刺激腸道,誘發癌變,提肛運動則有助於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快新陳代謝,預防胃腸疾病。

提肛有3種提法

提肛運動好處這麼多,有什麼動作要領嗎?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提肛運動法:

1、胸膝臥位法

雙膝跪在床上,胸部貼著床,然後抬高臀部,吸氣、呼氣之後放鬆3-5秒,做30次/組左右,每天做2-3組,慢慢掌握節奏,堅持大概30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

2、仰臥抬臀法

平躺在瑜伽墊或床上,將頭和腳後跟作為支撐點,撐起雙腿,抬高臀部,同時夾緊陰部和臀部的肌肉,配合吸氣、呼氣,向上提拉肛門,做20次/組左右,每天做2組。

3、隨時隨地做法

如果不方便躺在床上,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空餘時間做提肛運動,比如在排隊,甚至開會的時候,都可以進行,具體的做法為:抬頭挺胸,吸氣,同時肛門用力內吸,保持3秒鐘,然後呼氣放鬆3秒鐘,做20-30次/組,每天做2組。

提肛時注意3點

做提肛運動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一是適度提肛,不要強迫自己為了達到健身效果而運動過度,以免造成身體損傷;

二是提肛的時候要注意動作規範,力度不要過大,否則容易拉傷肌肉,得不償失。

三是提肛的頻率不要太頻繁,保持每天做2-3次即可,適可而止,效果會更好。

除了提肛,還可以做好3點保養肛門

肛門的位置比較「尷尬」,我們很難看到,因此也就無法像其他明顯的身體部位一樣,一有異樣就可以發現。但是,肛門卻很重要,也需要我們好好呵護。通過提肛運動,不但達到了健身效果,還有利於保養肛門。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保養肛門:

1、做好肛周清潔

肛門幾乎每天都要排出糞便,如果不仔細清潔,糞便里的細菌和病毒就很容易殘留,影響肛門健康。肛周的清潔工作,要從每天大便之後做起,用乾淨的紙巾或濕巾擦拭,有條件的可以用清水清洗。晚上洗澡的時候,也要記得清洗肛門,但力度不宜過大,也儘量不要用專門的清洗劑來清洗,用清水即可。

2、預防便秘、腹瀉

無論是便秘還是腹瀉,對肛門的刺激都是很大的。便秘的時候排便會加大力度,或者增加蹲廁的時間,容易引發痔瘡或者使痔瘡加重。腹瀉的時候大便次數會增加,容易使髒物殘留在肛門,誘發肛周疾病

3、注意飲食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寒涼、油膩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還要少喝酒,同時注意飲食衛生,以免導致腸胃不適,增加對肛門的刺激,誘發或加重痔瘡。

提肛運動的好處原來有這麼多!你平時關注過肛門的健康嗎?如果沒有,看完這篇文章,就要好好注意一下啦!肛門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身體部位之一,一定要好好保養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5/1593180.html

相關新聞